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砂混合式喷砂工艺及其专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00653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喷砂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砂混合式喷砂工艺及其专用系统。



背景技术:

喷砂是利用高速砂流的冲击作用清理和粗化工件表面的过程。喷砂主要是采用压缩空气作为动力将一定粒度的砂子高速喷砂到工件表面,使工件外表面或形状发生变化。由于磨料对工件表面的冲击和切削作用,使工件的表面获得一定的清洁度和不同的粗糙度,使工件表面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可提高了工件的抗疲劳性,增加了工件与涂层之间的附着力,延长了涂膜的耐久性,有利于涂料的流平和装饰,因此喷砂技术现已被广泛应用。但是对于薄板结构和应用于桥架之类的工件表面处理不能直接喷砂,原因如下:(1)直接喷砂的冲击力过大,且工件过薄,易引起工件变形;(2)直接喷砂引起的粉尘大,会造成环境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水砂混合式喷砂工艺及其专用系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直接喷沙模式易导致薄板结构和应用于桥架之类的工件变形,且直接喷砂模式的喷砂粉尘大,易造成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水砂混合式喷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水砂混合液对待处理工件进行喷砂,然后将水对完成喷砂的工件进行清洗及降温。

一种水砂混合式喷砂工艺的专用系统,包括喷枪、连接喷枪的电气控制专用系统,喷枪的一端连接压缩空气装置,喷枪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连接水砂混合池,第二电磁阀连接清水池,水砂混合池与清水池之间安装有粉尘油污收集池,水砂混合池与粉尘油污收集池、粉尘油污收集池与清水池之间紧紧相贴。

进一步的,粉尘油污收集池内固定有吸油带。

进一步的,水砂混合池、粉尘油污收集池、清水池的高度依次降低。

进一步的,水砂混合池内安装有搅拌器。

进一步的,喷枪连接第一导管,第一导管连接三通连接管,所述三通连接管连接第二导管、第三导管,第二导管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三导管连接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连接水砂出水管,水砂出水管管口设置在水砂混合池的底部,第二电磁阀连接清水出水管,清水出水管管口设置在清水池的底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先将水砂混合液对待处理工件进行喷砂,然后将水对完成喷砂的工件进行清洗,利用砂粒的高速冲刷除去工件表面的油污、铁锈,同时砂粒和工件摩擦产生的热量由水砂混合液中的水带走,喷砂后产生的粉尘以及工件表面的油污也由水带走,有效解决化学清洗工艺带来的高排放、高污染的难题且不易导致工件变形,再用清水对工件进行清洗,减少粉尘。喷枪连接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连接水砂混合池,第二电磁阀连接清水池,水砂混合池与清水池之间设置粉尘油污收集池;使得开启第一电磁阀后可利用压缩空气将水砂混合物喷砂到工件表面,利用砂粒的高速冲刷除去工件表面的油污、铁锈,同时砂粒和工件摩擦产生的热量由水带走,使得薄工件不容易变形;开启第二电磁阀利用压缩空气将清水喷砂到工件,进行清洗;喷砂产生的粉尘以及工件表面的油污由水带到粉尘油污收集池,粉尘油污收集池满池后池水流入清水池,清水池内的水可继续用来对工件清洗,形成一个水循环过程,更节省水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水砂混合式喷砂工艺的专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喷枪,2-第一导管,3-三通连接管,4-第二导管,5-第三导管,6-第一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8-水砂出水管,9-清水出水管,10-水砂混合池,11-粉尘油污收集池,12-清水池,13-搅拌器,14-吸油带,15-压缩空气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种水砂混合式喷砂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水砂混合液对待处理工件进行喷砂,然后将水对完成喷砂的工件进行清洗及降温,利用砂粒的高速冲刷除去工件表面的油污、铁锈,同时砂粒和工件摩擦产生的热量由水砂混合液中的水带走,喷砂后产生的粉尘以及工件表面的油污也由水带走,有效解决化学清洗工艺带来的高排放、高污染的难题且不易导致工件变形,再用清水对工件进行清洗,减少粉尘。

本发明的一种水砂混合式喷砂工艺的专用系统,包括喷枪1、连接喷枪1的电气控制系统,喷枪1的一端连接压缩空气装置15,喷枪1连接第一导管2,第一导管2连接三通连接管3,三通连接管3连接第二导管4、第三导管5,第二导管4连接第一电磁阀6,第一电磁阀6连接第一电磁阀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第三导管5连接第二电磁阀7,第二电磁阀7连接第二电磁阀控制器(图中未示出),第一电磁阀6连接水砂出水管8,水砂出水管8管口设置在水砂混合池10的底部,第二电磁阀7连接清水出水管9,清水出水管9管口设置在清水池12的底部或在清水池12的合适高度处设置清水出水管9管口,水砂混合池10与清水池12之间安装有粉尘油污收集池,水砂混合池与粉尘油污收集池、粉尘油污收集池与清水池之间紧紧相贴,有利于水砂混合池与粉尘油污收集池内的池水溢满流出。水砂混合池10内安装有搅拌器13或污水泵,在搅拌器13或污水泵的搅拌下,可保证水砂混合池10内的水砂充分混合,不分层,从而保证喷枪1喷出水砂混合物内的水砂比例能更有效地清理对工件上的油污、铁锈;粉尘油污收集池11内固定有吸油带14;可在粉尘油污收集池11的边缘开设小缺口(图中未示出),然后利用小挂钩(图中未示出)连接吸油带14然后小挂钩钩住小缺口从而使得吸油带14固定在粉尘油污收集池11内,便于吸油带14吸附粉尘油污收集池11内的油污,且利用小挂钩固定吸油带14也便于吸油带14的拆卸,便于吸油带14的定期清除。

水砂混合池10、粉尘油污收集池11、清水池12的高度可一致,或水砂混合池10、粉尘油污收集池11、清水池12的高度依次降低;可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对水砂混合池10、粉尘油污收集池11、清水池12的高度进行调整,需保证水砂混合池10、粉尘油污收集池11、清水池12内的水能够层层流动,便于形成一个水循环系统,节省水资源。

喷枪1、压缩空气装置15、第一电磁阀控制器、第二电磁阀控制器、搅拌器13均与电器控制系统连接,电器控制系统以互联网的方式对上述用电器进行控制。

在操作本发明时,将待处理工件悬挂在水砂混合池10正上方,然后由电器控制系统控制压缩空气装置15、第一电磁阀6开启,控制喷枪1,在压缩空气装置15抽取的压缩空气作用下,经过喷枪1将水砂混合池10内的水砂混合物高速喷砂到工件上,对工件表面进行处理,对工件表面上的油污、铁锈进行冲刷,处理过工件的水砂混合物由于重力的作用,滴流到水砂混合池10内,当水砂混合池10内池水满溢出时,处理过工件的水砂内的粉尘、油污会随着水流流至粉尘油污收集池11;油污在粉尘油污收集池11内会漂浮在水面上,由于粉尘油污收集池11内固定有吸油带14,吸油带14对油污进行吸收,便于收集处理油污,而粉尘过重沉积到底部,可定期清除;当粉尘油污收集池14池满池水溢出,将水流至清水池12中;关闭第一电磁阀6,开启第二电磁阀7,在压缩空气装置15抽取的压缩空气下,经过喷枪1将清水池12内的水高速喷砂到工件上,对工件进行进一步的清洗,清洗过工件水也滴流到水砂混合池10;清水对工件的清洗完成后代表喷砂的完成,更换工件后可开始下一个工件的处理。

本发明水砂混合喷砂专用系统,开启第一电磁阀6利用压缩空气将水砂混合物喷砂到工件表面,利用砂粒的高速冲刷除去工件表面的油污、铁锈,同时砂粒和工件摩擦产生的热量由水带走,使得薄工件不容易变形,同时利用水分吸附粉尘;开启第二电磁阀7利用压缩空气将清水喷砂到工件,对工件进行第二次清洗,进一步吸附工件上的粉尘;处理过工件的水砂混合物、清水均回流至水砂混合池10内,再回流至粉尘油污收集池11处理粉尘及油污,将清水流至清水池12,清水池12内的清水在对工件清洗,清洗后水继续回流水砂混合池10,上述过程形成一个水循环过程,更能节省水资源,同时利用水砂混合对工件进行冲刷,解决了喷砂过程产生的粉尘高排放、环境更污染的问题,并且薄工件不易变形,一定程度上避免浪费,再用清水对工件进行清洗,以保证工件表面干净,便于涂装。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