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检测板带松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30889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检测板带松紧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带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板带松紧的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酸洗生产线,依照工作岗位划分,酸洗生产线主要由放卷、干刷、水刷、收卷等四个部分组成。其中,放卷工位负责将铜卷吊放至开卷机上以及将铜带依次通过酸槽、水槽、水刷机夹送辊;水刷工负责将水刷机夹送辊的铜带牵引通过烘箱、干刷机夹送辊及调速;干刷工负责将干刷机夹送辊的铜带牵引至S辊、收卷机及调速;收卷工负责将带头牵引入收卷机内打卷及打卷机、纠偏系统开关的开启、打卷完铜带的移运。

酸洗线在运行过程中,干刷工通过手动调整夹板松紧度,以控制收卷恒力矩电机的速度,水刷工适当调整水刷电机转速,使得水刷与干刷间、干刷与夹板间始终保持一定的松弛度(不落地不绷紧),以避免板带跑偏而造成翻边等质量问题。

松弛度的保持依赖于干刷工能否及时调整夹板及夹板的松紧度,同时依赖于干刷电机及水刷电机的速度需要实时调整,存在不稳定性。铜带翻边主要是由于开卷与收卷间过松导致,而过紧的话会导致铜带断裂及其他物理性能的变化,而开卷与收卷间的松弛度与水刷与干刷间松弛度一致,水刷与干刷间松弛度依赖于干刷工及水刷工的操作,由于人员疏忽,可能会导致水刷与干刷间松弛度不能达到预期,系统稳定性依赖于人员的反映,稳定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测板带松紧的装置,以达到可自动准确反馈板带松紧度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该用于检测板带松紧的装置,包括底板、前传动辊和后传动辊,所述前传动辊和后传动辊通过支撑架设在底板上,还包括浮动辊、浮动辊连接杆以及用于检测浮动辊浮动角度的电位器,所述浮动辊设在浮动辊连接杆一端,浮动辊连接杆另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支撑架上,电位器设在支撑架上与转轴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浮动辊位于前传动辊和后传动辊之间。

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对浮动辊连接杆的浮动范围限制的限位架。

所述电位器与转轴之间通过用于放大信号的齿轮组相连。

所述浮动辊为胶辊。

所述齿轮组包括相啮合的大齿轮和小齿轮,所述大齿轮与转轴相连,小齿轮与电位器的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该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电位器和齿轮组可准确检测出板带的松紧度,从而自动控制干刷、水刷电机的转速,进而达到预期的松弛度;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并且,减少了操作员工岗位投入,经济实用。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幅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位器和齿轮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前传动辊、2.浮动辊、3.后传动辊、4.前传动辊支撑架、5.后传动辊支撑架、6.底板、7.电位器和齿轮组、701.大齿轮、702.小齿轮、703.固定板、704.电位器、705.防护盖、8.浮动辊连接杆、9.限位架、10.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该用于检测板带松紧的装置,包括底板6、前传动辊1、后传动辊3、浮动辊2、浮动辊连接杆8、以及用于检测浮动辊浮动角度的电位器和齿轮组7,其中,前传动辊1通过前传动辊支撑架4固定在底板一端,后传动辊3通过后传动辊支撑架5固定底板另一端,在底板与前传动辊支撑架之间以及底板与后传动辊支撑架之间均设有加强支架。

浮动辊2设在浮动辊连接杆一端,浮动辊连接杆8另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支撑架上,电位器704设在支撑架上与转轴相连。

浮动辊2位于前传动辊和后传动辊之间。具体为,电位器704通过固定板703固定在前传动辊支撑架上,浮动辊连接杆8另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前传动辊支撑架上,转轴一端与电位器之间通过用于放大信号的齿轮组相连;并在前传动辊支撑架上设有用于罩住齿轮组和电位器的防护盖705。

齿轮组包括相啮合的大齿轮701和小齿轮702,大齿轮与转轴相连,小齿轮与电位器的轴相连。大齿轮和小齿轮的齿数均为18,齿形角均为20°,大齿轮齿顶圆直径为100mm,小齿轮齿顶圆直径为40mm,大小齿轮的齿顶圆直径比例为5:2,铜带运行带动浮动辊的上下偏移,进而带动大小齿轮的转动、电位器的转动,因浮动角偏小检测信号微弱的问题得到解决,齿轮组起放大信号的作用,便于准确的检测出。

底板6上设有用于对浮动辊连接杆的浮动范围限制的限位架9,并限位架9上设有限位块10,用于限制浮动辊的上下位置,保证信号采集在一定范围内。浮动辊为胶辊,减少因浮动辊重量对浮动角的影响。

在运行过程中,可准确得检测出板带的松紧度,之后将检测信号传输至PLC模拟量输入模块,通过程序控制变频器的频率,进而控制电机的转速,操作简易,从而自动控制干刷、水刷电机的转速,进而达到预期的松弛度。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