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材连续酸洗设备及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9621阅读:63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丝材连续酸洗设备及应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材连续酸洗设备及应用,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截面尺寸小于1mm、长度大于1000m丝材的连续酸洗,解决了常规酸洗方法酸洗不均匀的问题。



背景技术:

目前适用线材的连续酸洗设备一般都采用直线式布局,占地长达十几米以上,甚至达到百米以上。这些酸洗设备一般都不适用1mm以下的细丝酸洗。为解决截面尺寸小于1mm细丝的酸洗问题,一般采用的方法是将丝材绕成松散的盘卷,整体浸泡到酸液中,同时翻动丝材盘卷,让其充分接触酸液。该方法虽然方便快捷,但仅适用于丝材长度较短的情况。当丝材长度较长,达到1000米以上后,容易出现酸洗不均的现象,盘卷心部的丝材不能充分接触酸液,且酸洗后丝材在复绕时容易出现乱丝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盘卷长度很长的细丝酸洗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材连续酸洗设备,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丝材连续酸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相连的放线机5、酸洗主体系统、水洗烘干系统和收线机6;酸洗主体系统包括酸洗主体橱1、酸洗工作槽2、酸液储存箱8、第一循环泵9、加热器11和第一阀门7;水洗烘干系统包括水洗槽3和烘干机4;

酸洗工作槽2设置于酸洗主体橱1的中部,利于操作;酸液储存箱8、第一循环泵9、加热器11和第一阀门7均设置于酸洗主体橱1的下部,不额外占空间,结构紧凑;其中,加热器11位于酸液储存箱8内部,酸液储存箱8通过第一阀门7与第一循环泵9相连,第一循环泵的另一侧与酸洗工作槽2相连。酸洗工作槽2包括长方形的酸洗工作槽体12和设置在酸洗工作槽体12内侧两端的两组导轮13。所述导轮13由导轮体14、导轮轴16和轴承15组成,导轮体14上有一个或多个槽沟,可容纳一根或多根丝进行酸洗。

所述导轮13有两种固定方式:一种导轮的导轮轴16横向悬空固定在酸洗工作槽体12的内侧壁上,起到引导丝材浸入酸液中的作用;另一种导轮的导轮轴16竖向直立固定在酸洗工作槽体12的内底面上,起到引导丝材在酸液中来回绕走的作用。导轮竖向布置在酸洗工作槽体的内底面上的优点是可以方便地将丝材绕在导轮体的槽沟内,当丝材在酸洗过程中由于各种意外情况断裂时,可以很快重新绕走,恢复酸洗过程。

水洗槽3的结构与酸洗工作槽2相同,但槽体长度较短,导轮数量较少。

优选地,所述酸洗主体橱1侧面带有上下推拉窗,顶部与排风装置相连,抽走酸洗过程产生的酸气,有利于工作环境的改善。

优选地,本发明的丝材连续酸洗设备还包括过滤机10,所述过滤机10一侧依次通过第二循环泵18、第二阀门17与酸液储存箱8相连,另一侧直接与酸液储存箱8相连。

所述丝材连续酸洗设备中,所有与酸液接触的部件材质均为耐酸塑料或其它耐酸材料。

如上所述的丝材连续酸洗设备的应用:由加热器11对酸液储存箱8中的酸液进行加热,第一循环泵9将加热后的酸液泵入酸洗工作槽2中;丝材从放线机5出来后,由酸洗工作槽体12一端进入槽内酸液中,在两端导轮13之间来回绕走,从酸洗工作槽体12另一端离开酸洗工作槽2,完成酸洗过程,酸液则流回酸液储存箱8中;完成酸洗后的丝材进入水洗槽3进行清洗,之后经烘干机4烘干,最后由收线机6收回;打开第二阀门17,过滤机10经由第二循环泵18对酸液储存箱8中的酸液进行过滤,去除酸洗过程中产生的残渣。

本发明采用在导轮之间来回绕走的方式,可以大大增加丝材在酸液中的长度,而整个酸洗工作槽的长度并不需要很长,最大程度地节约了空间。

本发明设计的酸洗工作槽与酸液储存箱是分开的,二者之间采用耐酸循环泵与管路阀门相连,这种设计有利于增加酸液加热恒温功能、酸液过滤功能,也可以方便在酸洗工作槽底部增加超声波装置以达到增强酸洗效果的目的。

为了过滤掉酸洗产生的残渣,避免残渣附着在丝材或加热器上,影响丝材酸洗效果或影响加热器寿命,本发明将过滤机布置在酸液储存箱外部,经过单独的管道阀门由另一个耐酸循环泵对酸液储存箱的酸液进行过滤。采用单独过滤回路的目的是当过滤机因残渣太多出现堵塞,需要清理更换时,酸洗过程仍能进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丝材连续酸洗设备可以实现截面尺寸小于1mm,长度大于1000m丝材的连续酸洗,解决了常规酸洗方法酸洗不均匀、占地面积大、酸洗后丝材在复绕时容易出现乱丝等问题;可同时进行多根丝的酸洗,生产效率较高。该酸洗设备可实现连续酸洗、加热恒温、酸液循环过滤等功能,其结构紧凑,占地小,操作方便快捷,适合需要加热条件下的丝材酸洗处理,特别适合细丝的酸洗处理。

附图说明

图1为丝材连续酸洗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酸洗工作槽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导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编号的含义为:1-酸洗主体橱,2-酸洗工作槽,3-水洗槽,4-烘干机,5-放线机,6-收线机,7-第一阀门,8-酸液储存箱,9-第一循环泵,10-过滤机,11-加热器,12-酸洗工作槽体,13-导轮,14-导轮体,15-轴承,16-导轮轴,17-第二阀门,18-第二循环泵。

具体实施方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丝材连续酸洗设备包括依次相连的放线机5、酸洗主体系统、水洗烘干系统和收线机6;酸洗主体系统包括酸洗主体橱1、酸洗工作槽2、酸液储存箱8、第一循环泵9、加热器11和第一阀门7;水洗烘干系统包括水洗槽3和烘干机4;

酸洗工作槽2设置于酸洗主体橱1的中部,利于操作;酸液储存箱8、第一循环泵9、加热器11和第一阀门7均设置于酸洗主体橱1的下部,不额外占空间,结构紧凑;其中,加热器11位于酸液储存箱8内部,酸液储存箱8通过第一阀门7与第一循环泵9相连,第一循环泵9的另一侧与酸洗工作槽2相连。

酸洗工作槽2包括酸洗工作槽体12和设置在酸洗工作槽体12内侧两端的两组导轮13。所述酸洗工作槽体12为长方形扁槽体,所述导轮13由导轮体14、导轮轴16和轴承15组成,导轮体14上有一个或多个槽沟,可容纳一根或多根丝进行酸洗,比较合适的是同时进行三根丝的酸洗,生产效率较高。

所述导轮13有两种固定方式:一种导轮的导轮轴16横向悬空固定在酸洗工作槽体12的内侧壁上,起到引导丝材浸入酸液中的作用;另一种导轮的导轮轴16竖向直立固定在酸洗工作槽体12的内底面上,起到引导丝材在酸液中来回绕走的作用。导轮竖向布置在酸洗工作槽体的内底面上的优点是可以方便地将丝材绕在导轮体的槽沟内,当丝材在酸洗过程中由于各种意外情况断裂时,可以很快重新绕走,恢复酸洗过程。

水洗槽3的结构与酸洗工作槽2相同,但槽体长度较短,导轮数量较少。

优选地,所述酸洗主体橱1侧面带有上下推拉窗,顶部与排风装置相连,抽走酸洗过程产生的酸气,有利于工作环境的改善。

优选地,本发明的丝材连续酸洗设备还包括过滤机10,所述过滤机10一侧依次通过第二循环泵18、第二阀门17与酸液储存箱8相连,另一侧直接与酸液储存箱8相连。

所述丝材连续酸洗设备中,所有与酸液接触的部件材质均为耐酸塑料或其它耐酸材料。

如上所述的丝材连续酸洗设备的应用:由加热器11对酸液储存箱8中的酸液进行加热,第一循环泵9将加热后的酸液泵入酸洗工作槽2中;丝材从放线机5出来后,由酸洗工作槽体12一端进入槽内酸液中,在两端导轮13之间来回绕走,从酸洗工作槽体12另一端离开酸洗工作槽2,完成酸洗过程,酸液则流回酸液储存箱8中;完成酸洗后的丝材进入水洗槽3进行清洗,之后经烘干机4烘干,最后由收线机6收回;打开第二阀门17,过滤机10经由第二循环泵18对酸液储存箱8中的酸液进行过滤,去除酸洗过程中产生的残渣。

本发明采用在导轮之间来回绕走的方式,可以大大增加丝材在酸液中的长度,而整个酸洗工作槽的长度并不需要很长,最大程度地节约了空间。

例如需要酸洗0.2mm直径的钛合金细丝时,可以设计酸洗工作槽的长度大约为1米~2米,宽度大约为0.5米~1米;竖直导轮数量为7对~10对,走线速度大约为5米~20米/分钟。

本实施例中采用的酸洗液为氢氟酸、硝酸和水的混合酸,这种酸能腐蚀绝大多数金属,将特氟隆加热器设置在酸液储存箱内部,不直接与丝材接触,可以大大提高加热器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需要将酸液加热到40~60℃。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