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ZnO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1285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半导体薄膜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zno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透明导电薄膜材料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平板显示,太阳能电池等行业,为了提高透明导电薄膜材料的导电能力,往往需要对透明导电薄膜进行掺杂处理。

现有技术中,透明导电薄膜主要通过把金属元素掺杂到氧化物中得到,得到的薄膜的厚度一般在150~250nm范围,甚至更厚,这样的厚度对于某些光电子器件来说是很厚的,但是这个厚度对于掺杂型的透明导电薄膜来说已经是极限,进一步减小薄膜厚度其电阻率会急剧增加。

因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具有三明治结构的薄膜及其制备方法,经测试发现,本发明制备的薄膜在薄膜厚度很小的情况下,仍具有较低的电阻率,解决了透明导电薄膜随厚度减少电阻率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种zno透明导电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实现在薄膜厚度很小的情况下,薄膜仍具有较低的电阻率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在石英衬底上制备zno/au/zno薄膜,通过在两层zno薄膜之间掺入一层au元素,制备出了具的薄膜在厚度很小的情况下仍具有较低的电阻率。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zno透明导电薄膜,包括:

衬底;

第一类型外延层,位于所述衬底上;

镀au结构层,位于所述第一类型外延层上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

第二类型外延层,位于所述镀au结构层上远离所述镀au结构层的一侧。

所述衬底为石英材料;所述第一类型外延层和所述第二类型外延层为zno。

所述第一类型外延层的厚度为20-50nm;

所述镀au结构层的厚度为6nm;

所述第二类型外延层的厚度为15-50nm。

所述薄膜采用激光分子束外延镀膜系统制备。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zn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一种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生长第一类型外延层;

位于所述第一类型外延层上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生长镀au结构层;

在所述镀au结构层上远离所述镀au结构层的一侧,生长第二类型外延层。

所述衬底材料为石英;所述第一类型外延层和所述第二类型外延层为zno。

其特征在于,制备所得到的各膜层的厚度为:

所述第一类型外延层的厚度为20-50nm;

所述镀au结构层的厚度为6nm;

所述第二类型外延层的厚度为15-50nm。

所述的zno基透明导电薄膜采用激光分子束外延法制备。

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清洗衬底,并使用氮气吹干;

将所述衬底置于激光分子束外延镀膜系统的反应室内合适位置处,关闭所述反应室阀门,将设备抽真空至2×10-4pa;

对所述衬底进行加热至500~600℃,在射频离化氧气氛中生长第一类型外延层加热时升温速率为每分钟3~6℃;

将所述衬底温度调至300--~350℃,在射频离化氧气氛中生长镀au结构层,所述射频离化氧气氛分压为5×10-4pa;

将所述衬底进行加热至500~600℃,在射频离化氧气氛中生长第二类型外延层加热时升温速率为每分钟3~6℃,,所述射频离化氧气氛分压为2×10-4pa;将制备所得的薄膜置于700℃下的惰性气体环境中退火1小时。

制备所述第一类外延层和所述第二类外延层选用的靶材是纯度为99.999%的zno材料;制备所述镀au结构层的靶材选用的是为99.999%的au。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在石英衬底上制备出了具有三明治结构的zno/au/zno薄膜,通过在两层zno薄膜之间掺入一层镀au结构层,au元素的存在提高了zno薄膜的导电能力,可以保证zno薄膜在较低厚度的情况下,仍具有较高的导电性能,解决了zno薄膜在厚度很小的情况下电阻率较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的zno薄膜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zno薄膜的结构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透明导电薄膜的应用领域具体包括:

衬底100;

第一类型外延层101,位于衬底100上;

镀au结构层102,位于第一类型外延层101上远离衬底100的一侧;

第二类型外延层103,位于镀au结构层102上远离镀au结构层102的一侧。

相比纯的zno薄膜,在相同薄膜厚度下,三明治结构的薄膜电阻率要低得多。由于镀au结构层的存在,在三明治结构的薄膜中,金属au中存在大量可以自由运动的电子,当金属和半导体接触时,电子会以几种方式进入半导体:1.热电子发射,当金属中电子在垂直于金属表面的动能大于金属逸出功时,电子会逸出金属表面进入半导体;2.隧穿理论,电子能量小于逸出功,以势垒贯穿的形式进入半导体;3.扩散作用,金属中自由电子的浓度高于半导体,形成浓度梯度,扩散进入半导体。

衬底100为石英材料;第一类型外延层101和第二类型外延层103为zno。

可选地,由于透明导电薄膜需要应用于透明导电的结构中,因此,为保证薄膜的正常应用,可选地,衬底材料为透明材料,例如玻璃和石英。进一步地,由于玻璃材料的熔点较低,在500℃时就开始软化,但实际上,根据经验,在较高的制备温度下制备的薄膜,其性能往往较好,并且,很多时候,为了提高薄膜的结晶性能,需要对薄膜在600-1200℃的不同温度下进行退火处理,显然玻璃衬底无法满足这一需求。因此,优选地,以石英材料作为衬底。

第一类型外延层101的厚度为20-50nm;

镀au结构层102的厚度为6nm;

第二类型外延层103的厚度为15-50nm。

薄膜采用激光分子束外延镀膜系统制备。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zno透明导电薄膜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

提供一种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生长第一类型外延层;

位于所述第一类型外延层上远离所述衬底的一侧生长镀au结构层;

在所述镀au结构层上远离所述镀au结构层的一侧,生长第二类型外延层。

所述衬底材料为石英;所述第一类型外延层和所述第二类型外延层为zno。

其特征在于,制备所得到的各膜层的厚度为:

所述第一类型外延层的厚度为20-50nm;

所述镀au结构层的厚度为6nm;

所述第二类型外延层的厚度为15-50nm。

所述的zno基透明导电薄膜采用激光分子束外延法制备。相比其他方法,激光分子束外延法有以下几个显著优点:1.可以人工涉及和建材不同结构具有特殊功能的多层膜或超晶格,可以原位实时精准监控薄膜生长过程,实现原子和分子水平的外延;2.可以原位生长与靶材成分相同化学计量比的薄膜,即可以用单个多元化合物又可以用多个纯元素靶;3.由于激光焰的方向性很强,对系统污染少,可以在一台设备上制备多种材料的薄膜;4.可以选择最佳成膜条件,指导制备高质量的薄膜和开发新型薄膜材料。

zno透明导电薄膜的具体制备过程包括如下步骤:

清洗衬底,并使用氮气吹干;

将所述衬底置于激光分子束外延镀膜系统的反应室内合适位置处,关闭所述反应室阀门,将设备抽真空至2×10-4pa;

对所述衬底进行加热至500~600℃,在射频离化氧气氛中生长第一类型外延层加热时升温速率为每分钟3~6℃;

将所述衬底温度调至300--~350℃,在射频离化氧气氛中生长镀au结构层,所述射频离化氧气氛分压为5×10-4pa;

将所述衬底进行加热至500~600℃,在射频离化氧气氛中生长第二类型外延层加热时升温速率为每分钟3~6℃,,所述射频离化氧气氛分压为2×10-4pa;将制备所得的薄膜置于700℃下的惰性气体环境中退火1小时。

制备所述第一类外延层和所述第二类外延层选用的靶材是纯度为99.999%的zno材料;制备所述镀au结构层的靶材选用的是为99.999%的au。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在透明的石英衬底上制备三明治结构的zno薄膜结构,解决了透明导电薄膜厚度较小时电阻率较大的问题,当薄膜厚度较小时,其光学透过率往往较大,使较薄的zno薄膜也能够同时满足透明和导电的技术效果,扩大了zno薄膜的应用范围。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