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曳式干湿一体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27747阅读:722来源:国知局
一种拖曳式干湿一体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工具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拖曳式干湿一体抛光机。



背景技术:

拖曳式抛光机的工作形式不同于市场上其他抛光机,它将需抛光加工的每个工件独立装夹,在浸入磨料抛光过程中产品不会相互碰撞。相对于托盘离心式抛光机或震动抛光机来说,它能加工比较大的工件,如CNC刀柄、人体膝关节等工件。

拖曳式抛光机常用的磨料有核桃颗粒与塑料抛光颗粒,当工件本身较粗糙的时候,用这些磨料直接抛光通常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特别是一些异形零件,如人工膝关节,人工膝关节刚浇注出来的胚料表面是比较粗糙的,如果用干加工的拖曳式抛光机直接做抛光不仅费时费力,还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干加工的拖曳式抛光机抛光之前做一道粗研磨的工序显得十分必要;湿加工的拖曳式抛光机比干加工的拖曳式抛光机磨削量要大的多,刚好满足工件的粗研磨,湿加工之后直接送入干加工的拖曳式抛光机进行再次细抛光;这样虽然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增加了装夹的工序,工件的抛光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干加工拖曳式抛光机上改进注入湿加工功能,加工方便、抛光效率高,供水以及磨液采用自动化的拖曳式干湿一体抛光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拖曳式干湿一体抛光机,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方的驱动机构,在所述机架内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旋转机构、夹具驱动机构、夹具以及工作容器;所述驱动机构的转轴与所述旋转机构、夹具驱动机构传动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驱动机构包括干加工夹具驱动机构和湿加工夹具驱动机构,所述夹具包括干加工夹具和湿加工夹具,所述工作容器为湿加工工作缸,在所述旋转机构侧边设置有PLC控制系统,所述驱动机构、旋转机构、夹具驱动机构、夹具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PLC控制系统自动感应所述湿加工工作缸,并启动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湿加工夹具对工件进行粗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PLC控制系统下方设置有供水控制系统,所述供水控制系统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底部的磨液容器以及供水容器、设置在所述湿加工工作缸缸体上的进水口以及进液口,所述磨液容器与进液口之间通过磨液管连接,所述供水容器与进水口之间通过水管连接;在所述磨液管、水管上分别设置有对磨液、水进行配比的计量泵、流量计,所述计量泵、流量计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湿加工工作缸底部设置有两个出水口以及一个磨液出口,在所述出水口、磨液出口分别连接有带有阀门的出水管、磨液出管,所述阀门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所述湿加工工作缸侧边设置有一接近开关,所述接近开关与所述PLC控制系统电连接;所述湿加工工作缸比干加工工作缸的直径大,所述接近开关可以感应比所述干加工工作缸的直径大的所述湿加工工作缸,通过所述PLC控制系统启动湿加工程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拖曳式干湿一体抛光机,在一个夹具驱动机构下方设置干加工以及湿加工夹具,实现对工件先湿加工粗抛光后干加工精抛光工序,加工方便、抛光效率高;磨液以及水的配比通过PLC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磨液的均匀性以及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曳式干湿一体抛光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拖曳式干湿一体抛光机的磨液与水配比系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至图2,图中给出的是一种拖曳式干湿一体抛光机,包括机架100,设置在机架100上方的驱动机构,在机架100内由上而下依次设置有旋转机构200、夹具驱动机构300、夹具400以及工作容器500;驱动机构包括主驱动和额外驱动,驱动机构的转轴与旋转机构200、夹具驱动机构300传动连接;夹具驱动机构300包括设置在旋转机构200下方的干加工夹具驱动机构310和湿加工夹具驱动机构320,夹具400包括干加工夹具410和湿加工夹具420,干加工夹具410和湿加工夹具420分别连接在干加工夹具驱动机构310和湿加工夹具驱动机构320下方;工作容器500为湿加工工作缸510,在旋转机构200侧边设置有PLC控制系统600,驱动机构、旋转机构200、夹具驱动机构300、夹具400与PLC控制系统600电连接。

在湿加工工作缸510侧边设置有一接近开关,接近开关与PLC控制系统600电连接;湿加工工作缸510比干加工工作缸的直径大,接近开关可以感应比干加工工作缸的直径大的湿加工工作缸510,PLC控制系统600通过接近开关感应湿加工工作缸510,并启动驱动机构驱动湿加工夹具420对工件进行粗加工程序。在两个夹具驱动机构下方分别设置干加工夹具410以及湿加工夹具420,实现对工件先湿加工粗抛光后干加工精抛光工序,加工方便、抛光效率高。

在PLC控制系统600下方设置有供水控制系统700,供水控制系统700包括设置在机架100底部的磨液容器710以及供水容器720、设置在湿加工工作缸510缸体上的进水口721、722以及进液口711;磨液容器710为一磨液桶,在磨液桶内设置有液位开关712,磨液桶与进液口711之间通过磨液管713连接,在磨液管713上设置有计量泵714,液位开关712、计量泵714与PLC控制系统600电连接;在供水容器720外侧设置有过滤水压调节阀723以及三通724,在三通724与进水口721、722之间设置有两根水管730、740连接,其中第一水管730上设置有注水电磁阀731,第二水管740上依次设置有配液电磁阀741、手动调节阀742以及流量计743,注水电磁阀731、配液电磁阀741、流量计743与PLC控制系统600电连接。在磨液管713、第二水管740上分别设置有对磨液、水进行配比的计量泵714、流量计743,磨液以及水的配比通过PLC自动化控制,提高了磨液的均匀性以及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湿加工的磨料包括陶瓷磨料和塑料磨料,湿加工工作缸的外表采用喷塑处理,内胆浇PU,由聚氨酯材料制成。在湿加工工作缸510底部设置有两个出水口511、512以及一个磨液出口513,在出水口511、512、磨液出口513分别连接有带有阀门的出水管、磨液出管,阀门与PLC控制系统600电连接。在湿加工工作缸510底部增加磨料的清洗功能,把出水口511、512以及磨液出口513集中在一起,湿加工工作缸不仅耐水不渗漏,还有排水、溢流装置,方便且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同等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