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Q630GJ钢板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28989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强度Q630GJ钢板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q630gj钢板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大型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钢架结构建筑的迅猛发展,利用高强度建筑用钢可大幅度降低钢用量,建筑用钢板正向高强度、高性能、大型化方向发展。高级别建筑用钢国内市场紧缺,供应紧张,进口钢价格普遍较高。在此经济情况下,市场对高建钢的需求不断增加,并且在强度上和韧性上都提出更高的要求。国外如日本新日铁jfe、神户制钢等公司已经开发出超高强度抗震建筑用钢板ht780。

我国现实行的建筑用钢国家标准《gb/t19879-2005建筑结构用钢板》中最高级别为q460gj。可见,我国现生产的高建钢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目前,国家新的国标讨论稿已经添加q490gj、q540gj、q580gj及q630gj高强度建筑用钢牌号,可见开发和生产高强度建筑钢非常必要。

公开号为cn105132826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厚规格低屈强比高强度建筑用结构钢及其制备方法,其在成分上加入了多种微合金元素(v、cr、mo、ti、nb、ni、cu、b)来保证钢的强度和韧性,相对地增加了钢板的生产成本,这种高能耗的生产技术在减量化生产精品的钢铁市场中并不占优势,并且热处理工艺执行淬火+回火,工艺复杂,周期长,成本高。

公开号为cn105950849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低屈强比690mpa级高强钢板的生产工艺,该专利采用cu-ni-mo-cr微合金复合成分设计,开发出40-70mm厚度的690mpa级钢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强度q630gj钢板及其生产方法;通过合理的成分设计及控轧控冷和热处理的生产工艺,得到均匀的回火铁素体+马氏体+贝氏体,保证了钢板具有良好综合力学性能和焊接性能,获得了低屈强比和高强度,生产成本低,市场竞争力强钢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强度q630gj钢板,所述钢板采用v-ni-nb-ti微合金成分设计,所述微合金化学成分及质量百分含量为:v:0.04~0.045%,ni:0.35~0.45%,nb:0.02~0.03%,ti:0.015~0.025%。

本发明所述钢板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0.18%,si≤0.60%,mn≤1.70%,p≤0.020%,s≤0.010%,alt:0.015-0.050%,v:0.04~0.045%,ni:0.35~0.45%,nb:0.02~0.03%,ti:0.015~0.025%,余量为fe和微量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所述钢板厚度≤80mm。

本发明所述钢板组织为回火铁素体+马氏体+贝氏体,屈强比≤0.83。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强度q630gj钢板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轧制工序和热处理工序。

本发明所述轧制工序,采用ⅱ型控轧工艺,i阶段保证纵轧到底,累计压下量为30~40%,晾钢厚度为h+70mm,所述h为成品钢板厚度,单位为mm。

本发明所述轧制工序,ⅱ阶段开轧温度860~900℃,终轧温度780~820℃。

本发明所述轧制工序,轧后钢板入acc快速冷却,返红温度500~550℃。

本发明所述热处理工序,进行回火处理,回火加热温度200~260℃,总加热时间1.5min/mm×h,所述h为成品钢板厚度,单位为mm。

本发明设计思路:

1、本发明采用v-ni-nb-ti微合金元素复合强化,经过合理的控轧和热处理工艺,获得良好的强韧性匹配,同时又不降低钢板的焊接性能;其中v元素与o、n都有很大的亲和力,是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利于钢的脱氧、脱气,使钢得到致密细晶组织,提高强度,其冲击性能都较无v钢高,另外碳化钒的高度分散阻止焊缝晶粒粗大,可改善钢的可焊接性;ni元素起到提高塑性和低温韧性的作用;ti元素是钢中强脱氧剂,它能使钢的内部组织致密,细化晶粒,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并且与s作用,降低硫的热脆作用;nb是强固溶强化元素,增加回火稳定性,提高强度和冲击韧性,并且nb-ti复合能防止产生晶间腐蚀。

2、本发明采用ii型控轧工艺,通过非再结晶区的高开轧温度和低返红温度控制,细化晶粒,提高钢板强度。

3、本发明选取在200~260℃对钢板进行低温回火处理,稳定钢板内部组织,降低轧态组织的残余应力和脆性,使回火后得到回火马氏体,以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高强度q630gj钢板检测方法参考gb/t19879-2005建筑结构用钢板中的相关规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发明通过合理的v-ni-nb-ti系微合金元素成分设计、控轧控冷及低温回火工艺,获得良好力学性能的高强度q630gj钢板,钢板组织为回火铁素体+马氏体+贝氏体,屈强比≤0.83,钢板最大厚度为80mm,实现调质型低屈强比高强度钢板国产化。2、获得了技术条件要求的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又降低了生产成本,满足国内大型高级别建筑市场用钢量的需求。3、本发明生产的高强度q630gj钢板屈服强度≥690mpa,抗拉强度≥840mpa,板厚1/4处-40℃横向低温冲击韧性≥150j。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10mm厚钢板的显微组织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30mm厚钢板的显微组织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50mm厚钢板的显微组织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4中80mm厚钢板的显微组织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5中60mm厚钢板的显微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高强度q630gj钢板厚度为10mm,采用v-ni-nb-ti微合金成分设计,其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0.07%,si:0.20%,mn:1.40%,p:0.012%,s:0.005%,alt:0.015%,v:0.040%,ni:0.40%,nb:0.02%,ti:0.025%,余量为fe和微量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高强度q630gj钢板生产工艺包括轧制和热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轧制工艺:采用ii型控轧工艺,i阶段累计压下量达40%,晾钢厚度为80mm;ii阶段开轧温度900℃,终轧温度780℃,轧后钢板入acc快速冷却,返红温度500℃。

(2)热处理工艺:对钢板进行回火处理,回火加热温度为200℃,总加热时间为15min。

所得钢板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见表1;显微组织见图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高强度q630gj钢板厚度为30mm,采用v-ni-nb-ti微合金成分设计,其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0.10%,si:0.30%,mn:1.45%,p:0.010%,s:0.010%,alt:0.045%,v:0.041%,ni:0.45%,nb:0.025%,ti:0.015%,余量为fe和微量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高强度q630gj钢板生产工艺包括轧制和热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轧制工艺:采用ii型控轧工艺,i阶段累计压下量达35%,晾钢厚度为100mm;ii阶段开轧温度890℃,终轧温度815℃,轧后钢板入acc快速冷却,返红温度532℃。

(2)热处理工艺:对钢板进行回火处理,回火加热温度为240℃,总加热时间为45min。

所得钢板的力学性能及微观组织见表1;显微组织见图2。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高强度q630gj钢板厚度为50mm,采用v-ni-nb-ti微合金成分设计,其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0.14%,si:0.60%,mn:0.95%,p:0.020%,s:0.003%,alt:0.040%,v:0.044%,ni:0.38%,nb:0.028%,ti:0.018%,余量为fe和微量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高强度q630gj钢板生产工艺包括轧制和热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轧制工艺:采用ii型控轧工艺,i阶段累计压下量达36%,晾钢厚度为120mm;ii阶段开轧温度870℃,终轧温度810℃,轧后钢板入acc快速冷却,返红温度550℃。

(2)热处理工艺:对钢板进行回火处理,回火加热温度为250℃,总加热时间为75min。

所得钢板的力学性能及组织见表1;显微组织见图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高强度q630gj钢板厚度为80mm,采用v-ni-nb-ti微合金成分设计,其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0.18%,si:0.40%,mn:1.30%,p:0.009%,s:0.008%,alt:0.050%,v:0.041%,ni:0.35%,nb:0.026%,ti:0.025%,余量为fe和微量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高强度q630gj钢板生产工艺包括轧制和热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钢板轧制工艺:采用ii型控轧工艺,i阶段累计压下量达38%,晾钢厚度为150mm;ii阶段开轧温度860℃,终轧温度790℃,轧后钢板入acc快速冷却,返红温度546℃。

(2)热处理工艺:对钢板进行回火处理,回火加热温度为260℃,总加热时间为120min。

所得钢板的力学性能及组织见表1;显微组织见图4。

实施例5

本实施例高强度q630gj钢板厚度为60mm,采用v-ni-nb-ti微合金成分设计,其化学成分组成及质量百分含量为:c:0.08%,si:0.25%,mn:1.70%,p:0.017%,s:0.002%,alt:0.035%,v:0.045%,ni:0.39%,nb:0.03%,ti:0.020%,余量为fe和微量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高强度q630gj钢板生产工艺包括轧制和热处理,具体步骤如下:

(1)轧制工艺:采用ii型控轧工艺,i阶段累计压下量达30%,晾钢厚度为130mm;ii阶段开轧温度875℃,终轧温度820℃,轧后钢板入acc快速冷却,返红温度530℃。

(2)热处理工艺:对钢板进行回火处理,回火加热温度为215℃,总加热时间为90min。

所得钢板的力学性能及组织见表1;显微组织见图5。

表1力学性能及组织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