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取出模具浇道缓冲窝活料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66796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出模具浇道深腔活料的方法,具体是一种取出模具浇道缓冲窝活料的方法,属于铸造模具制作类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取出模具浇道缓冲窝活料使用的是活料留孔,使用小铁棍或者手工取出,由于很多时候浇道尺寸很小,手伸不进去,活料取出难度很大,很依赖操作者的经验,且极易损坏砂芯,还要再修补砂芯,造成时间的浪费,材料的损耗,而且对砂芯的质量有很大的影响,极大的降低制作砂芯的效率;

随着砂芯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对制作效率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取出活料的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现在高效率的工作状况,因此,改进取出浇道缓冲窝活料的方法,降低人力、材料的损耗,对提高砂芯制作的效率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取出模具浇道缓冲窝活料的方法,利用杠杆原理,制作出工装支撑杆和转动杆;提高了砂芯制作的效率和质量。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取出模具浇道缓冲窝活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杠杆原理,制作出工装支撑杆和工装转动杆,在工装转动杆的一端固定磁铁;工装转动杆和工装支撑杆使用可转动式轴连接;

步骤二,在设计各活料时,活料采用中空设计,并预先在活料中间固定一块磁铁,并计算好磁极;

步骤三,取活料时,将转动杆带有磁铁的一端伸入空腔中,使转动杆磁铁与活料ⅰ的磁铁相吸,再缓慢转动工装转动杆,将活料拖出;

步骤四,活料ⅰ和活料ⅱ采用定位销连接,在使用工装取活料ⅰ的时候,会带动活料ⅱ至之前活料ⅰ的位置,此时向下取出活料ⅰ,活料ⅱ会留在之前活料ⅰ的位置,再使用同样的方法取出活料ⅱ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的活料为一个或多个。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工作图。

其中:造型砂1、活料ⅰ2、活料ⅱ3、活料ⅱ磁铁4、活料ⅰ磁铁5、工装磁铁6、工装支撑杆7、工装转动杆8。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更加理解本发明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做进一步分析。

如图1所示,一种取出模具浇道缓冲窝活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杠杆原理,制作出工装支撑杆7和工装转动杆8,在工装转动杆8的一端固定磁铁;工装转动杆8和工装支撑杆7使用可转动式轴连接;

步骤二,在设计各活料时,活料采用中空设计,并预先在活料中间固定一块磁铁,并计算好磁极;活料为一个或多个;

步骤三,取活块时,将转动杆带有磁铁的一端伸入空腔中,使转动杆磁铁与活料ⅰ的磁铁相吸,再缓慢转动转动杆,将活料拖出;

步骤四,活料ⅰ2和活料ⅱ3采用定位销连接,在使用工装取活料ⅰ2的时候,会带动活料ⅱ3至之前活料ⅰ2的位置,此时向下取出活料ⅰ2,活料ⅱ3会留在之前活料ⅰ2的位置,再使用同样的方法取出活料ⅱ3即可。

本发明提高制作砂芯的效率;提高了取出活料的效率;降低了对材料的浪费;降低取出活料时对砂芯磨损的概率;工装制作简易,操作方便;也可用于其他深腔活料的快速取出。

以上对

本技术:
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取出模具浇道缓冲窝活料的方法,包括:步骤一,采用杠杆原理,制作出工装支撑杆和工装转动杆,在工装转动杆的一端固定磁铁;工装转动杆和工装支撑杆使用可转动式轴连接;步骤二,在设计各活料时,活料采用中空设计,并预先在活料中间固定一块磁铁,并计算好磁极;步骤三,取活料时,将转动杆带有磁铁的一端伸入空腔中,使转动杆磁铁与活料Ⅰ的磁铁相吸,再缓慢转动转动杆,将活料拖出;步骤四,活料Ⅰ和活料Ⅱ采用定位销连接,在使用工装取活料Ⅰ的时候,会带动活料Ⅱ至之前活料Ⅰ的位置,此时向下取出活料Ⅰ,活料Ⅱ会留在之前活料Ⅰ的位置,再使用同样的方法取出活料Ⅱ即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操作方便。

技术研发人员:顾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夏共享模具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3.10
技术公布日:2017.07.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