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铁水罐的外置加盖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7728阅读:5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铁水罐的外置加盖保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冶金工业生产的技术领域,涉及炼钢运输设备,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铁水罐的外置加盖保温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钢铁厂运输铁水常用的铁水罐多为敞口式,装铁运行、空罐运行过程中,大量热量从罐口逸散,导致罐体温度降低、装载的铁水温度降低,铁水从高炉到炼钢过程中的温降大,炼钢成本升高;而且罐口的熔渣凝固,不利于铁水罐的维护,高温铁水散发大量烟尘、SO2等,严重污染环境,目前,冶金行业内也出现了在钢水罐或铁水罐上加装保温盖的方式来实现钢水或铁水在转运过程中的保温,但其传动系统、罐盖都设置在高温罐体上,导致系统不稳定,且罐盖维护、更换困难;另外,其为了加盖系统的安全,罐盖与罐口有一定间隙,也导致保温效果不佳。在炼钢生产的技术领域,减少热损耗是其节能降耗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之一。但是,目前各钢铁企业对阻止铁水在运输过程中的温度下降还没有找到简易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铁水罐外置加盖保温系统,其目的是减少铁水罐运输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提高作业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铁水罐的外置加盖保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待加盖铁水罐放置于冶金运输罐车辆的罐座上,所述铁水罐外置加盖保温装置包括框架、滑道、吊装车辆、以 及罐盖,所述吊装车辆包括车架、动力单元和铁水罐加盖机构,所述动力单元挂装在吊装车辆鹅颈内部,为吊装车辆提供驱动力,所述铁水罐加盖机构设在吊装车辆车架上,所述滑道安装在框架上,吊装车辆通过设在车架上的车轮在滑道上行走,所述罐盖吊装在铁水罐加盖机构上。

进一步地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铁水罐加盖机构,包括机架、回转轴以及动臂,所述回转轴安装在动臂中部,所述机架与吊装车辆车架连接,所述罐盖与动臂连接。

进一步地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单元是一种小型液压站,由电机、油泵、油箱、及各种液压附件集合而成。

进一步地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框架采用工字钢结构,所述框架可伸缩,可以根据铁水罐种类不同而调整。

进一步地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罐盖外径为铁水罐外口径的1.05~1.30倍,罐盖尺寸可根据铁水罐型式进行调整。

进一步地在实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动力单元是一种小型液压站,由电机、油泵、油箱、及各种液压附件集合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吊装车辆可在滑道上移动,冶金运输罐车装载着待加盖铁水罐运行到框架滑道下方时,使用吊装车辆完成铁水罐的加盖、摘盖作业,框架上可设置多台吊装车辆,同时完成不同轨道上铁水罐的加盖、摘盖作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种铁水罐外置加盖装置,本装置采用外置加盖,加盖系统与罐体分离,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保温效果好,运行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铁水罐加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罐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置铁水罐加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铁水罐外置加盖装置包括框架1、滑道2、吊装车辆3、以及罐盖4,所述吊装车辆3包括车架5动力单元6和铁水罐加盖机构7,所述动力单元6挂装在吊装车辆鹅颈内部,为整套装置提供驱动力,所述铁水罐加盖机构7设在吊装车辆车架5上,所述滑道2安装在框架上1,为吊装车辆3移动提供轨道,所述罐盖4吊装在铁水罐加盖机构6上。框架1上可设置多吊装车辆3,同时完成不同轨道上铁水罐5的加盖、摘盖作业。

所述铁水罐加盖机构,包括机架8、回转轴9以及动臂10,所述回转轴9安装在动臂10中部,所述机架8与吊装车辆车架连接,所述罐盖4与动臂10连接。通过回转轴9的作用,完成加盖装置的俯仰和调整动臂的角度,从而完成加揭盖过程,有利于快速完成加盖、摘盖作业。

所述动力单元5是一种小型液压站,由电机、油泵、油箱、及各种液压附件集合而成,为整套装置提供驱动力。

所述罐盖4包括外部壳体11、内部保温层12,所述外部壳体11与内 部保温层12之间夹装有绝热层13,所述外部壳体11形状为倒“凹”型,罐盖4与灌口外侧紧密结合,一方面有利于延长罐盖4使用寿命,另一方面有效改善保温效果。

所述罐盖4外径为铁水罐外口径的1.05~1.30倍,罐盖4尺寸可根据铁水罐型式进行调整。

所述框架1由三根钢条焊接而成,为“门框”形状,采用工字钢结构,所述框架1可伸缩,其高度可以根据冶金运输罐车辆的种类以及铁水罐的种类调整。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