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模三套式主型芯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铸模三套式主型芯结构,包括主体型芯、第一层型芯、第二层型芯和第三层型芯,其中,上述每一型芯以0.02-0.04mm为配合间隙,一层套一层,所述第一层型芯间隔配合间隙套在所述主体型芯上,所述第二层型芯间隔配合间隙套在所述第一层型芯上,所述第三层型芯间隔配合间隙套在所述第二层型芯上。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层套式,型芯与型芯之间是间隙配合,一层套一层,使得制造工艺大量简化,不必采用电火花工序,只需要车削的工艺,降低了模具制造难度及减少加工时间;解决了铸件后续生产过程中偶然粘模不易处理、冷隔、气孔、充模不满等压铸缺陷。
【专利说明】一种压铸模三套式主型芯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铸模三套式主型芯结构。
【背景技术】
[0002]目前,型芯的制造采用整体式结构,如图1所示,型芯I为整体式,在压铸生产中A处底部是封闭的,当原料充型时,A处的气体无法排出,产品就会出现冷隔、气孔、充模不满(缺料)等压铸缺陷现象。铸件后续生产过程中偶然粘模时,由于型芯I是整体式的,粘在A处的原料,很难取出,有时需要靠电火花加工取出。图1所示的型芯在加工工艺上,需要用到车床、电火花等加工,加工上耗掉很多时间,型芯损坏只能整个更换,在生产不能会好的排气,导致压铸件会出现冷隔、气孔、充模(缺料)不满等压铸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压铸模三套式主型芯结构,型芯与型芯之间是间隙配合,简化制造工艺,不必采用电火花工序,只需要车削的工艺,降低模具制造难度及减少加工时间,解决铸件后续生产过程中偶然粘模不易处理、冷隔、气孔、充模不满(缺料)等压铸缺陷。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铸模三套式主型芯结构,包括主体型芯、第一层型芯、第二层型芯和第三层型芯,其中,上述每一型芯以0.02-0.04mm为配合间隙,一层套一层,所述第一层型芯间隔所述配合间隙套在所述主体型芯上,所述第二层型芯间隔所述配合间隙套在所述第一层型芯上,所述第三层型芯间隔所述配合间隙套在所述第
二层型芯上。
[0005]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层套式,型芯与型芯之间是间隙配合,一层套一层,使得制造工艺大量简化,不必采用电火花工序,只需要车削的工艺,降低了模具制造难度及减少加工时间;解决了铸件后续生产过程中偶然粘模不易处理、冷隔、气孔、充模不满(缺料)等压铸缺陷。
[0006]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7]图1是现有技术型芯结构示意图;
[000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09]如图2所示,一种压铸模三套式主型芯结构,包括主体型芯1、第一层型芯2、第二层型芯3和第三层型芯4 ;每一型芯以0.02-0.04mm为配合间隙,一层套一层,第一层型芯2间隔配合间隙套在主体型芯I上,第二层型芯3间隔配合间隙套在第一层型芯2上,第三层型芯4间隔配合间隙套在第二层型芯3上。
[0010]本实施例中型芯与型芯之间是单独个体,在加工上就只需要车床加工,不需要电火花工艺,大大缩短了制造的时间。如图2所示,型芯与型芯之间是间隙配合,当在生产中B处正好解决了旧结构上压铸件冷隔、气孔、充模不满(缺料)等压铸缺陷现象。当压铸件粘膜时,可以直接拆除型芯,把粘膜的原料处理及型芯抛光。
[0011]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压铸模三套式主型芯结构,包括主体型芯(I)、第一层型芯(2)、第二层型芯(3)和第三层型芯(4),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一型芯以0.02-0.04mm为配合间隙,一层套一层,所述第一层型芯(2)间隔所述配合间隙套在所述主体型芯(I)上,所述第二层型芯(3)间隔所述配合间隙套在所述第一层型芯(2)上,所述第三层型芯(4)间隔所述配合间隙套在所述第二层型芯(3)上。
【文档编号】B22D17/22GK203610640SQ201320806667
【公开日】2014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13年12月10日
【发明者】翁其金, 陈绍科, 廖能相, 林建文 申请人:福州冠锋模具技术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