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自吸尘打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自吸尘打磨机,包括工作头部和动力输出部,所述工作头部包括打磨盘、连接在打磨盘中央的输出轴、保护打磨盘的防护罩,所述动力输出部包括电机、电机轴、小齿轮、大齿轮、齿轮轴、吸尘风叶、风叶室、通道管和出尘管,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啮合带动固接在所述大齿轮上的所述齿轮轴转动,还包括背带、传动软轴、吸尘软管、导尘管以及集尘室,所述背带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部上,操作时通过所述背带将所述动力输出部背在肩上,所述齿轮轴通过所述传动软轴给所述输出轴传递动力带动打磨盘转动,所述灰尘室与所述通道管通过所述吸尘软管连通,所述集尘室与所述出尘管通过所述导尘管连通。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操作轻松、舒适等优点。
【专利说明】-种新型的自吸尘打磨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磨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的自吸尘打磨机。
【背景技术】:
[0002] 打磨机是以电力为动力,带动砂盘端面上的砂片高速旋转对墙壁表面进行打磨清 洁的一种电动工具。这种打磨方式远比手工打磨方式效率高,但是在打磨过程中会产生大 量的粉尘,严重影响操作者的身体健康,同时对环境也造成污染。于是,人们在打磨机上外 接有吸尘器,可以将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吸收,作业时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确保粉尘对操 作者身体不造成影响。现有技术中打磨机上外接有吸尘器的这种结构,虽然能在作业时减 少对环境的污染,确保粉尘对操作者身体不造成影响,但是,其结构复杂,体积较大,给操作 者带来了不便,加之,在打磨机上外接有吸尘器,提高了生产成本。有鉴于此,业内人士又 研发出集打磨机和吸尘器于一体的自带吸尘功能的墙面打磨机。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 "CN202411985U"公开了一种自吸尘轴式打磨机,包括机壳、设在机壳尾部的手柄、设在机壳 头部的打磨盘,所述机壳内设有电机,所述机壳头部设有连接在打磨盘中央的输出轴,所述 电机通过传动软轴给输出轴传递动力带动打磨盘转动,所述机壳头部还设有保护打磨盘的 圆盘,所述圆盘与打磨盘之间形成与外界连通的空腔,所述圆盘的顶部设有连通空腔的吸 尘管,所述机壳内设有与吸尘管连通的通道管,所述手柄内设有与通道管连接的出尘管,所 述出尘管内设有与电机连接由其提供动力的吸尘风叶。这类打磨机在打磨的同时具有吸尘 功能,无需另外连接吸尘器,对生产成本有所降低,但目前,类似这种打磨机,工作头部和动 力输出部都设置在整机的头部或是整机的尾部,导致整机的重量普遍偏重,且分布不均匀, 所有的重量都需要靠操作者的双手来承担,操作打磨机本来就是较累的作业,现还将所有 的重量都落在双手上,致使操作起来很费力、不舒适,不利于长时间的作业。因此,有必要予 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操作 轻松、舒适的自吸尘打磨机。
[0004]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 -种新型的自吸尘打磨机,包括工作头部和动力输出部,所述工作头部包括打磨 盘、连接在打磨盘中央的输出轴、保护打磨盘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打磨盘之间形成与外 界连通的灰尘室,所述动力输出部包括电机、机壳、电机轴、小齿轮、大齿轮、齿轮轴、吸尘风 叶、风叶室、通道管和出尘管,其中,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吸尘风叶固定设置在 所述电机轴上,所述小齿轮设置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啮合带动固接 在所述大齿轮上的所述齿轮轴转动,所述吸尘风叶设置在所述风叶室内,所述风叶室将所 述通道管与所述出尘管连通,还包括背带、传动软轴、吸尘软管、导尘管以及集尘室,所述背 带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部上,操作时通过所述背带将所述动力输出部背在肩上,所述齿轮 轴通过所述传动软轴给所述输出轴传递动力带动打磨盘转动,所述灰尘室与所述通道管通 过所述吸尘软管连通,所述集尘室与所述出尘管通过所述导尘管连通。
[0006] 还包括主手柄、调节撑臂、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工作头部上,所述调节 撑臂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调节撑臂与所述主手柄连接在一起。
[0007] 所述传动软轴包括传动软轴I和传动软轴II,所述传动软轴I 一端与所述输出轴 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主手柄上的连接轴连接,所述传动软轴Π -端与所述齿轮轴连 接,另一端也与设置在所述主手柄上的连接轴连接。
[0008] 所述吸尘软管包括吸尘软管I和吸尘软管II,所述主手柄呈中空结构,所述吸尘 软管I 一端与所述灰尘室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主手柄连通,所述吸尘软管II 一端与所述通 道管连通,另一端也与所述主手柄连通。
[0009] 所述传动软轴II与所述连接轴的连接以及所述传动软轴II与所述齿轮轴的连接 均通过可拆卸螺纹连接方式实现连接的。
[0010] 所述调节撑臂与所述主手柄连接处还设有一万向节。
[0011] 还包括主手柄,所述主手柄直接设置在所述工作头部上。
[0012] 所述传动软轴外设有一软轴护套。
[0013]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4] 1、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动力输出部上设置背带,将动力输出部的重 量由原来的双手承担改为由现在的由肩部承担,原来双手需要承担工作头部和动力输出部 所有重量,现在仅需承担工作头部的重量,大大减轻了操作者双手的负担,使得操作变得轻 松、舒适。
[0015] 2、调节撑臂与主手柄连接处还设有一万向节,通过万向节把工作头部设置成打顶 状态,可使传动软轴变成近似直线,减少传动软轴与软轴护套间的摩擦,有效地延长了传动 软轴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得对打屋顶变得更加轻松。
[0016] 3、本实用新型自带吸尘功能,免除了另外配置吸尘器的麻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头部为打顶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作头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动力输出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如图1、图3、图4和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该自吸尘打磨机,包 括工作头部1和动力输出部2,所述工作头部1包括打磨盘3、连接在打磨盘3中央的输出 轴4、保护打磨盘3的防护罩5,所述防护罩5与打磨盘3之间形成与外界连通的灰尘室6, 所述动力输出部2包括电机7、机壳8、电机轴9、小齿轮10、大齿轮11、齿轮轴12、吸尘风叶 13、风叶室14、通道管15和出尘管16,其中,所述电机7安装在所述机壳8内,所述吸尘风叶 13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轴9上,所述小齿轮10设置在所述电机轴9上,所述小齿轮10与所 述大齿轮11啮合带动固接在所述大齿轮11上的所述齿轮轴12转动,所述吸尘风叶13设 置在所述风叶室14内,所述风叶室14将所述通道管15与所述出尘管16连通,还包括背带 17、传动软轴18、吸尘软管19、导尘管20以及集尘室21,所述背带17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 部2上,操作时通过所述背带17将所述动力输出部2背在肩上,所述齿轮轴12通过所述传 动软轴18给所述输出轴4传递动力带动打磨盘3转动,所述灰尘室6与所述通道管15通 过所述吸尘软管19连通,所述集尘室21与所述出尘管16通过所述导尘管20连通。
[0023] 还包括主手柄22、调节撑臂23、支撑座24,所述支撑座24设置在所述工作头部1 上,所述调节撑臂23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24上,所述调节撑臂23与所述主手柄22连接 在一起。
[0024] 所述传动软轴18包括传动软轴125和传动软轴1126,所述传动软轴125 -端与所 述输出轴4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主手柄22上的连接轴27连接,所述传动软轴1126 一端与所述齿轮轴12连接,另一端也与设置在所述主手柄22上的连接轴27连接。
[0025] 所述吸尘软管19包括吸尘软管128和吸尘软管1129,所述主手柄22呈中空结构, 所述吸尘软管128 -端与所述灰尘室6连通,另一端与所述主手柄22连通,所述吸尘软管 1129 -端与所述通道管15连通,另一端也与所述主手柄22连通。
[0026] 所述传动软轴1126与所述连接轴27的连接以及所述传动软轴1126与所述齿轮 轴12的连接均通过可拆卸螺纹连接方式实现连接的。
[0027] 所述调节撑臂23与所述主手柄22连接处还设有一万向节30。调节撑臂23与主 手柄22连接处还设有一万向节30,通过万向节30把工作头部1设置成打顶状态,可使传动 软轴18变成近似直线,减少传动软轴18与软轴护套31间的摩擦,有效地延长了传动软轴 18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得对打屋顶变得更加轻松。
[0028] 所述传动软轴18外设有一软轴护套31。
[0029]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动力输出部2上设置背带17,将动力输出部2的 重量由原来的双手承担改为由现在的由肩部承担,原来双手需要承担工作头部1和动力输 出部2所有重量,现在仅需承担工作头部1的重量,大大减轻了操作者双手的负担,使得操 作变得轻松、舒适;本实用新型自带吸尘功能,免除了另外配置吸尘器的麻烦。
[0030] 如图2和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该自吸尘打磨机,包括工作 头部1和动力输出部2,所述工作头部1包括打磨盘3、连接在打磨盘3中央的输出轴4、保 护打磨盘3的防护罩5,所述防护罩5与打磨盘3之间形成与外界连通的灰尘室6,所述动力 输出部2包括电机7、机壳8、电机轴9、小齿轮10、大齿轮11、齿轮轴12、吸尘风叶13、风叶 室14、通道管15和出尘管16,其中,所述电机7安装在所述机壳8内,所述吸尘风叶13固 定设置在所述电机轴9上,所述小齿轮10设置在所述电机轴9上,所述小齿轮10与所述大 齿轮11啮合带动固接在所述大齿轮11上的所述齿轮轴12转动,所述吸尘风叶13设置在 所述风叶室14内,所述风叶室14将所述通道管15与所述出尘管16连通,还包括背带17、 传动软轴18、吸尘软管19、导尘管20以及集尘室21,所述背带17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部2 上,操作时通过所述背带17将所述动力输出部2背在肩上,所述齿轮轴12通过所述传动软 轴18给所述输出轴4传递动力带动打磨盘3转动,所述灰尘室6与所述通道管15通过所 述吸尘软管19连通,所述集尘室21与所述出尘管16通过所述导尘管20连通。
[0031] 还包括主手柄22,所述主手柄22直接设置在所述工作头部1上。
[0032] 所述传动软轴18外设有一软轴护套23。
[0033]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动力输出部2上设置背带17,将动力输出部2的 重量由原来的双手承担改为由现在的由肩部承担,原来双手需要承担工作头部1和动力输 出部2所有重量,现在仅需承担工作头部1的重量,大大减轻了操作者双手的负担,使得操 作变得轻松、舒适;本实用新型自带吸尘功能,免除了另外配置吸尘器的麻烦。
[〇〇34] 上述实施例仅供说明本实用新型之用,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 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 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实用新型的范畴,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 由各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 一种新型的自吸尘打磨机,包括工作头部和动力输出部,所述工作头部包括打磨盘、 连接在打磨盘中央的输出轴、保护打磨盘的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与打磨盘之间形成与外界 连通的灰尘室,所述动力输出部包括电机、机壳、电机轴、小齿轮、大齿轮、齿轮轴、吸尘风 叶、风叶室、通道管和出尘管,其中,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机壳内,所述吸尘风叶固定设置在 所述电机轴上,所述小齿轮设置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小齿轮与所述大齿轮啮合带动固接 在所述大齿轮上的所述齿轮轴转动,所述吸尘风叶设置在所述风叶室内,所述风叶室将所 述通道管与所述出尘管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带、传动软轴、吸尘软管、导尘管以及集 尘室,所述背带设置在所述动力输出部上,操作时通过所述背带将所述动力输出部背在肩 上,所述齿轮轴通过所述传动软轴给所述输出轴传递动力带动打磨盘转动,所述灰尘室与 所述通道管通过所述吸尘软管连通,所述集尘室与所述出尘管通过所述导尘管连通。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自吸尘打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手柄、调 节撑臂、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设置在所述工作头部上,所述调节撑臂活动设置在所述支撑座 上,所述调节撑臂与所述主手柄连接在一起。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自吸尘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软轴包括 传动软轴I和传动软轴II,所述传动软轴I 一端与所述输出轴连接,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主 手柄上的连接轴连接,所述传动软轴II 一端与所述齿轮轴连接,另一端也与设置在所述主 手柄上的连接轴连接。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自吸尘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尘软管包括 吸尘软管I和吸尘软管II,所述主手柄呈中空结构,所述吸尘软管I 一端与所述灰尘室连 通,另一端与所述主手柄连通,所述吸尘软管II 一端与所述通道管连通,另一端也与所述 主手柄连通。
5.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自吸尘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软轴II与 所述连接轴的连接以及所述传动软轴II与所述齿轮轴的连接均通过可拆卸螺纹连接方式 实现连接的。
6.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自吸尘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撑臂与所 述主手柄连接处还设有一万向节。
7.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自吸尘打磨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主手柄,所述 主手柄直接设置在所述工作头部上。
8.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所述的一种新型的自吸尘打磨机,其特 征在于:所述传动软轴外设有一软轴护套。
【文档编号】B24B55/10GK203887647SQ201420343491
【公开日】2014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17日
【发明者】金立根 申请人:金立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