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属于不锈钢酸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不锈钢酸洗液供应机构及配置有该供应机构的不锈钢带钢酸洗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不锈钢酸洗时,一般采用混酸酸洗,混酸酸洗时会产生大量高污染的氮氧化物和含氮废水,而且氮氧化物和含氮废水处理成本也较高。2012年,国家环保部针对钢铁行业制定了严格的氮污染物排放标准,其中轧钢工业硝酸雾最高允许排放浓度由原来的420mg/m3降到了150mg/m3,污水排放原来并未对总氮浓度限制,而新标准限制污水排放总氮浓度需小于15mg/L,在环保要求较高的地方总氮浓度需小于5mg/L,导致不锈钢混酸酸洗时产生的氮氧化物废气和含氮废水处理成本增加。无硝酸酸洗工艺成为不锈钢酸洗技术领域的趋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不锈钢酸洗液供应机构及配置有该供应机构的不锈钢带钢酸洗装置,至少可解决现有技术的部分缺陷。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不锈钢酸洗液供应机构,包括酸液供应管路,所述酸液供应管路连接有酸洗液配制结构,所述酸洗液配制结构包括浓硫酸配给管、配水管、氟硅酸配给管及双氧水配给管路。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酸液供应管路入口端连接有配酸罐,所述浓硫酸配给管、所述配水管及所述氟硅酸配给管均与所述配酸罐入口端连接,所述双氧水配给管路分支连接于所述酸液供应管路上。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酸液供应管路上设有用于加热酸洗液的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位于所述双氧水配给管路分支连接点与所述酸液供应管出口端之间。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加热机构包括换热器。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酸液供应管路上设有酸液循环泵,所述酸液循环泵位于所述配酸罐与所述双氧水配给管路分支连接点之间。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双氧水配给管路一端与所述酸液供应管路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双氧水配给罐连接,于所述双氧水配给管路上设有双氧水配给泵。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不锈钢带钢酸洗装置,包括酸洗槽,所述酸洗槽内设有用于喷洒酸洗液的喷吹机构,所述喷吹机构连接有如上所述的不锈钢酸洗液供应机构。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酸洗槽内设有溢流槽,所述溢流槽底部连接有酸液回流管,所述酸洗槽底部连接有酸液排空管,所述酸液排空管上设有排空阀;所述酸液回流管及所述酸液排空管均与所述配酸罐连接。
作为实施例之一,所述酸洗槽顶部设有酸雾排放管。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实现了如下有益效果:本实施例采用浓硫酸、氟硅酸、双氧水及工业水配置成混合酸洗液,供给至酸洗段喷嘴,可满足不锈钢带钢酸洗要求,实现不锈钢带钢的无硝酸酸洗,避免使用含硝酸的混酸酸洗时产生高污染的氮氧化物和含氮废水,从而减轻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不锈钢带钢酸洗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不锈钢酸洗液供应机构,用于向不锈钢带钢酸洗段内的喷嘴2供应酸洗液,其包括酸液供应管路12,所述酸液供应管路12连接有酸洗液配制结构,所述酸洗液配制结构包括浓硫酸配给管8、配水管10、氟硅酸配给管9及双氧水配给管路14。上述浓硫酸配给管8用于供给浓硫酸,配水管10用于供给工业水,氟硅酸配给管9用于供给氟硅酸,双氧水配给管路14用于供给双氧水。
本实施例采用浓硫酸、氟硅酸、双氧水及工业水配置成混合酸洗液,可满足不锈钢带钢4酸洗要求,实现不锈钢带钢4的无硝酸酸洗,避免使用含硝酸的混酸酸洗时产生高污染的氮氧化物和含氮废水,从而减轻环境污染。其中,双氧水(H2O2)将Fe2+氧化成Fe3+,使溶液中Fe3+浓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H2SO4和Fe3+组合相当于强氧化性酸,与混酸中HNO3的作用相当,可以通过氧化皮内部裂纹和孔隙渗透到氧化铁皮内层和贫铬层表面,通过溶解贫铬层使带钢4表面氧化皮很快与金属基体发生剥离和脱落,H2SO也会与贫铬层中的Fe、Mn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氢气,氢气的剥离作用也会使氧化皮与金属基体发生剥离和脱落。贫铬层溶解完时,Fe3+的强氧化作用会使带钢4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钝化膜,主要成分为Cr2O3,可以防止金属基体进一步被侵蚀。H2SiF6具有活化作用,SiF62-离子的点腐蚀作用可以加速酸液通过氧化皮内部裂纹和孔隙渗透到氧化铁皮内层和贫铬层表面,H+也会与贫铬层中的Fe、Cr、Mn、Si发生反应产生大量氢气,使贫铬层溶解,对整个氧化铁皮产生机械剥离作用。酸洗过程中,SiF62-离子不会与金属离子结合生成沉淀物,可使溶液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中的SiF62-离子不会降低,酸溶液活性保持不变;酸洗效率大大提高,酸溶液寿命得到提高,减少了酸溶液排废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酸洗过程中,由于没有氟化物沉淀与氧化皮结合生成硬泥垢,带钢表面脱落的的氧化皮如同沙子容易被水冲洗掉,不会堵塞酸洗管道,减少了停机维护次数。
一般地,可将浓硫酸、工业水、氟硅酸及双氧水按比例加入配酸罐11内配成所需酸洗液后,再由上述酸液供应管路12供给至各喷嘴2;但由于配酸过程中,浓硫酸与水混合时会产生大量热量,会加剧双氧水的分解,进而导致双氧水失效,因此,本实施例中,采用如下优选方式:如图1,所述酸液供应管路12入口端连接有配酸罐11,所述浓硫酸配给管8、所述配水管10及所述氟硅酸配给管9均与所述配酸罐11入口端连接,所述双氧水配给管路14分支连接于所述酸液供应管路12上。由于双氧水由分支管路14配给至酸液供应管路12时,浓硫酸与水已在配酸罐11内充分混合,不会再产生大量热量,因而可防止双氧水的热分解,保证酸洗液的酸洗效果。其中,双氧水配给管路14一端与所述酸液供应管路12连接,另一端连接有双氧水配给罐16连接,于所述双氧水配给管路14上设有双氧水配给泵15;在酸液供应管路12上设有酸液循环泵13,所述酸液循环泵13位于所述配酸罐11与所述双氧水配给管路14分支连接点之间,当然,上述酸液循环泵13也可设在双氧水配给管路14分支连接点与酸液供应管路12出口端之间。
进一步地,在上述酸液供应管路12上设有用于加热酸洗液的加热机构17,所述加热机构17位于所述双氧水配给管路14分支连接点与所述酸液供应管出口端之间。双氧水与由配酸罐11输出的混合酸在酸液供应管路12上混合后进入上述加热机构17加热,再送至各喷嘴2,即提高酸洗液的温度,可提高酸洗效果。优选地,所述加热机构17包括换热器17,该换热器17可为水-水换热器或采用烟气换热的管壳式换热器等。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一种不锈钢带钢酸洗装置,包括酸洗槽1,所述酸洗槽1内设有用于喷洒酸洗液的喷吹机构2,所述喷吹机构2连接有酸洗液供应机构,其中,该酸洗液供应机构优选为采用实施例一中所提供的不锈钢酸洗液供应机构,具体结构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1,所述酸洗槽1内设有溢流槽3,所述溢流槽3底部连接有酸液回流管5,所述酸洗槽1底部连接有酸液排空管7,所述酸液排空管7上设有排空阀6;所述酸液回流管5及所述酸液排空管7均与所述配酸罐11连接。通过上述结构,形成酸洗液的循环供应系统,降低酸洗液耗量。其中,一般在酸洗槽1两端设置有上述溢流槽3,酸洗槽1较长时,在其中部也设有溢流槽3,各溢流槽3底部设有回流口,用以连接上述酸液回流管5;相邻两溢流槽3之间,酸洗槽1的底部成V型结构,可便于喷淋的酸洗液及酸洗下的氧化铁皮等的汇集,上述酸液排空管7可连接于上述V型结构的底端或稍高于该V型结构的底端。正常生产时,上述酸液排空管7上的排空阀6是关闭的,当停止酸洗工作时,可打开上述排空阀6,将酸洗槽1中的酸洗液排放至配酸罐11中循环利用。其中,若经上述酸液排空管7排出的酸洗液较脏,即含有较多的氧化铁皮等杂质时,可通过外排管外排,即在上述V型结构的底端还连接有外排管,外排管上设有外排阀;或者,上述较脏的酸洗液可经固液分离后再循环利用,即上述酸液排空管7连接有固液分离装置,固液分离装置的液体出口与配酸罐11连接。另外,所述酸洗槽1顶部设有酸雾排放管18,上述酸雾排放管18可在酸洗槽1两端均设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