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体用钢材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510914阅读:3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钢材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体用钢材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船用钢材是指用造船专用结构钢生产的,用于制造远洋、沿海和内河航行的船舶的船体结构的薄钢板和厚钢板。由于船舶工作环境恶劣,船体壳要受海水的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和海生物、微生物的腐蚀;船体承受较大的风浪冲击和交变负荷;船舶形状使其加工方法复杂等因素、所以对船体结构用钢要求严格。首先良好的韧性是最关键的要求,此外,要求有较高的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能、焊接性能,加工成型性能以及表面质量。船体结构用钢板主要用于制造远洋、沿海和内河航运船舶的船体、甲板等的钢板。

我国船舶工业造船产量已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三位,在世界工业中所占份额由2000年的6%提高到2005年的20%,到2015年我国的船舶产量将达2400万载重吨,从我国船舶工业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几年内,船用钢板需求量会继续呈增长态势。造船形势的飞速发展显现出造船钢材的产量和质量要提升,特别是造船钢材的质量,不仅要符合一般的国际化标准,更是船企间相互竞争的法宝,中国要从世界第一造船大国向世界第一造船强国迈进,造船钢材材料质量必须相应提高,如何制造和选择性价比更高的材质作为船体制造用钢,是新形势下船舶设计人员和标准化人员要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船舶制造质量的保证。

而目前船用钢材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强度低;2)耐腐蚀性差;3)硬度低;4)冲击韧性不足;5)低焊接性能;6)抗冻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体用钢材及其制备方法,该种船体用钢材能够很好的经受海水的腐蚀,强度高、冲击韧性好,机械加工性优异,焊接性能高,有效地延长了船用钢材的使用寿命。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船体用钢材,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成分:c:0.38~0.64%、mn:0.21~0.37%、ni:0.20~0.30%、cr:0.23~0.41%、si:0.28~0.40%、al:0.12~0.24%、mo:0.08~0.16%、ti:0.03~0.07%、te:0.01~0.03%、nb:0.004~0.008%,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钢材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成分:c:0.46%、mn:0.29%、ni:0.25%、cr:0.32%、si:0.34%、al:0.18%、mo:0.12%、ti:0.05%、te:0.02%、nb:0.006%,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进一步地,所述钢材还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成分:s:≤0.015%、p:≤0.020%、n:≤0.016%。

更进一步地,所述钢材还包括以下按重量百分比计的成分:s:≤0.008%、p:≤0.012%、n:≤0.010%。

进一步地,所述杂质的重量百分比≤0.01%。

上述的一种船体用钢材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将工业原料置于电炉中冶炼,控制电炉中母液成分在上述百分比含量内,控制钢水出炉温度在1520-1680℃;

(2)将出炉的母液转移至氩氧精炼炉内进行吹氧脱碳、吹氮及成分调整;

(3)在1640-1760℃条件下,将钢水浇铸成铸锭;

(4)将上述铸锭在1080-1160℃锻造成钢材,之后进一步热轧制成钢板;

(5)最后将轧制后的钢板经固溶和淬火处理即可。

优选地,所述工业原料包括锰铁、铬铁、钼铁、镍铁、石灰石、白云石和碳化硅。

进一步地,所述固溶处理的温度为1020-1180℃,时间为6-8h。

进一步地,所述淬火处理的温度为780-860℃,时间为1-2h。

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船用钢材不仅具有很好的机械强度,并且有优异的抗腐蚀性能,在钢材原料中添加cr、si、nb、ti,提高了成品钢板的电化学腐蚀性;在钢材原料中添加mn、ni、al、mo、te,能够使各组分间相互融合,同时阻止晶界和位错迁移,从而显著提高强度、硬度及抗冲击韧性。进而使所制备的钢材更加符合航海作业的钢材需求,所制备的钢材能够延长船舶的使用寿命,提高航海作业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船体用钢材所含成分的百分比如下表1所示:

表1

下列为各实施例船体用钢材的制备方法:

实施例1

上述的一种船体用钢材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将工业原料锰铁、铬铁、钼铁、镍铁、石灰石、白云石和碳化硅置于电炉中冶炼,控制电炉中母液成分在上述百分比含量内,控制钢水出炉温度在1520℃;

(2)将出炉的母液转移至氩氧精炼炉内进行吹氧脱碳、吹氮及成分调整(按上表1调控);

(3)在1640℃条件下,将钢水浇铸成铸锭;

(4)将上述铸锭在1080℃锻造成钢材,之后进一步热轧制成1mm钢板;

(5)最后将轧制后的钢板经固溶和淬火处理,且固溶处理的温度为1020℃,时间为6h;淬火处理的温度为780℃,时间为1h,即制得本发明的船体用钢材。

实施例2

上述的一种船体用钢材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将工业原料锰铁、铬铁、钼铁、镍铁、石灰石、白云石和碳化硅置于电炉中冶炼,控制电炉中母液成分在上述百分比含量内,控制钢水出炉温度在1600℃;

(2)将出炉的母液转移至氩氧精炼炉内进行吹氧脱碳、吹氮及成分调整(按上表1调控);

(3)在1700℃条件下,将钢水浇铸成铸锭;

(4)将上述铸锭在1120℃锻造成钢材,之后进一步热轧制成3mm钢板;

(5)最后将轧制后的钢板经固溶和淬火处理,且固溶处理的温度为1100℃,时间为7h;淬火处理的温度为820℃,时间为1.5h,即制得本发明的船体用钢材。

实施例3

上述的一种船体用钢材的制备方法,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将工业原料锰铁、铬铁、钼铁、镍铁、石灰石、白云石和碳化硅置于电炉中冶炼,控制电炉中母液成分在上述百分比含量内,控制钢水出炉温度在1680℃;

(2)将出炉的母液转移至氩氧精炼炉内进行吹氧脱碳、吹氮及成分调整(按上表1调控);

(3)在1760℃条件下,将钢水浇铸成铸锭;

(4)将上述铸锭在1080-1160℃锻造成钢材,之后进一步热轧制成5mm钢板;

(5)最后将轧制后的钢板经固溶和淬火处理,且固溶处理的温度为1180℃,时间为8h;淬火处理的温度为860℃,时间为2h,即制得本发明的船体用钢材。

性能检测

对上述实施例1-3制得船体用钢材进行性能检测,具体检测数据见下表2所示。

表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