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蜡模铸造熔蜡专用的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15120阅读:548来源:国知局
一种蜡模铸造熔蜡专用的放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蜡模铸造熔蜡专用的放置装置。



背景技术:

蜡模精密铸造,又称为失蜡铸造或熔模铸造,具体铸造方法是:先把要做的铸件用蜡料制成模型,并把模型用同种材料焊接到浇口棒上,制成模组(铸件大时可以单个为一组),在模组表面蘸上耐火涂料(水玻璃或硅溶胶与细砂的混合物),再洒上耐火砂,(沾浆、撒砂要反复数次,使砂层足够厚),待其干燥固化后,给模组加热,把蜡料从浇口处脱出,形成空壳,将空壳焙烧,使之成为坚固的模壳,将金属液体从浇口浇入,冷凝后,就成为金属铸件。在分离蜡料时,一般将蜡模放置于吊篮内,随后将吊篮吊装入热水池内进行加热,将蜡料加热后自动脱出,由于蜡模直接放置于吊篮内并无固定装置进行辅助固定,在吊装的过程中,难免发生碰撞,导致蜡模受损,从而带来不必要的经济损失。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蜡模铸造熔蜡专用的放置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蜡模铸造熔蜡专用的放置装置,来解决熔蜡时蜡模不固定导致受损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蜡模铸造熔蜡专用的放置装置,包括上端不封闭的放置箱、沿所述放置箱对称布置的2件第一拉手、配重底座、万向轮、沿所述放置箱对称布置的2件夹具,所述的第一拉手位于放置箱外侧,所述的第一拉手与放置箱螺纹相连,所述的配重底座位于放置箱下端,所述的配重底座与放置箱螺纹相连,所述的万向轮位于配重底座下端,所述的万向轮位于配重底座螺纹相连,所述的夹具位于放置箱外侧,所述的夹具与放置箱螺纹相连;所述的夹具还包括支撑架、限位滑块、第一连接杆、直角转接头、第二连接杆、外套筒、夹板、导向杆、复位弹簧,所述的支撑架位于放置箱外侧,所述的支撑架与放置箱螺纹相连,所述的限位滑块一端穿过支撑架,所述的限位滑块与支撑架间隙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杆位于限位滑块上端,所述的第一连接杆与限位滑块螺纹相连,所述的直角转接头位于第一连接杆上端,所述的直角转接头与第一连接杆螺纹相连,第二连接杆位于直角转接头一侧,所述的第二连接杆与直角转接头螺纹相连,所述的外套筒位于第二连接杆外侧,所述的外套筒与第二连接杆间隙相连,所述的夹板位于外套筒一侧,所述的夹板与外套筒螺纹相连,所述的导向杆位于支撑架下端且贯穿限位滑块,所述的导向杆与支撑架螺纹相连且与限位滑块间隙相连,所述的复位弹簧位于导向杆外侧且位于限位滑块一侧,所述的复位弹簧与导向杆活动相连且与限位滑块活动相连。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改进如下:

进一步的,所述的万向轮数量为4件,对称布置于配重底座。

进一步的,所述的放置箱还设有若干透水孔,所述的透水孔贯穿放置箱,透水孔用于透水,用于熔蜡时,蜡液经透水孔流出。

进一步的,所述的限位滑块还包括限位块、滑动块、第二拉手,所述的滑动块位于限位块下端且穿过支撑架,所述的滑动块与限位块一体相连且与支撑架间隙相连,所述的第二拉手位于限位块一侧,所述的第二拉手与限位块螺纹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杆贯穿限位块,所述的导向杆与限位块间隙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杆数量为3件,均布于支撑架。

进一步的,所述的外套筒还设有手拧螺钉,所述的手拧螺钉贯穿外套筒,所述的手拧螺钉与外套筒螺纹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夹板还设有硅橡胶垫,所述的硅橡胶垫位于夹板一侧,所述的硅橡胶垫与夹板螺纹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导向杆还设有挡块,所述的挡块位于导向杆一侧且位于复位弹簧一侧,所述的挡块与导向杆螺纹相连且与复位弹簧活动相连。

进一步的,所述的支撑架还设有调节槽,所述的调节槽贯穿支撑架,滑动块可沿导向杆和调节槽平移,从而保持限位块运动平稳,不发生偏转。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蜡模铸造熔蜡专用的放置装置,工作时,手动拉动第二拉手,带动限位滑块沿导向杆移动,此时,复位弹簧压缩,将蜡模放置于放置箱内,松开第二拉手,复位弹簧复位,从而带动限位滑块沿导向杆回程,使得在两件夹板的相互作用下将蜡模夹紧,手动拧松手拧螺钉,外套筒即可沿第二连接杆移动,也可沿第二连接杆转动,从而适用于不同形状的蜡模夹紧,通过第一拉手可以方便的将放置箱提起,通过万向轮壳方便的对放置箱进行转运。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对蜡模进行夹紧固定,有效防止蜡模与放置箱发生碰撞,导致蜡模受损,同时,能适用不同规格的蜡模。

附图说明

图1示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2示出本实用新型夹具主视图

图3示出本实用新型限位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实用新型支撑架俯视图

放置箱 1 第一拉手 2

配重底座 3 万向轮 4

夹具 5 透水孔 101

支撑架 501 限位滑块 502

第一连接杆 503 直角转接头 504

第二连接杆 505 外套筒 506

夹板 507 导向杆 508

复位弹簧 509 限位块 510

滑动块 511 第二拉手 512

手拧螺钉 513 硅橡胶垫 514

挡块 515 调节槽 51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蜡模铸造熔蜡专用的放置装置,包括上端不封闭的放置箱1、沿所述放置箱1对称布置的2件第一拉手2、配重底座3、万向轮4、沿所述放置箱1对称布置的2件夹具5,所述的第一拉手2位于放置箱1外侧,所述的第一拉手2与放置箱1螺纹相连,所述的配重底座3位于放置箱1下端,所述的配重底座3与放置箱1螺纹相连,所述的万向轮4位于配重底座3下端,所述的万向轮4位于配重底座3螺纹相连,所述的夹具5位于放置箱1外侧,所述的夹具5与放置箱1螺纹相连;所述的夹具5还包括支撑架501、限位滑块502、第一连接杆503、直角转接头504、第二连接杆505、外套筒506、夹板507、导向杆508、复位弹簧509,所述的支撑架501位于放置箱1外侧,所述的支撑架501与放置箱1螺纹相连,所述的限位滑块502一端穿过支撑架501,所述的限位滑块502与支撑架501间隙相连,所述的第一连接杆503位于限位滑块502上端,所述的第一连接杆503位于限位滑块502上端,所述的第一连接杆503与限位滑块502螺纹相连,所述的直角转接头504位于第一连接杆503上端,所述的直角转接头504与第一连接杆503螺纹相连,第二连接杆505位于直角转接头504一侧,所述的第二连接杆505与直角转接头504螺纹相连,所述的外套筒506位于第二连接杆505外侧,所述的外套筒506与第二连接杆505间隙相连,所述的夹板507位于外套筒506一侧,所述的夹板507与外套筒506螺纹相连,所述的导向杆508位于支撑架501下端且贯穿限位滑块502,所述的导向杆508与支撑架501螺纹相连且与限位滑块502间隙相连,所述的复位弹簧509位于导向杆508外侧且位于限位滑块502一侧,所述的复位弹簧509与导向杆508活动相连且与限位滑块502活动相连,所述的万向轮4数量为4件,对称布置于配重底座3,所述的放置箱1还设有若干透水孔101,所述的透水孔101贯穿放置箱1,透水孔101用于透水,用于熔蜡时,蜡液经透水孔101流出,所述的限位滑块502还包括限位块510、滑动块511、第二拉手512,所述的滑动块511位于限位块510下端且穿过支撑架501,所述的滑动块511与限位块510一体相连且与支撑架501间隙相连,所述的第二拉手512位于限位块510一侧,所述的第二拉手512与限位块510螺纹相连,所述的导向杆508贯穿限位块510,所述的导向杆508与限位块510间隙相连,所述的导向杆508数量为3件,均布于支撑架501,所述的外套筒506还设有手拧螺钉513,所述的手拧螺钉513贯穿外套筒506,所述的手拧螺钉513与外套筒506螺纹相连,所述的夹板507还设有硅橡胶垫514,所述的硅橡胶垫514位于夹板507一侧,所述的硅橡胶垫514与夹板507螺纹相连,所述的导向杆508还设有挡块515,所述的挡块515位于导向杆508一侧且位于复位弹簧509一侧,所述的挡块515与导向杆508螺纹相连且与复位弹簧509活动相连,所述的支撑架501还设有调节槽516,所述的调节槽516贯穿支撑架501,滑动块511可沿导向杆508和调节槽516平移,从而保持限位块510运动平稳,不发生偏转,该蜡模铸造熔蜡专用的放置装置,工作时,手动拉动第二拉手512,带动限位滑块502沿导向杆508移动,此时,复位弹簧509压缩,将蜡模放置于放置箱1内,松开第二拉手512,复位弹簧509复位,从而带动限位滑块502沿导向杆508回程,使得在两件夹板507的相互作用下将蜡模夹紧,手动拧松手拧螺钉513,外套筒506即可沿第二连接杆505移动,也可沿第二连接杆505转动,从而适用于不同形状的蜡模夹紧,通过第一拉手2可以方便的将放置箱1提起,通过万向轮4壳方便的对放置箱1进行转运。该装置结构简单,能对蜡模进行夹紧固定,有效防止蜡模与放置箱1发生碰撞,导致蜡模受损,同时,能适用不同规格的蜡模。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做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