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极块及包含该电极块的石墨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2916阅读:8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极块及包含该电极块的石墨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极块及包含该电极块的石墨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太阳光伏产业发展迅速,很多国家开始逐渐开发太阳能资源,寻求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在太阳能电池的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任何有害物质,该环保无污染的特性使得太阳能电池在解决能源与环境问题上倍受青睐,有着极好的市场前景。

现有技术中管式PECVD作为当前最为成熟的镀膜方式被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电池镀膜,石墨舟作为太阳能电池镀膜的载体,其结构与大小直接影响太阳能电池的外观及转换效率。石墨舟的工作原理为把硅片放置在石墨舟勾点上,利用石墨导电,两舟片之间形成均匀电场电离特定气体使其反应沉积薄膜。然而在镀膜过程中石墨舟的电极块由于老化、磨损、腐蚀等因素会导致炉管电极头与石墨舟电极孔接触不良,从而引起色差片增多,影响镀膜效果。老化、磨损、腐蚀后的电极块需要定期更换,不仅会造成电极块的消耗量大,增加了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还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极块,该电极块结构简单且能够双向使用,从而增加了电极块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墨舟,该石墨舟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电极块,包含电极块本体以及开设在电极块本体上的第一电极孔和第二电极孔,所述第一电极孔由所述电极块本体的第一端面向内延伸,所述第二电极孔由所述电极块本体的第二端面向内延伸,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相对,所述第一电极孔与所述第二电极孔对称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极孔和所述第二电极孔的结构和大小均相同。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极孔和所述第二电极孔均为阶梯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极孔和所述第二电极孔均为三级阶梯孔,所述第一电极孔包括沿所述第一端面至所述第二端面方向上依次设置并相互连通的第一孔、第二孔和第三孔;所述第二电极孔包括沿所述第二端面至所述第一端面方向上依次设置并相互连通的的第六孔、第五孔和第四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孔、第三孔、第四孔和第六孔均为锥形孔,所述第二孔和第五孔均为圆柱孔。

作为优选,所述锥形孔的收缩方向为沿所述电极块本体的中心轴线由外向内收缩。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孔与所述第二孔连接端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孔的直径,所述第三孔与所述第二孔连接端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二孔的直径;所述第四孔与所述第五孔连接端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五孔的直径,所述第六孔与所述第五孔连接端的直径等于所述第五孔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圆柱孔的直径等于电极的直径。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电极孔与所述第二电极孔相连通。

一种石墨舟,包含上述所述的电极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极块包含电极块本体以及开始在电极块本体上第一电极孔和第二电极孔,第一电极孔由电极块本体的第一端面上向内延伸,第二电极孔由电极块本体的第二端面上向内延伸,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相对,第一电极孔与第二电极孔对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在电极块本体相对的两个端面上设置有两个电极孔,且将两个电极孔对置,当其中一个电极孔在与电极长时间的接触过程中由于磨损、老化或者腐蚀而接触不良时,直接将电极块旋转180°后即可使用另一个电极孔,从而将电极块的使用寿命增加一倍,降低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电极块的石墨舟,该石墨舟的结构简单、使用寿命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石墨舟的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石墨舟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石墨舟的右视图。

图中:1、电极块本体;101、第一端面;102、第二端面;2、第一电极孔;201、第一孔;202、第二孔;203、第三孔;3、第二电极孔;301、第四孔;302、第五孔;303、第六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3所示,用于石墨舟的电极块包含电极块本体1以及开设在电极块本体1上的第一电极孔2和第二电极孔3,电极块本体1为长方体,第一电极孔2由电极块本体1的第一端面101向内延伸,第二电极孔3由电极块本体1的第二端面102向内延伸,第一端面101与第二端面102相对,第一电极孔2和第二电极孔3对置。

相较于现有技术中每个电极块上只设置有一个电极孔,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电极块通过在电极块本体1相对的两个端面上各设置有一个电极孔,且将两个电极孔对称设置,当其中一个电极孔在与电极长时间的接触过程中由于磨损、老化或者腐蚀而接触不良时,直接将电极块从石墨舟上拆卸下来旋转180°后再次安装上去即可使用另一个电极孔,从而将电极块的使用寿命增加一倍,进而降低太阳能电池的生产成本。

为了便于将电极插入电极孔,且能够对电极进行固定,将第一电极孔2和第二电极孔3设置为阶梯孔,具体的,第一电极孔2和第二电极孔3均为三级阶梯孔,第一电极孔2和第二电极孔3由端面处向内收缩,第一电极孔2包含沿第一端面至第二端面方向上依次设置并相互连通的的第一孔201、第二孔202和第三孔203,第一孔201和第三孔203为锥形孔,锥形孔的收缩方向为沿电极块本体1的中心轴线由外向内收缩(此处由外向内收缩指的沿电极块本体1端面处指向电极块本体1中心处的方向收缩),第二孔202为圆柱孔,第一孔201用于容纳电极把手部,第三孔203用于容纳电极头,将第一孔201和第三孔203设置为锥形孔有利于固定电极,防止电极从电极孔中脱落出来。为了使电极与电极块保持良好的接触性且提高电极进入电极孔的流畅性,将第二孔202直径和电极的直径设置为相等,第一孔201与第二孔202连接端的直径与第二孔202的直径设置为相等,第三孔203与第二孔202连接端的直径与第二孔202的直径设置为相等。

为了提高第一电极孔2和第二电极孔3与PECVD炉管的电极的适配性,减少加工第一电极孔2和第二电极孔3时的工序以及刀具使用量,将第一电极孔2和第二电极孔3的结构和大小均设置为相同。第三电极孔3包含沿第二端面至第一端面方向上依次设置并相互连通的第四孔301、第五孔302和第六孔303,第四孔301与第三孔203、第五孔302与第二孔202、第六孔303与第一孔201不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大小上均相同,在此对于第三电极孔3的具体尺寸与结构不再赘述。为了尽量缩小电极块的体积,将第一电极孔2和第二电极孔3连通。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电极块的石墨舟,该石墨舟的电极块两端均能使用,使用寿命长,大幅度地降低了电极块的使用量,从而在极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