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材抛丸后表面残留物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24352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一种线材抛丸后表面残留物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线材抛丸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线材抛丸后表面残留物清理装置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通过4个不同角度的高速旋转的抛丸头将金属丸粒高速射向待加工的金属棒(线)材,以清除金属棒(线)材表面的氧化皮(物)。但被抛丸处理后的金属棒(线)材表面仍会留有金属氧化粉末等固体残留物,需在抛丸机的出口处设置棒(线)材表面残留物清除装置,以清除抛丸后金属棒(线)材表面的残留物。残留物清除是否干净,直接影响到产品的表面质量。

现有技术中,一般采用毛刷清除抛丸后金属棒(线)材表面的残留物,由于毛刷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磨损,使用一定时间后需要通过人工对毛刷的位置进行调整,以保证清除残留物的效果,从而浪费时间,增加人工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线材抛丸后表面残留物清理装置,能够节省时间,降低人工劳动强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线材抛丸后表面残留物清理装置,包括箱体、两个第一清理机构和第二清理机构,所述箱体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线材出口和线材入口,所述箱体内设有两个第一清理机构和第二清理机构,所述两个第一清理机构分别对线材的前后两侧面进行清理,所述第二清理机构对线材的上下两侧面进行清理,所述第一清理机构包括支撑柱、滑座、第一排刷、连接臂、第一拉绳、第一配重块、滚轮和导向座,所述箱体的内底面设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上端穿设有滑座,所述滑座的后端设有第一排刷,所述滑座的前端设有导向座,所述导向座的前端为斜面,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箱体可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搁置在导向座的前端上的滚轮,所述第一拉绳的一端与连接臂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配重块。

作为优选,所述滑座的横截面为非圆形形状。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清理机构包括支柱、两个支座、上滑体、下滑体、两个第二排刷、底座、滚动轮、臂体、第二配重块和第三配重块,所述箱体的内底面设有支柱,所述支柱上设有上下两个支座,上方的支座上穿设有上滑体,所述上滑体的上端设有第二配重块,所述下滑体的下端设有第二排刷,下方的支座上穿设有下滑体,所述下滑体的上端设有第二排刷,所述下滑体的下端设有底座,所述支柱上设有可转动的臂体,所述臂体的前端设有抵触在底座下端上的滚动轮,所述臂体的后端设有第三配重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箱体内设有两个第一清理机构和第二清理机构,两个第一清理机构分别对线材的前后两侧面进行清理,第二清理机构对线材的上下两侧面进行清理,并且不需要调整第一排刷和第二排刷的位置,第一排刷和第二排刷对线材的夹持力为恒力,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节省时间,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增加毛刷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线材抛丸后表面残留物清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第一清理机构安装在箱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第二清理机构安装在箱体内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21-箱体、22-第一清理机构、23-第二清理机构、24-线材出口、25-线材入口、221-支撑柱、222-滑座、223-第一排刷、224-连接臂、225-第一拉绳、226-第一配重块、227-滚轮、228-导向座、231-支柱、232-支座、233-上滑体、234-下滑体、235-第二排刷、236-底座、237-滚动轮、238-臂体、239-第二配重块、2310-第三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线材抛丸后表面残留物清理装置,包括箱体21、第一清理机构22和第二清理机构23,所述箱体21的前后两侧分别设有线材出口24和线材入口25,所述箱体21内设有两个第一清理机构22和第二清理机构23,所述两个第一清理机构22分别对线材的前后两侧面进行清理,所述第二清理机构23对线材的上下两侧面进行清理,所述第一清理机构22包括支撑柱221、滑座222、第一排刷223、连接臂224、第一拉绳225、第一配重块226、滚轮227和导向座228,所述箱体21的内底面设有支撑柱221,所述支撑柱221的上端穿设有滑座222,所述滑座222的后端设有第一排刷223,所述滑座222的前端设有导向座228,所述导向座228的前端为斜面,所述连接臂224的一端与箱体21可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搁置在导向座228的前端上的滚轮227,所述第一拉绳225的一端与连接臂224固定连接,另一端连接有第一配重块226,所述滑座222的横截面为非圆形形状,所述第二清理机构23包括支柱231、两个支座232、上滑体233、下滑体234、两个第二排刷235、底座236、滚动轮237、臂体238、第二配重块239和第三配重块2310,所述箱体21的内底面设有支柱231,所述支柱231上设有上下两个支座232,上方的支座232上穿设有上滑体233,所述上滑体233的上端设有第二配重块239,所述下滑体234的下端设有第二排刷235,下方的支座232上穿设有下滑体234,所述下滑体234的上端设有第二排刷235,所述下滑体234的下端设有底座236,所述支柱231上设有可转动的臂体238,所述臂体238的前端设有抵触在底座236下端上的滚动轮237,所述臂体238的后端设有第三配重块2310。

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

本实用新型一种线材抛丸后表面残留物清理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第一清理机构22工作时,通过第一配重块226自身的重量带动连接臂224向下转动,连接臂224带动滚轮227向下运动的同时推动导向座228运动,导向座228通过滑座222带动第一排刷223向线材靠拢运动并对线材进行夹持,线材经过第一清理机构22对线材的前后两侧面进行清理。

第二清理机构23工作时,通过第二配重块239自身的重量带动上滑体233向下运动,上滑体233带动第二排刷235压在线材的上侧面上,通过第三配重块2310自身的重量带动臂体238的后端向下运动,同时臂体238的前端带动滚动轮237向上运动,滚动轮237推动底座236向上运动,底座236通过下滑体234带动第二排刷235向上运动压在线材的下侧面上,线材经过第二清理机构23对线材的上下两侧面进行清理。

第一配重块226、第二配重块239和第三配重块2310的重量保证第一排刷223和第二排刷235的毛束抵触在线材上不变形。

底座236和第二配重块239与支座232接触时,两个第二排刷235的毛束承载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线材的直径,导向座228与支撑柱221接触时,两个第一排刷223的毛束承载板之间的距离不小于线材的直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节省时间,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增加毛刷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任何对本实用新型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