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发明涉及模具制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塑胶注塑模仁的三维打印制备方法,及实施该制备方法的塑胶注塑模仁。
背景技术:在注塑模具中,模具的冷却效果关系到生产效率的高低和最终注塑制品的质量优劣,因此其冷却系统的设计是模具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但是,由于现阶段模具制造手段有限,并且缺乏合适的冷却水路设计理论,使得冷却水路的设计和制造只能局限于相对简单的结构形式下。现在,采用三维打印技术制造具有异型水路结构的模仁,高效便捷,并能制造出结构复杂、具有更高冷却效果的异型水路结构,但是,现在的三维打印方式是直接将整个工件全部用金属粉末打印出来,不仅打印时间长,成本也更高。
技术实现要素:本项发明是针对现行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塑胶注塑模仁的三维打印制备方法,采用传统的模具钢材作为注塑模仁的装配位部分,然后采用三维打印在装配位部分上方打印出胶位部分,减少成本,也节省了加工时间。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实施该制备方法的塑胶注塑模仁。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塑胶注塑模仁的三维打印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CAE辅助分析软件建立塑胶注塑模仁的三维建模模型,该注塑模仁包括装配位部分和胶位部分;所述装配位部分为模具钢材制备而成,并在模具钢材上表面设置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排平行设置的斜凹槽,相邻两排的斜凹槽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斜凹槽为电火花加工成的圆形微小斜孔;CAE辅助分析软件选择注塑成型参数,模拟注塑生产过程,获得胶位部分内的水路结构;得到装配位部分、胶位部分以及水路结构的三维档案;(2)所述装配位部分的模具钢材经过淬火加硬处理,进行磨平,再进行表面喷砂处理,使装配位部分的表面粗糙;(3)将步骤(2)的装配位部分的模具钢材进行退磁处理,消除模具钢材内的残余应力,并清洁模具钢材的表面;(4)将三维档案输入到三维打印机内,并将步骤(3)的装配位部分的模具钢材放置在3D打印机的加工基板上面;(5)在模具钢材的表面铺设一层模具钢粉末,利用超声波振动器振动模具钢材,使位于模具钢材表面的模具钢粉末进入到斜凹槽内并铺设均匀,模具钢粉末的上表面呈水平面;(6)通过激光照射斜凹槽内的模具钢粉末,辐照的位置上模具钢粉末烧结在一起,激光照射时的角度与斜凹槽的角度相一致;(7)待上一层烧结完成后,重复步骤(5)及步骤(6),直至斜凹槽被模具钢粉末烧结填平;(8)重复在装配位部分上表面铺设模具钢粉末,并进行激光烧结,直至胶位部分以及水路结构烧结完毕。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所述连接结构的斜凹槽的垂直深度为1~3mm,所述斜凹槽的其中一条母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6°~15°。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步骤(5)具体还包括以下内容:通过超声波振动器振动模具钢材后,模具钢材将发生一定的位移,在进行激光烧结前,对模具钢材进行重新定位。作为进一步改进,每次超声波振动时间少于5秒。作为进一步改进,第一次至第五次铺设模具钢粉末的量逐次增大,直至圆形微小斜孔底部圆弧结构被填平,第六次开始每次铺设模具钢粉末量一致。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的胶位部分内还设有封闭的中空腔体,该中空腔体内填充有金属钠。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中空腔体位于胶位部分的中部。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1)中,CAE辅助分析软件得到装配位部分、胶位部分、中空腔体以及冷却水路结构的三维档案。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步骤(8)具体还包括以下内容:当烧结到中空腔体的顶部时,取出注塑模仁的半成品,并清理位于中空腔体内的模具钢金属粉末,向中空腔体内注入金属钠,金属钠填满中空腔体至平齐注塑模仁半成品的上顶面,将半成品重新放置到加工基板上,继续进行激光烧结,直至完成整个胶体部位以及水路结构的烧结。一种实施上述塑胶注塑模仁的三维打印制备方法的塑胶注塑模仁,所述塑胶注塑模仁包括装配位部分和胶位部分,所述装配位部分上表面设有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多排平行设置的斜凹槽,相邻两排的斜凹槽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斜凹槽为经过电火花加工成的圆形微小斜孔,所述斜凹槽的垂直深度为1~3mm,所述斜凹槽的其中一条母线与竖直线的夹角为6°~15°;所述胶位部分内设有冷却水路结构以及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填充有金属钠,所述中空腔体位于胶位部分的中部。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针对传统的3d打印方法是直接将整个注塑模仁打印出来,耗费材料和时间,本发明通过3D打印技术,即选择地分层烧结金属粉末技术,用传统的模具钢材制造成装配位部分,并在装配位部分上部直接金属粉末烧结成胶位部分,减少加工时间,并由于胶位部分采用高成本的高强度模具钢粉末烧结而成,而相对于整个塑胶注塑模仁通过金属粉末烧结的成本,本发明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针对装配位部分以及后续三维打印的胶位部分的连接问题,本发明在装配位部分的上表面设置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多排倾斜角度相反的圆形微小斜孔,并通过激光烧结技术填充圆形微小斜孔,使得上部的胶位部分与装配位部分连接牢固,并不发生相对转动,提高塑胶注塑模仁的可靠性。本发明的塑胶注塑模仁内设置冷却水路结构以及中空腔体,冷却水路结构有利于模仁的散热,中空腔体内填充有金属钠,金属钠的熔点为97摄氏度,当塑胶注塑模仁正常工作后,金属钠变为液态,能够有效地将模仁内的温度尽快传递到模仁的其他部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温下的机械特性变差的现象。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的塑胶注塑模仁的装配位部分及胶位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塑胶注塑模仁的装配位部分结构示意图;图3为塑胶注塑模仁的装配位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装配位部分,11.连接结构,12.斜凹槽,2.胶位部分。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3,本实施例提供的塑胶注塑模仁的三维打印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CAE辅助分析软件建立塑胶注塑模仁的三维建模模型,该注塑模仁包括装配位部分1和胶位部分2;所述装配位部分1为模具钢材制备而成,并在模具钢材上表面设置连接结构11,所述连接结构11包括多排平行设置的斜凹槽12,相邻两排的斜凹槽12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斜凹槽12为电火花加工成的圆形微小斜孔,所述连接结构11的斜凹槽12的垂直深度为1~3mm,所述斜凹槽12的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6°~15°;CAE辅助分析软件选择注塑成型参数,模拟注塑生产过程,获得胶位部分2内的水路结构;胶位部分2内还设有封闭的中空腔体,该中空腔体内填充有金属钠;所述中空腔体位于胶位部分2的中部;得到装配位部分1、胶位部分2,中空腔体以及水路结构的三维档案;(2)所述装配位部分1的模具钢材经过淬火加硬处理,进行磨平,再进行表面喷砂处理,使装配位部分1的表面粗糙;(3)将步骤(2)的装配位部分1的模具钢材进行退磁处理,消除模具钢材内的残余应力,并清洁模具钢材的表面;(4)将三维档案输入到三维打印机内,并将步骤(3)的装配位部分1的模具钢材放置在3D打印机的加工基板上面;(5)在模具钢材的表面铺设一层模具钢粉末,利用超声波振动器振动装配位部分1的模具钢材,使位于模具钢材表面的模具钢粉末进入到斜凹槽12内并铺设均匀,模具钢粉末的上表面呈水平面;通过超声波振动器振动模具钢材后,模具钢材将发生一定的位移,在进行激光烧结前,对模具钢材进行重新定位;每次超声波振动时间少于5秒;(6)通过激光照射斜凹槽12内的模具钢粉末,辐照的位置上模具钢粉末烧结在一起,激光照射时的角度与斜凹槽12的角度相一致;(7)待上一层烧结完成后,重复步骤(5)及步骤(6),直至斜凹槽12被模具钢粉末烧结填平;(8)重复在装配位部分上表面铺设模具钢粉末,并进行激光烧结,直至胶位部分2以及水路结构烧结完毕;当烧结到中空腔体的顶部时,取出注塑模仁的半成品,并清理位于中空腔体内的模具钢金属粉末,向中空腔体内注入金属钠,金属钠填满中空腔体至平齐注塑模仁半成品的上顶面,将半成品重新放置到加工基板上,重新定位并继续进行激光烧结,直至完成整个胶体部位以及水路结构的烧结。由于电火花加工成的圆形微小斜孔的底部为圆弧结构,第一次至第五次铺设模具钢粉末的量逐次增大,直至圆形微小斜孔底部圆弧结构被填平,第六次开始每次铺设模具钢粉末量一致。针对传统的3d打印方法是直接将整个注塑模仁打印出来,耗费材料和时间,本发明通过3D打印技术,即选择地分层烧结金属粉末技术,用传统的模具钢材制造成装配位部分1,并在装配位部分1上部直接金属粉末烧结成胶位部分2,减少加工时间,并由于胶位部分2采用高成本的模具钢粉末烧结而成,而相对于整个塑胶注塑模仁通过金属粉末烧结的成本,本发明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提高了加工效率。本实施例还提供的塑胶注塑模仁,所述塑胶注塑模仁包括装配位部分1和胶位部分2,所述装配位部分1上表面设有连接结构11,所述连接结构11包括多排平行设置的斜凹槽12,相邻两排的斜凹槽12的倾斜方向相反,所述连接结构11为经过电火花加工成的圆形微小斜孔,所述斜凹槽12的垂直深度为1~3mm,所述斜凹槽12的斜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6°~15°;所述胶位部分2内设有冷却水路结构以及中空腔体,所述中空腔体内填充有金属钠,所述中空腔体位于胶位部分2的中部。针对装配位部分1以及后续三维打印的胶位部分2的连接问题,本发明在装配位部分1的上表面设置连接结构11,连接结构11包括多排倾斜角度相反的圆形微小斜孔,并通过激光烧结技术填充圆形微小斜孔,使得上部的胶位部分2与装配位部分1连接牢固,并不发生相对转动,提高塑胶注塑模仁的可靠性。本发明的塑胶注塑模仁内设置冷却水路结构以及中空腔体,冷却水路结构有利于模仁的散热,中空腔体内填充有金属钠,金属钠的熔点为97摄氏度,当塑胶注塑模仁正常工作后,金属钠变为液态,能够有效地将模仁内的温度尽快传递到模仁的其他部位,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温下的机械特性变差的现象。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采用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相同或近似方法或结构,而得到的其他塑胶注塑模仁的三维打印制备方法及塑胶注塑模仁,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