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炉与铸造机之间铝液溜槽的结构配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05725阅读:281来源:国知局
一种混合炉与铸造机之间铝液溜槽的结构配置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混合炉与铸造机之间铝液溜槽的结构配置,以解决现有一台混合炉为多台铸造机供铝时,由于混合炉到多台铸造机的溜槽的长度不同,不好控制进入铸造机内的铝液的温度,使铸造出的铝锭不稳定,铝锭质量得不到保障的问题。包括混合炉、铸造机、主溜槽和支路溜槽,主溜槽上设置有阀门,混合炉的出铝端与主溜槽的一端连通,铸造机和支路溜槽都至少有两个,且二者的数量相同,每个支路溜槽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一个铸造机的进料端连通,每个支路溜槽的另一端均与主溜槽的另一端相连通,每个支路溜槽的长度均相同。本实用新型用于铸造铝锭。
【专利说明】一种混合炉与铸造机之间铝液溜槽的结构配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液溜槽的结构配置,具体涉及一种连通混合炉与铸造机的铝液溜槽的结构配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对电解铝厂铸造车间的配置中,由于原铝产能越来越大,铸造车间的混合炉一般会并列多台,使其与铸造机配合进行生产,考虑到互为备用及提高设备利用率,几台混合炉的出铝溜槽都相互连通,生产过程中,可以一对一或者一对二进行铸造,所述一对一为一台混合炉为一台铸造机提供铝液;所述一对二为一台混合炉为两台铸造机提供铝液。传统铸造车间溜槽设计一般情况都是将混合炉所有出铝溜槽用一条主溜槽连通,各个铸造机浇铸溜槽再分别与主溜槽连通。在此种情况下,一台混合炉为一台铸造机提供铝液铸造没有任何问题,而一台混合炉为两台铸造机提供铝液就会出现由于混合炉到两台铸造机溜槽的长度不一样不好控制进入铸造机内的铝液的温度,使铸造出的铝锭不稳定,铝锭质量得不到保障。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炉与铸造机之间铝液溜槽的结构配置,以解决现有一台混合炉为多台铸造机供铝时,由于混合炉到多台铸造机的溜槽的长度不同,不好控制进入铸造机内的铝液的温度,使铸造出的铝锭不稳定,铝锭质量得不到保障的问题。
[0004]本实用新型的方案如下:一种混合炉与铸造机之间铝液溜槽的结构配置,包括混合炉、铸造机、主溜槽和支路溜槽,主溜槽上设置有阀门,混合炉的出铝端与主溜槽的一端连通,铸造机和支路溜槽都至少有两个,且二者的数量相同,每个支路溜槽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一个铸造机的进料端连通,每个支路溜槽的另一端均与主溜槽的另一端相连通,每个支路溜槽的长度均相同。
[0005]所述混合炉也至少有两个,每个混合炉的出料端均分别与一个主溜槽的一端连通,所有主溜槽的另一端均连通在一起,且与支路溜槽的一端连通。
[0006]每个主溜槽的长度均相同。
[0007]每个铸造机的进料端还通过附加溜槽与混合炉的出料端相连通,附加溜槽上设置
有阀门。
[0008]每个铸造机与混合炉之间的附加溜槽的长度与该铸造机进料端到该混合炉出料端的距离相同。
[0009]每个支路溜槽上也都设置有阀门。
[0010]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主要优点是在混合炉同时为至少两台铸造机进行浇铸时,保证混合炉到每台铸造机的距离都相同,从而,根据工作的溜槽长度可以很容易确定并控制进入铸造机内的铝液的温度,从而保证了铝锭的铸造质量;每个铸造机的进料端通过附加溜槽与混合炉的出料端相连通,使得某个铸造机需要单独供铝时更加方便,且使工作的溜槽长度较短,便于确定和控制进入铸造机的铝液的温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参照附图1,所述一种混合炉与铸造机之间铝液溜槽的结构配置,包括混合炉1、铸造机2、主溜槽3和支路溜槽4,主溜槽3上设置有阀门6,混合炉I的出铝端与主溜槽3的一端连通,铸造机2和支路溜槽4都至少有两个,且二者的数量相同,每个支路溜槽4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一个铸造机2的进料端连通,每个支路溜槽4的另一端均与主溜槽3的另一端相连通,每个支路溜槽4的长度均相同。所述混合炉I也至少有两个,每个混合炉I的出料端均分别与一个主溜槽3的一端连通,所有主溜槽3的另一端均连通在一起,且与支路溜槽4的一端连通。
[0013]实施例1:
[0014]参照附图1,所述一种混合炉与铸造机之间铝液溜槽的结构配置,包括混合炉1、铸造机2、主溜槽3和支路溜槽4,主溜槽3上设置有阀门6,混合炉I的出铝端与主溜槽3的一端连通,铸造机2和支路溜槽4都各有两个,每个支路溜槽4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一个铸造机2的进料端连通,每个支路溜槽4的另一端均与主溜槽3的另一端相连通,每个支路溜槽4的长度均相同,每个支路溜槽4上还设置有阀门6。所述混合炉I有两个,每个混合炉I的出料端均分别与一个主溜槽3的一端连通,所有主溜槽3的另一端均连通在一起,且与支路溜槽4的一端连通。每个主溜槽3的长度均相同。每个铸造机2的进料端还通过附加溜槽5与混合炉I的出料端相连通,附加溜槽5上设置有阀门6。每个铸造机2与混合炉I之间的附加溜槽5的长度与该铸造机2进料端到该混合炉I出料端的距离相同。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合炉与铸造机之间铝液溜槽的结构配置,包括混合炉(I)、铸造机(2 )、主溜槽(3 )和支路溜槽(4 ),主溜槽(3 )上设置有阀门(6 ),混合炉(I)的出铝端与主溜槽(3 )的一端连通,铸造机(2)和支路溜槽(4)都至少有两个,且二者的数量相同,每个支路溜槽(4)的一端一一对应地与一个铸造机(2)的进料端连通,其特征在于:每个支路溜槽(4)的另一端均与主溜槽(3)的另一端相连通,每个支路溜槽(4)的长度均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合炉与铸造机之间铝液溜槽的结构配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炉(I)也至少有两个,每个混合炉(I)的出料端均分别与一个主溜槽(3)的一端连通,所有主溜槽(3)的另一端均连通在一起,且与支路溜槽(4)的一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混合炉与铸造机之间铝液溜槽的结构配置,其特征在于:每个主溜槽(3)的长度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合炉与铸造机之间铝液溜槽的结构配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铸造机(2)的进料端还通过附加溜槽(5)与混合炉(I)的出料端相连通,附加溜槽(5)上设置有阀门(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一种混合炉与铸造机之间铝液溜槽的结构配置,其特征在于:每个铸造机(2)与混合炉(I)之间的附加溜槽(5)的长度与该铸造机(2)进料端到该混合炉(I)出料端的距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混合炉与铸造机之间铝液溜槽的结构配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支路溜槽(4)上也都设置有阀门(6)。
【文档编号】B22D35/04GK203541517SQ201320765114
【公开日】2014年4月16日 申请日期:2013年11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1月29日
【发明者】李琏 申请人:贵阳铝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