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墙面打磨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63156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墙面打磨吸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墙面打磨吸尘装置。



背景技术:

建筑装饰工程中,在涂刷墙面涂料之前,必须进行刮腻子工序,一般刮三遍腻子,每道腻子粉刮完后都要晾干、打磨;在建筑内墙或外墙进行打磨过程中,都会产生很多的粉尘,会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工人长时间处在室内作业,劳动强度大,危险因素多,施工现场灰尘多,作业环境恶劣。

随着机械化建筑施工的发展,砂浆的搅拌和喷涂实现了机械操作;然而抹平砂浆的过程还需要靠建筑工人手工用平刮尺或平刮刀抹平。但是墙面的抹平和压光应在砂浆凝结前完成,由于人工抹平工时长,跟不上机械喷涂作业。而且如果通过增加人工来抹平砂浆的过程,往往又会容易造成墙面不平整,且对作业工人的健康造成危害。

现有过程中的打磨装置均无除尘装置,因此建筑工人借助现有的接卸打磨装置抹平墙面时,会产生较大的灰尘,对打磨的操作人员造成极大的污染,严重降低了打磨的效率,劳动强度大,因此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对打磨过程中的粉尘进行有效吸收,避免打磨过程中的粉尘污染,有效提高打磨的效率和质量的建筑用墙面打磨吸尘装置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建筑用墙面打磨吸尘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对打磨过程中的粉尘进行有效吸收,避免了打磨过程中的粉尘污染,有效提高了打磨的效率和质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用墙面打磨吸尘装置,包括箱体、风箱、第一转轴、把手、第二转轴、第一铰链、灰尘收集室、第一传输管、第三转轴、第二铰链、挡板、第一打磨盘、第一转轴、电机、第三铰链、第二打磨盘、第二转轴、进料口、第三转轴、第一传动带、第四转轴、第二传输管、第二传动带和第五转轴;

其中:所述箱体的上端安装有风箱,所述风箱的上端通过第一传输管安装有灰尘收集室,所述箱体和风箱之间衔接处安装有挡板,所述箱体上安装有电机,所述箱体上通过第一转轴安装有第一打磨盘,所述箱体上通过第二转轴安装有第二打磨盘,所述电机通过第四转轴安装有第一传动带和第二传动带,所述第一传动带通过第三转轴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二传动带通过第五转轴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安装有第一打磨盘,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第二打磨盘,所述风箱内设有第二传输管。

优选地,所述第一传输管与第二传输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管与进料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箱体上通过第三铰链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箱体通过第二铰链安装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一转轴和第三转轴之间通过第一铰链连接,所述第一铰链上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安装有把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实现对打磨过程中的粉尘进行有效吸收,避免了打磨过程中的粉尘污染,有效提高了打磨的效率和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用墙面打磨吸尘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用墙面打磨吸尘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图中,1、箱体;2、风箱;3、第一转轴;4、把手;5、第二转轴;6、第一铰链;7、灰尘收集室;8、第一传输管;9、第三转轴;10、第二铰链;11、挡板;12、第一打磨盘;13、第一转轴;14、电机;15、第三铰链;16、第二打磨盘;17、第二转轴;18、进料口;19、第三转轴;20、第一传动带;21、第四转轴;22、第二传输管;23、第二传动带;24、第五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用墙面打磨吸尘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建筑用墙面打磨吸尘装置的主视剖视图。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建筑用墙面打磨吸尘装置,包括箱体1、风箱2、第一转轴3、把手4、第二转轴5、第一铰链6、灰尘收集室7、第一传输管8、第三转轴9、第二铰链10、挡板11、第一打磨盘12、第一转轴13、电机14、第三铰链15、第二打磨盘16、第二转轴17、进料口18、第三转轴19、第一传动带20、第四转轴21、第二传输管22、第二传动带23和第五转轴24。

其中:所述箱体1的上端安装有风箱2,所述风箱2的上端通过第一传输管8安装有灰尘收集室7,所述箱体1和风箱2之间衔接处安装有挡板11,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电机14,所述箱体1上通过第一转轴13安装有第一打磨盘12,所述箱体1上通过第二转轴17安装有第二打磨盘16,所述电机14通过第四转轴21安装有第一传动带20和第二传动带23,所述第一传动带20通过第三转轴19安装有第一转轴13,所述第二传动带23通过第五转轴24安装有第二转轴17,所述第一转轴13上安装有第一打磨盘12,所述第二转轴17上安装有第二打磨盘16,所述风箱2内设有第二传输管22。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第一传输管8与第二传输管22连通。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第二传输管22与进料口18连通。

在具体设计过程中,所述箱体1上通过第三铰链15安装有第一转轴3,所述箱体1通过第二铰链10安装有第三转轴9,所述第一转轴3和第三转轴9之间通过第一铰链6连接,所述第一铰链6上安装有第二转轴5,所述第二转轴5上安装有把手4。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