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定位的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68530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定位的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锈钢管辅助加工装置,特别是一种可定位的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不锈钢管在制造后通常需要进行内壁抛光处理,通过抛光处理可以在不锈钢管内壁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这层保护膜可以使不锈钢管更好的隔绝水、空气等活跃分子的化学反应,使不锈钢管的分子结构更加牢固,最大化的提高不锈钢管的不锈特点。但目前不锈钢管的放置方式大多是通过行车或输送轨道将不锈钢管直接放置在抛光装置上,这种放置方式的定位精度较低,会导致不锈钢管的加工时不能与加工设备完美衔接,从而降低了设备对不锈钢管的抛光效果;并且工人为了方便设备的加工,经常使不锈钢管在放置时靠近抛光轮,导致工人容易因操作失误使管口碰撞抛光轮,从而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现有的抛光装置存在定位精度低、安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定位的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它能够有效调节不锈钢管的轴向位置,定位精度高、安全性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可定位的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包括机架,机架顶部一端设有一组平行的输送轨道,输送轨道上设有抛光机,输送轨道一侧依次设有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一滚轮组和第二滚轮组,第一滚轮组中的一个滚轮和第二滚轮组中的一个滚轮经连接轴相互连接,连接轴一端设有旋转齿轮,旋转齿轮经驱动链条连接驱动齿轮,驱动齿轮一端连接有固定在机架上的驱动电机,第二滚轮组外侧设有顶推装置;所述抛光机包括驱动小车,驱动小车上经安装座连接有抛光电机,抛光电机外侧设有可自由升降的v形托架,抛光电机一端连接有转轴,转轴的端部设有抛光轮,所述v形托架设置在转轴中部下方;所述顶推装置包括顶推座,顶推座上设有丝杆顶推装置,丝杆顶推装置上连接有顶推电机,丝杆顶推装置的丝杆一侧经丝杆套连接有导向座,丝杆顶推装置的杆头连接有推管装置,所述推管装置包括固定轴,固定轴两侧经限位台阶设有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外侧设有挡管筒,挡管筒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梯形板,挡管筒两端经螺栓连接有第一端盖,第一端盖一端紧贴滚动轴承;所述固定轴两端设有第二端盖,第二端盖经安装孔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有连通安装孔的矩形槽,支撑架外侧经螺栓连接丝杆顶推装置的杆头。

前述的一种可定位的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中,所述第二端盖中心设有与固定轴配合的圆槽。

前述的一种可定位的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中,所述挡管筒上设有圆孔,圆孔的直径大于固定轴的外径,圆孔两侧设有对称的定位槽,所述滚动轴承经定位槽设置在挡管筒内。

前述的一种可定位的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中,所述第一端盖的外径设置在挡管筒的梯形板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丝杆顶推装置和顶推电机的配合,使推管装置可以在不锈钢管放置后将其顶推至合适位置,从而提高了设备的加工质量,定位精度高,并且由于推管装置可以改变不锈钢管的轴向位置,使工人在放置时可以远离抛光轮,降低了不锈钢管与抛光轮的碰撞几率,安全性好;通过滚动轴承和挡管筒的结构配合,使挡管筒可以与加工过程中的不锈钢管配合转动,从而使推管装置能够在对不锈钢管进行限位的同时避免管口与推管装置之间出现摩擦的现象;通过挡管筒外侧的梯形板,可以有效减少不锈钢管与挡管筒之间的摩擦面积,使挡管筒在限位时不会因摩擦力较小出现打滑的情况,进一步提高了抛光装置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输送轨道和驱动小车的配合,使抛光轮能够自由进出不锈钢管的内壁;通过驱动电机和抛光电机的配合,使抛光轮在进入钢管内壁后能够对钢管进行内壁抛光工作。此外,本发明通过导向座和丝杆套的结构配合,可以对丝杆起到限位作用,避免丝杆顶推装置在顶推时因外力导致丝杆的卡滞和受损,进一步提高了顶推装置的稳定性。所以,本发明能够有效调节不锈钢管的轴向位置,定位精度高、安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正视图;

图2是图1的a向视图;

图3是图1的b向放大图;

图4是图1的c向视图;

图5是支撑座的俯视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机架,2-输送轨道,3-抛光机,4-第一滚轮组,5-第二滚轮组,6-连接轴,7-旋转齿轮,8-驱动链条,9-驱动齿轮,10-驱动电机,11-顶推装置,301-驱动小车,302-安装座,303-抛光电机,304-v形托架,305-转轴,306-抛光轮,111-固定轴,112-滚动轴承,113-挡管筒,114-第一端盖,115-第二端盖,116-支撑架,117-顶推座,118-丝杆顶推装置,119-顶推电机,120-丝杆套,121-导向座,1131-梯形板,1132-圆孔,1161-安装孔,1162-矩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发明限制的依据。

实施例。一种可定位的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构成如图1-5所示,包括机架1,机架1顶部一端设有一组平行的输送轨道2,输送轨道2上设有抛光机3,输送轨道2一侧依次设有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一滚轮组4和第二滚轮组5,第一滚轮组4中的一个滚轮和第二滚轮组5中的一个滚轮经连接轴6相互连接,连接轴6一端设有旋转齿轮7,旋转齿轮7经驱动链条8连接驱动齿轮9,驱动齿轮9一端连接有固定在机架1上的驱动电机10,第二滚轮组5外侧设有顶推装置11;所述抛光机3包括驱动小车301,驱动小车301上经安装座302连接有抛光电机303,抛光电机303外侧设有可自由升降的v形托架304,抛光电机303一端连接有转轴305,转轴305的端部设有抛光轮306,所述v形托架304设置在转轴305中部下方;所述顶推装置11包括顶推座117,顶推座117上设有丝杆顶推装置118,丝杆顶推装置118上连接有顶推电机119,丝杆顶推装置118的丝杆一侧经丝杆套120连接有导向座121,丝杆顶推装置118的杆头连接有推管装置,所述推管装置包括固定轴111,固定轴111两侧经限位台阶设有滚动轴承112,滚动轴承112外侧设有挡管筒113,挡管筒113上均匀分布有若干梯形板1131,挡管筒113两端经螺栓连接有第一端盖114,第一端盖114一端紧贴滚动轴承112;所述固定轴111两端设有第二端盖115,第二端盖115经安装孔1161连接有支撑架116,支撑架116上设有连通安装孔1161的矩形槽1162,支撑架116外侧经螺栓连接丝杆顶推装置118的杆头。

所述第二端盖115中心设有与固定轴111配合的圆槽。

所述挡管筒113上设有圆孔1132,圆孔1132的直径大于固定轴1的外径,圆孔1132两侧设有对称的定位槽,所述滚动轴承112经定位槽设置在挡管筒113内。

所述第一端盖114的外径设置在挡管筒113的梯形板1131内。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经输送轨道或行车将不锈钢管放置在第一滚轮组4和第二滚轮组5上后,顶推电机119旋转带动丝杆顶推装置118伸出丝杆头,丝杆头伸出后经支撑架116带动推管装置顶推不锈钢管的管口处,从而调节不锈钢管的轴向位置,丝杆在伸缩时丝杆套120和导向座121可以对丝杆起到限位作用并承受一定的侧向力,使丝杆顶推装置118在工作时不会因侧向力造成丝杆的卡滞或损坏。

不锈钢管定位后开启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0经旋转齿轮7、驱动链条8和驱动齿轮9带动连接轴6旋转,并通过连接轴6带动第一滚轮组4和第二滚轮组5上的其中一个滚轮转动,从而使不锈钢管沿中心轴旋转,不锈钢管旋转后开启抛光电机303,并通过设置在驱动小车301底部的电机使驱动小车301在输送轨道2前进,抛光轮306进入不锈钢管的内壁后v形托架304下降,使抛光轮306的底部接触不锈钢管的内径下端,从而对不锈钢管进行内壁抛光工作;不锈钢管在抛光时,挡管筒113保持与管口的紧密接触,使推管装置能够对加工过程中不锈钢管进行轴向限位,提高了加工设备的加工精度;并且不锈钢管在旋转时能够带动挡管筒113在固定轴111上进行转动,使不锈钢管不会因旋转造成管口处的磨损;梯形板1131能够提高挡管筒113与钢管管口之间的摩擦力,避免了不锈钢管因打滑和挡管筒113产生相对摩擦,提高了不锈钢管在加工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抛光完成后,v形托架304举升带动抛光轮306脱离钢管内壁,使抛光轮306在退出时不会磨损钢管内壁,驱动小车301复位后,依次关闭驱动电机10和抛光电机303,完成对不锈钢管的内壁抛光工作。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