一种抛丸机吊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3146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抛丸机吊钩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抛丸机吊钩结构。包括挂钩、连接轴、滚轮、推力球轴承和升降装置,挂钩通过连接轴与滚轮随动连接,连接轴还通过推力球轴承与升降装置转动连接,推力球轴承设置在密封盒中;密封盒包括轴承盖和轴承座,连接轴上端是台阶构成的“T”形台,台阶与推力球轴承轴圈随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将推力球轴承设置在密封盒中,将开口的现有轴承座改为封闭的轴承盒,避免了吊钩轴承在抛丸机腔里承受粉尘侵入和喷丸冲击,减少了磨损;本实用新型吊钩密封结构实现了较好的轴承密封,同时采用“T”形台结构进一步增加了吊钩的承载能力,随动性更好,且整体结构安装拆卸方便,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抛丸机吊钩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尤其属于转动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抛丸机吊钩结构。
【背景技术】
[0002]在铸造件清理过程中,铸件表面的粘附物、夹杂物或锈蚀直接影响到铸件的外观质量。为获得表面光洁的铸件,通常采用抛丸机对铸件进行表面喷丸处理。在使用抛丸机时,通常是将铸件用吊钩放置于抛丸机腔中,并且为了铸件均匀全面清理,铸件在清理过程中需要在抛丸机中旋转,通常由于吊钩和铸件均位于抛丸机中,吊钩及其组件均受到抛丸的冲击磨损,特别是吊钩转动轴承,在冲击磨损和粉末环境极易损坏,造成轴承和挂钩因磨损快更换频繁,既浪费成本,又浪费时间、浪费人力,不能满足生产需要。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抛丸机吊钩结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能更好地保护抛丸机吊钩转动轴承,延长使用寿命,方便更换的抛丸机吊钩结构。
[0004]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抛丸机吊钩结构,包括挂钩、连接轴、滚轮、推力球轴承和升降装置,挂钩通过连接轴与滚轮随动连接,连接轴还通过推力球轴承与升降装置转动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推力球轴承设置在密封盒中。
[0006]所述密封盒包括轴承盖和轴承座,轴承盖与升降装置连接,轴承座中心有与连接轴杆间隙配合的孔。
[0007]所述连接轴上端是台阶构成的“T”形台,台阶与推力球轴承轴圈随动连接。
[0008]上述滚轮由平行设置的两个胶轮驱动。通常两个胶轮可以是一个主动轮、一个从动轮,以稳定滚轮转动。
[0009]上述升降装置包括滑轮组。
[0010]上述滚轮与连接轴通过平键随动连接。
[0011]上述密封盒由轴承盖与轴承座用螺栓连接构成。
[0012]本实用新型有益性,本实用新型将推力球轴承设置在密封盒中,将开口的现有轴承座改为封闭的轴承盒,轴承盒由轴承盖与轴承座组合构成,避免了吊钩轴承在抛丸机腔里承受粉尘侵入和喷丸冲击,减少了磨损;本实用新型采用轴承盖与升降装置连接,轴承座中心开孔且开孔与连接轴杆间隙配合结构,连接轴上端设置台阶构成的“T”形台,台阶与推力球轴承轴圈随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吊钩密封结构实现了较好的轴承密封,同时“T”形台结构进一步增加了吊钩的承载能力,随动性更好,且整体结构安装拆卸方便,节约了成本,提闻了生广效率。【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实用新型吊钩剖面示意图;
[0014]图2是本实用新型吊钩剖面局部放大示意图图;
[0015]图3是推力球轴承剖面示意图;
[0016]图4是本实用新型吊钩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5是本实用新型吊钩平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6是抛丸机驱动胶轮和吊钩滚轮驱动结构平面示意图;
[0019]图7是现有吊钩剖面示意图;
[0020]图8是现有吊钩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01是升降装置,02是轴承盖,03是轴承座,04是螺栓,05是滚轮,06是连接轴,07是铰销,08是挂钩,09是下支撑螺母,10是止转销,11是平键,12是推力球轴承,13是现有轴承座,d是轴承内径,D是轴承外径,25是胶轮,26是台阶。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描述,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出的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23]结合图1至图6。
[0024]如图所示,抛丸机吊钩结构,包括升降装置01,轴承盖02与轴承座03构成的轴承盒,螺栓04,滚轮05,连接轴06,铰销07,挂钩08,下支撑螺母09,止转销10,平键11,推力球轴承12 ;图中,挂钩08通过连接轴06与滚轮05随动连接,所谓随动连接是指挂钩08与连接轴06 —端通过铰销07连接,连接轴06还与滚轮05通过平键11转动连接,当滚轮05被胶轮25驱动时,挂钩08与连接轴06随滚轮05转动;连接轴06还通过推力球轴承12与升降装置01转动连接,即挂钩08与连接轴06随滚轮05转动时,由推力球轴承12实现相对升降装置01的转动;本实用新型推力球轴承12设置在密封盒中。
[0025]本例升降装置01采用滑轮组结构,通过滑轮组实现吊钩的升降,将需要抛丸清理铸件送入和移出抛丸机。
[0026]本例推力球轴承12选用型号为51212的推力球轴承,轴承内径d为60_,轴承外径D为95mm,其额定动载荷Cr为73.6KN,额定静载荷Cor为179KN。
[0027]轴承盒由轴承盖02与轴承座03通过四个连接螺栓04锁紧,轴承盒为封闭状态,避免粉尘侵入和喷丸冲击。轴承盖02的内腔直径与推力球轴承12的外径D (95mm)为间隙配合,轴承盖02的上面有吊耳与升降装置01的滑轮连接;轴承座03支撑推力球轴承12。
[0028]连接轴06的上端有台阶26压住推力球轴承12以承受下面全部吊重,连接轴06轴上部与推力球轴承12的内径d (60mm)为间隙配合,轴中部与吊钩滚轮05滚轮相配合,轴下端与挂钩08通过铰销07相铰接。
[0029]吊钩滚轮05与连接轴06嵌有平键11,下支撑螺母09与连接轴06通过螺纹连接来支撑吊钩滚轮05,并通过止转销10防止螺母转动。工作时,抛丸机通过两个驱动胶轮带动滚轮05转动,连接轴06和挂钩08随着滚轮05转动,挂钩08下面所吊的铸件也随着转动,实现均匀喷丸。[0030]对比例
[0031]结合图7和图8,如图所示,图7和图8为现有抛丸机吊钩结构。现有轴承是采用型号为51105的推力球轴承12,轴承内径d为25mm,轴承外径D为42mm,其额定动载荷Cr为19.5KN,额定静载荷Cor为37.2KN。
[0032]现有轴承座13从上面开口装入推力球轴承12,由于未封闭,所以推力球轴承12易受粉尘侵入和喷丸冲击,磨损大。现有轴承座13支撑推力球轴承12,现有轴承座13的内腔直径与推力球轴承12的外径D (42_)为间隙配合,现有轴承座13的内孔直径与推力球轴承12的内径d (25mm)为间隙配合,现有轴承座13的两边轴通过吊耳与滑轮连接。
[0033]连接轴06的上面螺纹与上支撑螺母连接,并通过止转销10防止螺母转动,上支撑螺母承受下面全部吊重,轴中部与滚轮05相配合,滚轮05与连接轴06嵌有平键11,下面螺纹与下支撑螺母09连接支撑滚轮05,并通过止转销10防止螺母转动。轴下部与挂钩08通过铰销07相铰接,挂钩07的轴径为30mm。
[0034]本实用新型将推力球轴承12设置在密封盒中,将开口的现有轴承座13改为封闭的轴承盒,轴承盒由轴承盖02与轴承座03组合构成,避免了吊钩轴承在抛丸机腔里承受粉尘侵入和喷丸冲击,减少了磨损;本实用新型采用轴承盖02与升降装置01连接,位于下部的轴承座03中心开孔向下且开孔与连接轴06杆间隙配合结构,连接轴06上端设置台阶26构成“T”形台,台阶26与推力球轴承12轴圈随动连接。本实用新型吊钩密封结构实现了较好的轴承密封,同时“T”形台结构进一步增加了吊钩的承载能力,随动性更好,且整体结构安装拆卸方便,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抛丸机吊钩结构,包括挂钩(08 )、连接轴(06 )、滚轮(05 )、推力球轴承(12 )和升降装置(01),挂钩(08 )通过连接轴(06 )与滚轮(05 )随动连接,连接轴(06 )还通过推力球轴承(12)与升降装置(01)转动连接,其特征是:所述推力球轴承(12)设置在密封盒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丸机吊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密封盒包括轴承盖(02)和轴承座(03 ),轴承盖(02 )与升降装置(01)连接,轴承座(03 )中心有与连接轴(06 )杆间隙配合的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抛丸机吊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连接轴(06)上端是台阶(26 )构成的“ T ”形台,台阶(26 )与推力球轴承(12 )轴圈随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抛丸机吊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滚轮(05)由平行设置的两个胶轮(25)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丸机吊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升降装置(01)包括滑轮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丸机吊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滚轮(05)与连接轴(06)通过平键(11)随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抛丸机吊钩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密封盒由轴承盖(02)与轴承座(03 )用螺栓(04 )连接构成。
【文档编号】B24C9/00GK203461684SQ201320588329
【公开日】2014年3月5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24日
【发明者】谢许祥, 张修平, 程忠林, 尹华元 申请人:四川省祥业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