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污染矩形钢自动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15894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污染矩形钢自动抛光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抛光机,特别是涉及一种无污染矩形钢自动抛光机。



背景技术:

目前的金属矩形钢抛光机主要采用分步抛光的方法抛光,即在流水线上一个抛光轮抛光其中的一面,另一个抛光轮在另一工位抛光工件的另一面,以此类推工件的四个面分四个工位抛光,并且每个工位之间的间距大,很难设置封闭装置,因此不能有效地除尘,车间污染大,即使有除尘装置,由于封闭不严不能完全除污,给车间带来污染,并且噪音大。因此研究一种无污染矩形钢自动抛光机十分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无污染矩形钢自动抛光机。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污染矩形钢自动抛光机,包括:

底座,设有两套支撑柱,支撑柱一的上端与支撑皮带传动的电机连接,支撑柱二与支撑筒座连接;

锥齿轮一,两个锥齿轮一一前一后竖向设置构成前侧锥齿轮一和后侧锥齿轮一,其间设有被动皮带轮,两个锥齿轮一与被动皮带轮同轴连为一体,锥齿轮一和被动皮带轮通过轴承连接在筒座的外侧壁上,通过皮带轮连接电机,当电机传动能带动两个锥齿轮一绕筒座旋转,其中一个锥齿轮一的锥形齿朝向筒座的其中一端,另一个锥齿轮一的锥形齿朝向筒座的另一端;

锥形齿连动抛光装置,包括四个锥齿轮二,四个锥齿轮二连接座、四条花键轴、四个抛光轮,四个锥齿轮二的结构相同,锥齿轮二的齿数与锥齿轮一的齿数之比在1:4至1:6之间,其中前侧锥齿轮一的径向的两端与两个前侧锥齿轮二啮合,前侧锥齿轮二同轴线,前侧锥齿轮二的轴线与前侧锥齿轮一的轴线垂直相交,另一个后侧锥齿轮一的径向的两端与另外两个后侧锥齿轮二啮合,两个后侧锥齿轮二同轴线,后侧锥齿轮二的轴线与后侧锥齿轮一的轴线垂直相交,并且后侧锥齿轮二的轴线与前侧锥齿轮二的轴线垂直;每个锥齿轮二通过齿轮连接座定位,齿轮连接座定位固定连接筒座上,锥齿轮二轴向的两端设有连接轴,连接轴上沿轴线设有花键套,连接轴的外侧通过轴承与连接座连接,并且锥齿轮二能转动,每个锥齿轮二的花键套内设有对应的花键轴,花键轴的内侧连接抛光轮,四个抛光轮的工作面分别与工件的四个面平行接触,花键轴的外侧设有离合拨块,离合拨块通过连接柱与花键轴连接,抛光轮设在筒座的管内,抛光轮与筒壁之间的花键轴上设有向筒座轴线方向推动抛光轮的推力弹簧;

张开脱离器,为两个交叉设置的弧形连杆,交叉处设有连接轴,连接轴的一端通过连接板与筒座固定连接,两弧形连杆的内侧端设有槽口,槽口插在相对设置的两离合拨块的内侧连接柱上,两弧形连杆的外侧端连接气缸,当气缸动作活塞伸出,张开脱离器拨动花键轴向外侧滑动,使抛光轮向外侧滑动脱离工件的抛光面,当气缸活塞缩回,张开脱离器拨动花键轴向内侧滑动,使抛光轮与工件面接触;

除尘连接管,为90度弯头,至少筒座的一端套接一个除尘连接管,除尘连接管的工件路径上设有工件经过的工件孔。

所述的除尘连接管连接空气净化器。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用于金属矩形钢的抛光,在筒座内设有4个抛光轮分别与矩形钢的四个面接触抛光,每两个抛光轮相对设置,另外两个抛光轮与前两个抛光轮设有间隔距离接触另外矩形钢的另外两个面,这样矩形钢的四个面都设有抛光轮,因此可四个面抛光,同步抛光是通过两个锥齿轮一和四个锥齿轮二实现的,两个锥齿轮一由皮带轮带动,两个锥齿轮一与四个锥齿轮二啮合,四个锥齿轮二的花键轴套连接花键轴,花键轴又连接抛光轮,因此能带动四个抛光轮对工件进行同步抛光,同步抛光的力度靠抛光轮后面的弹簧控制,使抛光轮与抛光的工件面弹性接触,这样抛光效果会更好,当一条矩形钢抛光完成,要进行下一个工件的抛光作业时,两个张开脱离器在气缸的作用下同步拨开四个抛光轮向外侧移动,这样四个抛光轮与工件之间的间隙变大,待抛光的工件顺利的进入抛光轮中再继续进行抛光,以此往复一个连一个不断进行抛光,工作效率大幅度提高。为避免污染,筒座的两端设置了除尘连接管,使抛光的空间在几乎密封的空间进行,在除尘器吸风的作用下即使有点漏风,抛光尘埃也会朝向吸风的方向移动,不会污染环境,由于抛光轮处于密封环境,工作噪音大幅度降低。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由于四个抛光轮设在同一筒座能,能同时抛光四个面,只要矩形钢经过就能进行抛光,因此工作效率高,噪音小;由于四个抛光轮设置在同一筒座内,由皮带传动同步传动抛光,部件结构紧凑使整体结构体积大幅度缩小,不仅占用车间空间小,而且更便于包装运输,降低了生产成本。对于车间由于节省了空间可以在同一流水线上布局更多的该装置,能进一步提高效率,两台或多台该机串联工作,可以进行粗抛、精抛分工同步进行,能满足各种矩形钢的抛光和打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分解两个张开脱离器和除尘连接管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分解主要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3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两个锥齿轮一与四个锥齿轮二啮合的示意图。

图6为锥形齿连动抛光装置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主要部件分解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其中一个实施例工作状态图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底座1、锥齿轮一2、锥形齿连动抛光装置8、张开脱离器5和除尘连接管4,底座1设有两套支撑柱,支撑柱一11的上端与支撑皮带传动的电机连接,支撑柱二12与支撑筒座连接,筒座位圆管,前后向设置,直径在150毫米至500毫米之间,其结构见图1和图2。

锥齿轮一2,两个锥齿轮一一前一后竖向设置构成前侧锥齿轮一和后侧锥齿轮一,其间设有被动皮带轮3,两个锥齿轮一与被动皮带轮同轴连为一体,锥齿轮一和被动皮带轮通过轴承连接在筒座7的外侧壁上,通过皮带轮连接电机6,当电机传动能带动两个锥齿轮一绕筒座旋转,其中一个锥齿轮一的锥形齿朝向筒座的其中一端,另一个锥齿轮一的锥形齿朝向筒座的另一端,见图1和图5。

如图1、图5至图7所示,锥形齿连动抛光装置8,包括四个锥齿轮二83,四个锥齿轮二连接座86、四条花键轴84、四个抛光轮81,四个锥齿轮二的结构相同,锥齿轮二的齿数与锥齿轮一的齿数之比在1:4至1:6之间,其中前侧锥齿轮一的径向的两端与两个前侧锥齿轮二啮合,前侧锥齿轮二同轴线,前侧锥齿轮二的轴线与前侧锥齿轮一的轴线垂直相交,另一个后侧锥齿轮一的径向的两端与另外两个后侧锥齿轮二啮合,两个后侧锥齿轮二同轴线,后侧锥齿轮二的轴线与后侧锥齿轮一的轴线垂直相交,并且后侧锥齿轮二的轴线与前侧锥齿轮二的轴线垂直;每个锥齿轮二通过齿轮连接座86定位,齿轮连接座定位固定连接筒座7上,锥齿轮二轴向的两端设有连接轴831,连接轴上沿轴线设有花键套,连接轴的外侧通过轴承与连接座连接,并且锥齿轮二能转动,每个锥齿轮二的花键套内设有对应的花键轴84,花键轴的内侧连接抛光轮81,四个抛光轮的工作面分别与工件的四个面平行接触,花键轴的外侧设有离合拨块85,离合拨块通过连接柱851与花键轴连接,抛光轮81设在筒座7的管内,抛光轮与筒壁之间的花键轴上设有向筒座轴线方向推动抛光轮的推力弹簧82;

张开脱离器5,为两个交叉设置的弧形连杆51,交叉处设有连接轴53,连接轴的一端通过连接板55与筒座7固定连接,两弧形连杆的内侧端设有槽口54,槽口插在相对设置的两离合拨块的内侧连接柱851上,与连接柱连接有间隙,以适应推力弹簧的弹性作用。两弧形连杆的外侧端连接气缸52,当气缸动作活塞伸出,张开脱离器拨动花键轴向外侧滑动,使抛光轮向外侧滑动脱离工件的抛光面,当气缸活塞缩回,张开脱离器拨动花键轴向内侧滑动,使抛光轮与工件面接触,如图2所示。

除尘连接管4,为90度弯头,至少筒座的一端套接一个除尘连接管,除尘连接管的工件路径上设有工件经过的工件孔41,如图2、图4所示。除尘连接管连接空气净化器。除尘连接管可连接在筒座的其中一端,也可连接在筒座的两端构成抛光的封闭空间,为了封闭的更好,工件孔41的边沿设置柔性的硅胶作为孔的边沿,这样封闭会更好。空气净化器采用市面上已有的空气净化器。

如图8所示,矩形钢管9从本实用新型的前侧装入抛光轮中,由前往后运行并进行抛光,工作方向如箭头方向所示。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抛光,同样也适用矩形钢、槽钢或角钢的打磨抛光,根据工件的特征连接抛光轮或打磨轮,如槽钢因为外部有三个工作平面,只要连接三个抛光轮或打磨轮就可以,角钢外部有两个工作平面,只连接两个抛光轮或打磨轮就可以工作了。本实用新型需要有电源、控制电路和控制开关。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