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光机的自动升降安全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8571阅读:810来源:国知局
抛光机的自动升降安全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光设备的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抛光机的自动升降安全门。



背景技术:

抛光是使用物理机械或化学药品降低物体表面粗糙度的工艺。抛光技术主要在精密机械和光学工业中使用。抛光后的工件表面光滑具有良好的反射效果。工件抛光后会减少厚度并容易划伤,必须使用细丝绒布,麂皮,天鹅毛和专用清洗剂清洁表面。随着科技的发展,抛光方式也越发多样,目前的抛光方法包括机械抛光、化学抛光、化学机械抛光(CMP,即Chemical Mechanical Polishing)、点解抛光、超声波抛光、流体抛光以及磁研磨抛光等,其中,化学机械抛光是通过化学的和机械的综合作用,从而避免了由单纯机械抛光造成的表面损伤和由单纯化学抛光易造成的抛光速度慢、表面平整度和抛光一致性差等缺点。它利用了磨损中的"软磨硬"原理,即用较软的材料来进行抛光以实现高质量的表面抛光。

然而,在化学机械抛光或纯化学抛光中,时常会采用抛光液对工件等物品进行抛光处理,抛光液往往呈现一定的酸性或碱性(有时是强碱性),对人的皮肤确实有腐蚀性,若不做好防护工作,容易损害操作员人身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抛光机的自动升降安全门,该安全门使抛光机中的抛光液在作业时与外界相对隔离,避免了操作员接触到抛光液,有效保证了操作员的人身安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抛光机的自动升降安全门,包括上护板以及设于上护板下方的下护板,该上护板和下护板分别与抛光机相连接,所述上护板和下护板其中一侧通过一滑动导轨相连接,该滑动导轨上设有一滑动导块,该滑动导块其中一面与一安全门相连接,该滑动导块的另一面通过一连接件与一气缸相连接。

所述上护板为一槽体结构,该上护板的其中一面制有一开口,该开口处其中相对的两槽壁上分别设有避空部,各该避空部用以为安全门升降预留位置,该上护板与滑动导轨的其中一端相连接,该上护板通过该开口连接在抛光机上。

所述下护板包括一保护面以及一设于保护面上端的上端面,该上端面用以承托安全门,该保护面与上端面相互垂直,该上端面分别制有一固定孔和一连接孔,该连接孔周围设有至少二螺孔,各该螺孔用以配合连接孔与气缸相连接,该固定孔与滑动导轨的另一端相连接。

所述滑动导块通过一直线轴承滑动连接与滑动导轨上,该滑动导轨分别与上护板、下护板相互垂直设置。

所述安全门为一透明片状结构,该安全门其中一边角向外侧延伸,形成一连接部,该连接部与滑动导块固定连接。

所述气缸设于下护板内侧,该气缸包含一活动顶杆,该活动顶杆穿设于该连接孔中,该活动顶杆的端部与连接件相连接,该连接件与活动顶杆的连接处制有一安装孔,该连接件垂直安装于滑动导块的其中一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将气缸作为动力源,使连接件做垂直往复运动,运动的连接件带动与安全门相连接的滑动导块顺着滑动导轨往复运动,进而实现了安全门的自动升降,并配合上护板和下护板,将该可自动升降的安全门与抛光机相连接,抛光机进行抛光作业时,该安全门处于闭合状态,使抛光机中的抛光液在作业时与外界相对隔离,避免了操作员接触到抛光液,有效保证了操作员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号说明:

1-上护板;11-避空部;2-下护板;21-保护面;22-上端面;221-连接孔;222-螺孔;3-滑动导轨;4-滑动导块;5-安全门;51-连接部;6-连接件;7-气缸;8-直线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抛光机的自动升降安全门5,包括上护板1以及设于上护板1下方的下护板2,该上护板1和下护板2分别与抛光机相连接,上护板1和下护板2其中一侧通过一滑动导轨3相连接,该滑动导轨3上设有一滑动导块4,该滑动导块4其中一面与一安全门5相连接,该滑动导块4的另一面通过一连接件6与一气缸7相连接。

如图1-2所示,上护板1为一槽体结构,该上护板1的其中一面制有一开口,该开口处其中相对的两槽壁上分别设有避空部11,各该避空部11用以为安全门5升降预留位置,该上护板1与滑动导轨3的其中一端相连接,该上护板1通过该开口连接在抛光机上。

如图1-2所示,下护板2包括一保护面21以及一设于保护面21上端的上端面22,该上端面22用以承托安全门5,该保护面21与上端面22相互垂直,该上端面22分别制有一固定孔(未图示)和一连接孔221,该连接孔221周围设有至少二螺孔222,各该螺孔222用以配合连接孔221与气缸7相连接,该固定孔与滑动导轨3的另一端相连接。

如图1-2所示,滑动导块4通过一直线轴承8滑动连接与滑动导轨3上,该滑动导轨3分别与上护板1、下护板2相互垂直设置。

如图1-2所示,安全门5为一透明片状结构,该安全门5其中一边角向外侧延伸,形成一连接部51,该连接部51与滑动导块4固定连接。

如图1-2所示,气缸7设于下护板2内侧,该气缸7包含一活动顶杆,该活动顶杆穿设于该连接孔221中,该活动顶杆的端部与连接件6相连接,该连接件6与活动顶杆的连接处制有一安装孔,该连接件6垂直安装于滑动导块4的其中一侧面上。

使用时,气缸7通过活动顶杆推动连接件6向上运动,运动的连接件6带动滑动导块4顺着滑动导轨3上升,上升的滑动导轨3将安全门5顺势托起,使安全门5呈打开状态;当需要关闭安全门5时,气缸7的活动顶杆带动连接件6复位,与连接件6固定连接的滑动导块4随其复位,此时,滑动导块4带动安全门5下降,使安全门5落到下护板2之上端面22上,至此完成一次安全门5启闭的操作。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故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装饰,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