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撑式镐光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3037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内撑式镐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基台(100)、外壳固定部(200)、外壳安装部(300)、滑块推动部(400)和升降驱动部(500),所述的外壳固定部(200)固定设置于工作基台(100)上,所述的外壳安装部(300)活动设置于外壳固定部(200)的正下方,所述的滑块推动部(400)穿设于外壳安装部(300)上,所述的升降驱动部(500)和外壳安装部(300)驱动连接;

所述的外壳固定部(200)包括固定导向支撑杆(210)、滑动压紧组件(220)和外壳压紧板(230),所述的外壳压紧板(230)安装在固定导向支撑杆(210)上;所述的外壳压紧板(230)在靠近所述外壳安装部(300)的一面开设有安装凹槽(231),滑动压紧组件(220)通过安装凹槽(231)内嵌于外壳压紧板(230)内;

所述的滑动压紧组件(220)包括滑动固定块(221)、第一滑动压紧块(222)和第二滑动压紧块(223),所述的第一滑动压紧块(222)和第二滑动压紧块(223)活动设置于滑动固定块(221)上,所述的第一滑动压紧块(222)和第二滑动压紧块(223)相邻;

所述的滑动固定块(221)开设有滑动安装卡槽(221a),滑动安装卡槽(221a)的底部开设有通孔(221b),滑块安装卡槽(221a)的两侧开设有多个相互对称设置的弹性件安放槽(221c),弹性件安放槽(221c)与滑动安装卡槽(221a)相互贯通;

所述的第一滑动压紧块(222)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221b)相对应的第一缺口(222a),所述第二滑动压紧块(223)上开设有与所述通孔(221b)相对应的第二缺口(223a),所述的第一缺口(222a)和所述的第二缺口(223a)相互对应配合;

所述的滑块推动部(400)包括推动支撑块(410)、推动柱(420)与推动气缸(430),推动支撑块(410)固定安装在工作基台(100)上,推动气缸(430)安装在推动支撑块(410)上,推动柱(420)与推动气缸(430)驱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式镐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凹槽(231)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口(231a)和第二通口(231b)。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撑式镐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滑动压紧块(222)和第一通口(231a)相互配合安装,所述第二滑动压紧块(223)和第二通口(231b)相互配合安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式镐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缺口(222a)和所述的第二缺口(223a)均为锥形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式镐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壳安装部(300)包括固定安放台(310),所述的固定安放台(310)穿设于所述固定导向支撑杆(2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撑式镐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安放台(310)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320)和第二限位凸块(330),所述的第一限位凸块(320)和第二限位凸块(330)的结构相同且相互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内撑式镐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限位凸块(320)与手机外壳配合安放的接触面为弯曲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撑式镐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安放台(310)开设有安放通槽(311),所述的安放通槽(311)设置于所述的第一限位凸块(320)和第二限位凸块(33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撑式镐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驱动部(500)包括第一升降气缸(510)与第二升降气缸(520)。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内撑式镐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升降气缸(510)与所述的固定安放台(310)的一端驱动连接,所述的第二升降气缸(520)与所述的固定安放台(310)的另一端驱动连接。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