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电机壳体的挤压铸造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87896阅读:12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电机壳体铸造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铝合金电机壳体的挤压铸造法。
背景技术
:由于节能减排的需求,电机壳体作为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的重要零部件,其材料由铝合金替代铸铁,不仅降低汽车自身重量,还改善了电机的散热效果。但是,常规铸造工艺下,铝合金电机壳体制件内部易产生缩松缩孔,制件气密性低,电机壳体,具有较小的拉深系数,由于多道次拉深后加工硬化剧烈,而零件在成形过程中不能进行退火去应力处理,内应力非常严重,应力释放后尺寸不稳定的问题相当突出。所以,要保证零件的精度要求,就必须采用合理的成形工艺,使零件成形后的内应力较小,回弹也较小。而该电机壳体的精度要求高,因此如何在保证产品精度的同时,提高性能的稳定性成为了电机壳体研究的重点与难点。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问题,提供了一种铝合金电机壳体的挤压铸造法,采用间接挤压铸造工艺,其尺寸精度高,表面无裂纹、冷隔、缩松,抗压强度大于240mpa,延伸率大于1.0%,硬度大于80hbw。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铝合金电机壳体的挤压铸造法,采用间接挤压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铝合金作为加工材质,各元素成分所占质量百分比为:硅占8.5-9.5%、铁占1.0-1.5%、铜占1.5-2.5%、锰占0.5-0.8%、镁占0.3-0.5%、镍占0.5-1.0%、锌占1.0-1.2%、锡占0.2-0.4%、钛占0.05-0.08%、铼占0.03-0.05%、剩余为铝;(2)将铝、锰清洗干净后并烘干后加入到电炉中进行熔炼,完全熔化后搅拌均匀,待电炉升温至750℃后加入铁、铜、镁,850℃后加入剩余成分,待炉料全部熔化后,轻微搅拌,精炼时间为15-20分钟,精炼除气后,静置5-10分钟除渣;(3)利用挤压杆快速将合金液推入内浇口,排除型腔内气体,然后以低速将合金液注入型腔,浇注温度设置在680-720℃之间,模具工作温度设置在260-280℃之间,比压为85-90mpa,保压时间为25-30秒。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铝合金各元素成分最优所占质量百分比为:硅占9.0%、铁占1.2%、铜占2.0%、锰占0.6%、镁占0.4%、镍占0.8%、锌占1.1%、锡占0.3%、钛占0.06%、铼占0.04%、剩余为铝。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电炉加热速度为500-550℃/小时。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模具型腔中,凹凸模间的间隙在0.1-0.2毫米之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低速挤压冲头速度为0.10-0.12米/秒。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为了解决现有电机壳体性能稳定性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铝合金电机壳体的挤压铸造法,采用间接挤压铸造工艺,通过控制工艺条件达到最佳的铸造效果,研究了比压、浇注温度、模具温度对电机机壳铸件内外部质量、密度、组织结构、力学性能和气密性的影响,降低了缩松缩孔,晶粒组织圆整,力学性能优秀,制备得到的电机壳体尺寸精度高,表面无裂纹、冷隔、缩松,抗压强度大于240mpa,延伸率大于1.0%,硬度大于80hbw。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铝合金电机壳体的挤压铸造法,采用间接挤压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铝合金作为加工材质,各元素成分所占质量百分比为:硅占8.5%、铁占1.0%、铜占1.5%、锰占0.5%、镁占0.3%、镍占0.5%、锌占1.0%、锡占0.2%、钛占0.05%、铼占0.03%、剩余为铝;(2)将铝、锰清洗干净后并烘干后加入到电炉中进行熔炼,完全熔化后搅拌均匀,待电炉升温至750℃后加入铁、铜、镁,850℃后加入剩余成分,待炉料全部熔化后,轻微搅拌,精炼时间为15分钟,精炼除气后,静置5分钟除渣;(3)利用挤压杆快速将合金液推入内浇口,排除型腔内气体,然后以低速将合金液注入型腔,浇注温度设置在680-720℃之间,模具工作温度设置在260-280℃之间,比压为85mpa,保压时间为25秒。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铝合金各元素成分最优所占质量百分比为:硅占9.0%、铁占1.2%、铜占2.0%、锰占0.6%、镁占0.4%、镍占0.8%、锌占1.1%、锡占0.3%、钛占0.06%、铼占0.04%、剩余为铝。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电炉加热速度为500℃/小时。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模具型腔中,凹凸模间的间隙在0.1-0.2毫米之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低速挤压冲头速度为0.10米/秒。实施例2一种铝合金电机壳体的挤压铸造法,采用间接挤压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铝合金作为加工材质,各元素成分所占质量百分比为:硅占9.0%、铁占1.2%、铜占2.0%、锰占0.6%、镁占0.4%、镍占0.8%、锌占1.1%、锡占0.3%、钛占0.06%、铼占0.04%、剩余为铝;(2)将铝、锰清洗干净后并烘干后加入到电炉中进行熔炼,完全熔化后搅拌均匀,待电炉升温至750℃后加入铁、铜、镁,850℃后加入剩余成分,待炉料全部熔化后,轻微搅拌,精炼时间为18分钟,精炼除气后,静置8分钟除渣;(3)利用挤压杆快速将合金液推入内浇口,排除型腔内气体,然后以低速将合金液注入型腔,浇注温度设置在680-720℃之间,模具工作温度设置在260-280℃之间,比压为88mpa,保压时间为28秒。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铝合金各元素成分最优所占质量百分比为:硅占9.0%、铁占1.2%、铜占2.0%、锰占0.6%、镁占0.4%、镍占0.8%、锌占1.1%、锡占0.3%、钛占0.06%、铼占0.04%、剩余为铝。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电炉加热速度为530℃/小时。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模具型腔中,凹凸模间的间隙在0.1-0.2毫米之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低速挤压冲头速度为0.11米/秒。实施例3一种铝合金电机壳体的挤压铸造法,采用间接挤压铸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选用铝合金作为加工材质,各元素成分所占质量百分比为:硅占9.5%、铁占1.5%、铜占2.5%、锰占0.8%、镁占0.5%、镍占1.0%、锌占1.2%、锡占0.4%、钛占0.08%、铼占0.05%、剩余为铝;(2)将铝、锰清洗干净后并烘干后加入到电炉中进行熔炼,完全熔化后搅拌均匀,待电炉升温至750℃后加入铁、铜、镁,850℃后加入剩余成分,待炉料全部熔化后,轻微搅拌,精炼时间为20分钟,精炼除气后,静置10分钟除渣;(3)利用挤压杆快速将合金液推入内浇口,排除型腔内气体,然后以低速将合金液注入型腔,浇注温度设置在680-720℃之间,模具工作温度设置在260-280℃之间,比压为90mpa,保压时间为30秒。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铝合金各元素成分最优所占质量百分比为:硅占9.0%、铁占1.2%、铜占2.0%、锰占0.6%、镁占0.4%、镍占0.8%、锌占1.1%、锡占0.3%、钛占0.06%、铼占0.04%、剩余为铝。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电炉加热速度为550℃/小时。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模具型腔中,凹凸模间的间隙在0.1-0.2毫米之间。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步骤(3)中低速挤压冲头速度为0.12米/秒。对比例1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采用直接挤压铸造工艺进行加工,其余保持一致。对比例2与实施例2的区别仅在于,熔炼中将各成分统一加入,其余保持一致。对比例3与实施例3的区别仅在于,浇注温度设置在750-800℃之间,模具工作温度设置在300-310℃之间,比压为100mpa,保压时间为20℃,其余保持一致。对比实验分别使用实施例1-3和对比例1-3的方法加工制作铝合金电机壳体,同时以金属型铸造方法作为对照,制备同一尺寸大小电机壳体,对各组合金物理性能进行对比,并对制备得到的电机壳体进行性能测试,测试条件在25℃下进行,将比较测试结果记录如下表所示:项目硬度(hbw)延伸率(%)抗拉强度(mpa)疲劳强度提高实施例1951.2625428%实施例2981.2725630%实施例3961.2625529%对比例1790.9722111%对比例2740.952159%对比例3720.9420810%对照组730.92202对照由此可见:本发明制备得到的电机壳体尺寸精度高,表面无裂纹、冷隔、缩松,抗压强度大于240mpa,延伸率大于1.0%,硬度大于80hbw。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