料浆缓冲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03933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料浆缓冲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料浆缓冲装置,包括罐体(1)、进料管(2)、出料管(3)和回流管(5),所述进料管(2)伸入所述罐体(1)的顶部,所述出料管(3)设置在所述罐体(1)的底部,所述回流管(5)设置在所述罐体(1)侧壁的上部,其中,该料浆缓冲装置还包括伸入所述罐体(1)内部的蒸汽管(6),且所述蒸汽管(6)的伸入端靠近所述罐体(1)的底部。由于蒸汽管的伸入端靠近所述罐体的底部,所以通入的蒸汽可以对罐体底部与出料管的连接处起到一定的冲刷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罐体底部与出料管的连接处发生堆料现象。
【专利说明】料浆缓冲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料浆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钒是一种银白色金属,有延展性、质坚硬、无磁性。通常对提钒转炉钒渣进行研磨时,该钒渣与Na2CO3按一定比例混合后进入焙烧炉,同时向焙烧炉内加入一定比例的返渣。钒渣、Na2CO3、返渣在焙烧炉内充分混合发生氧化钠化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钒酸钠)得到焙烧熟料。该熟料经水冷螺旋冷却至180?220°C后,经湿球磨进行造浆,形成的料浆经砂泵打往水平真空带式过滤机进料端上方的料浆缓冲罐内。料浆缓冲罐内的料浆送至水平真空带式过滤机进行浸滤后得到残渣和滤液。一部分残渣作为返渣返回焙烧炉利用,另一部分残渣外发作为它用;滤液经处理后作为沉钒的合格液。
[0003]图1中显示了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料浆缓冲罐,包括罐体1、进料管2、出料管3和回流管5,其中进料管2与出料管3分别设置在罐体I的侧壁上部和底部,回流管5防止料浆溢出料浆缓冲罐。现有技术中的这种料浆缓冲罐存在以下缺陷:
[0004]I)料浆内的铁粒或铁片常沉降在料浆缓冲罐的底部和出料管2的阀门处,致使进入水平真空带式过滤机上料浆流量变小,影响产能;
[0005]2)此外,因料浆流量过小致形成的滤饼不能铺满水平真空带式过滤机上的滤布,造成水平真空带式过滤机跑真空,致滤饼抽不干引起残渣SV (水溶性钒)超标,从而造成较大f凡损失;
[0006]3)若料浆缓冲罐的底部和出料管2的阀门处堆积物料过多,职工通过敲打缓冲罐底部和出料管3来疏通其堵塞,或者瞬间打开出料管3的阀门来疏通其堵塞,这样容易造成大量料浆突然涌入水平真空带式过滤机的滤布上,致滤布受力严重不均匀,极易使滤布卷入卸料端的托辊内,从而拉裂或拉断滤布;
[0007]4)料浆在料浆缓冲罐内停留必然造成热量损失,经常导致料浆温度低于85°C,从而影响浸滤效果,引起钒损失。
[0008]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料浆缓冲装置,以克服或缓解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9]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料浆缓冲装置,该料浆缓冲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因物料堆积而影响产能。
[0010]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料浆缓冲装置,包括罐体、进料管、出料管和回流管,所述进料管伸入所述罐体的顶部,所述出料管设置在所述罐体的底部,所述回流管设置在所述罐体侧壁的上部,其中,该料浆缓冲装置还包括伸入所述罐体内部的蒸汽管,且所述蒸汽管的伸入端靠近所述罐体的底部。
[0011 ] 优选地,所述蒸汽管的伸入端的端口正对所述罐体与所述出料管的连接口。
[0012]优选地,所述料浆缓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内部的布料筒,所述布料筒与所述罐体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进料管和所述蒸汽管分别伸入所述布料筒内。
[0013]优选地,所述罐体包括直筒部和连接在所述直筒部下方的锥筒部,所述布料筒从所述直筒部延伸至所述锥筒部的顶部,所述布料筒与所述罐体侧壁之间连接有支撑杆。
[0014]优选地,所述支撑杆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撑杆至少在一个水平面内沿所述布料筒的周向均布设置。
[0015]优选地,所述回流管为多个,并且周向地分布于所述罐体侧壁的上部。
[0016]优选地,所述进料管的伸入端的端口高于所述回流管与所述罐体的连接口。
[0017]优选地,所述进料管的管径小于所述回流管的管径。
[0018]优选地,所述料浆缓冲装置还包括挡板,所述挡板周向地设置于所述罐体的上边缘,且朝向所述罐体内部向下倾斜。
[0019]优选地,所述罐体的上方设置有除气罩。
[0020]优选地,所述除气罩的侧壁在所述罐体的上方位于所述罐体侧壁的外侧。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于料浆缓冲装置还包括伸入所述罐体内部的蒸汽管,所以可以使蒸汽通入罐体的底部以对罐体内的料浆起到强烈搅拌作用,从而使料浆的各物质混合均匀;且由于蒸汽管的伸入端靠近所述罐体的底部,所以通入的蒸汽可以对罐体底部与出料管的连接处起到一定的冲刷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罐体底部与出料管的连接处发生堆料现象;此外,通入的蒸汽还能补充该料浆缓冲装置内的料浆的热量损失。
[0022]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3]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24]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料浆缓冲罐的结构示意简图。
[0025]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料浆缓冲装置的结构示意简图。
[0026]图3是图2中的料浆缓冲装置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I罐体2进料管
[0029]3出料管4第一阀门
[0030]5回流管6蒸汽管
[0031]7第二阀门8布料筒
[0032]9支撑杆10挡板
[0033]11除气罩12除气管
[0034]13第三阀门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6]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左、右”通常是指参考附图所示的上、下、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0037]参见图2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料浆缓冲装置,包括罐体
1、进料管2、出料管3和回流管5,出料管3上可以安装有第一阀门4,以能够通过控制第一阀门4的开度来保证回流管5中有料浆流动,进料管2伸入罐体I的顶部,出料管3设置在罐体I的底部,回流管5设置在罐体I侧壁的上部,其中,该料浆缓冲装置还包括伸入罐体I内部的蒸汽管6,蒸汽管6上可以安装有第二阀门7,且蒸汽管6的伸入端靠近罐体I的底部。
[0038]如上所述,由于料浆缓冲装置还包括伸入罐体I内部的蒸汽管6,所以可以使蒸汽通入罐体I的底部以对罐体I内的料浆起到强烈搅拌作用,从而使料浆的各物质混合均匀,其中,可以通过控制第二阀门7的开度来控制通入的蒸汽的流量,进而控制料浆的翻滚程度,以保证对料浆进行搅拌时不至于使翻滚的料浆溢出罐体I ;且由于蒸汽管6的伸入端靠近罐体I的底部,所以通入的蒸汽可以对罐体I底部与出料管3的连接处起到一定的冲刷作用,从而能够有效地避免罐体I底部与出料管3的连接处发生堆料现象,进而避免因堆料现象而引发的其他问题,诸如导致通过出料管3流出的物质(例如料浆)流量变小,影响产能;此外,通过蒸汽管6通入的蒸汽还能补充该料浆缓冲装置内的料浆的热量损失。
[0039]其中,回流管5可以为多个,并且周向地分布于罐体I侧壁的上部,为了保证进料管2不会伸入料浆中以避免进料管2停料发生“虹吸”现象,进料管2的伸入端的端口高于回流管5与罐体I的连接口 ;为了保证罐体I内的料浆能够充分回流而避免料浆溢出罐体1,进料管2的管径小于回流管5的管径。
[0040]为了使得蒸汽对罐体I底部与出料管3的连接处的冲刷作用达到最佳,蒸汽管6的伸入端的端口可以正对罐体I与出料管3的连接口。
[0041]为了防止罐体I内部的料浆(尤其是罐体I内上部的料浆)过渡翻滚,以及使得罐体I下部的料浆能够有效流动而使料浆内的各物质混合均匀,料浆缓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罐体I内部的布料筒8,布料筒8与罐体I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即为料浆有效流动的通道,且进料管2和蒸汽管6分别伸入布料筒8内。从图2中可以看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罐体I包括直筒部和连接在直筒部下方的锥筒部,布料筒8从直筒部延伸至锥筒部的顶部,这样能够保证锥筒部内的料浆能够流动至布料筒8与罐体I的侧壁之间的间隙中,布料筒8与罐体I侧壁之间连接有支撑杆9,该支撑杆9优选为倾斜地位于布料筒8与罐体I侧壁之间,且支撑杆9的连接于布料筒8的一端高于支撑杆9的连接于罐体I侧壁的一端,好处是布料筒8所受重力和料浆对其的扰动所产生的力能经支撑杆9传递给罐体1,支撑杆9对布料筒8起向上支撑的作用;若支撑杆9的连接于布料筒8的一端低于支撑杆9的连接于罐体I侧壁的一端,则支撑杆9变为拉伸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支撑杆9的牢固性优于拉伸杆的牢固性是显而易见的,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此。支撑杆9可以为多个,且支撑杆9的数量优选为大于或等于3,这样能够使得布料筒8可靠且牢固地与所述罐体I连接,多个支撑杆9至少在一个水平面内沿布料筒8的周向均布设置,也就是说,所有支撑杆9可以位于同一水平面,也可以是将所有支撑杆9分为彼此位于不同水平面的多组支撑杆9,而同一组中的支撑杆9位于相同的水平面内,以使得布料筒8能够受到均匀的支撑力,且在这两种情况下,相同水平面内的支撑杆9的数量优选为大于或等于3。
[0042]此外,料浆缓冲装置还可以包括挡板10,挡板10周向地设置于罐体I的上边缘,且朝向罐体I内部向下倾斜(见图2)。从图2中还可以看出,罐体I的上方可以设置有除气罩11,除气罩11上连接有带有第三阀门13的除气管12,这样的设置,能够使得罐体I内的烟雾(例如由料浆散发的烟雾)通过除气罩11去除,从而解决烟雾污染现场环境的问题,且为了更加有效地去除烟雾,优选地,除气罩11的侧壁在罐体I的上方位于罐体I侧壁的外侧。
[0043]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44]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45]此外,本实用新型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内容。
【权利要求】
1.一种料浆缓冲装置,包括罐体(I)、进料管(2)、出料管(3)和回流管(5),所述进料管(2)伸入所述罐体(I)的顶部,所述出料管(3)设置在所述罐体(I)的底部,所述回流管(5)设置在所述罐体(I)侧壁的上部,其特征在于,该料浆缓冲装置还包括伸入所述罐体(I)内部的蒸汽管(6),且所述蒸汽管(6)的伸入端靠近所述罐体(I)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料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6)的伸入端的端口正对所述罐体(I)与所述出料管(3 )的连接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料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浆缓冲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罐体(I)内部的布料筒(8),所述布料筒(8)与所述罐体(I)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所述进料管(2 )和所述蒸汽管(6 )分别伸入所述布料筒(8 )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料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包括直筒部和连接在所述直筒部下方的锥筒部,所述布料筒(8)从所述直筒部延伸至所述锥筒部的顶部,所述布料筒(8 )与所述罐体(I)侧壁之间连接有支撑杆(9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料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9)为多个,且多个所述支撑杆(9 )至少在一个水平面内沿所述布料筒(8 )的周向均布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料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5)为多个,并且周向地分布于所述罐体(I)侧壁的上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料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2)的伸入端的端口高于所述回流管(5 )与所述罐体(I)的连接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料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管(2)的管径小于所述回流管(5)的管径。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料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料浆缓冲装置还包括挡板(10),所述挡板(10)周向地设置于所述罐体(I)的上边缘,且朝向所述罐体(I)内部向下倾斜。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料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罐体(I)的上方设置有除气罩(11)。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料浆缓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气罩(11)的侧壁在所述罐体(I)的上方位于所述罐体(I)侧壁的外侧。
【文档编号】C22B34/22GK203513771SQ201320642418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17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17日
【发明者】吴封, 邓孝伯, 王小江, 彭一村, 汪超 申请人: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