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涂前除油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34963发布日期:2018-12-19 06:27阅读:872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涂前除油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创造属于喷涂前除锈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喷涂前除油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涂装前消除被涂物表面上的各种油污(如润滑油、乳化液、油脂、汗渍等)和尘埃,使被涂面洁净的清洗工序是涂装前处理工艺必不可少的工序。涂装前处理包括脱脂(除油)、除锈、磷化三个部分。磷化是中心环节,除油和除锈是磷化之前的准备工序,因此在生产实践中,既要把磷化工作作为重点,又要从磷化质量的要求出发,抓好除油和除锈工作,尤其要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目前的除锈方式多采用盐酸,盐酸除锈速度快,除锈干净彻底,对氧化皮也有很好的去除功能,且又是常温使用,弊病是盐酸除锈酸雾较大,有害健康,环境污染严重。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保护和劳动条件的改善已成为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虽然干冰除尘利用物理原理不会产生环境污染,但若单独采用干冰除尘替代盐酸,难免会出现铁锈清理不彻底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创造旨在提出一种喷涂前除油处理装置,以替代盐酸除锈,避免环境污染,改善工人劳动条件。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创造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喷涂前除油处理装置,包括机箱,所述的机箱上设有若干的进料孔和与进料孔相配合的出料孔,所述的机箱内设有若干的与所述的出料孔相配合的海绵,所述的海绵均覆盖在出料孔的一侧;

所述的机箱内设有2个除锈单元,所述的除锈单元包括3个彼此相切的处理轮组,所述的处理轮组包括3个彼此相切的除锈轮,所述的除锈轮均与机箱转动连接;

所述的除锈轮上均设有安装槽,所述的安装槽内均设有除锈垫,所述的除锈垫套在除锈轮的外侧,且2个相切的除锈垫之间形成除锈腔。

进一步的,所述的安装槽的截面为c字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除锈垫的截面为c字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的除锈腔的中心与和其相对应的进料孔、出料孔的中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处理装置还包括废料箱和抽风机,所述的抽风机位于废料箱与机箱之间,且废料箱与抽风机之间、抽风机与机箱之间分别通过管路相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的废料箱上设有排气管,所述的废料箱内设有过滤层,所述的过滤层覆盖在排气管的一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处理轮组还包括电机,所述的除锈轮上均设有轮轴,所述的轮轴均与电机转轴通过皮带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机箱上还设有箱门,所述的箱门与机箱铰接,所述的箱门上设有门锁和扣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喷涂前除油处理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喷涂前除油处理装置,利用除锈轮与待除锈管件相对运动的摩擦力作用下对管件外表面进行除锈,在干冰除尘前对管件进行预处理,并且设置3组除锈轮依次进行除锈处理,能够使除锈更彻底;同时设置2个除锈单元,能够同时对4跟管件进行除锈处理,处理效率更高。

(2)本发明创造所述的一种喷涂前除油处理装置,在机箱的一侧设置有废料箱和抽风机,能够将机箱内飞扬的锈粉等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保护设备的同时还能避免环境污染。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创造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创造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创造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创造,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创造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处理装置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处理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小直径管件的除锈腔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创造实施例所述的用于大直径管件的除锈腔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箱;11、进料孔;12、出料孔;13、海绵;14、箱门;141、门锁;142、扣手;2、除锈单元;21、处理轮组;211、除锈轮;2111、安装槽;21111、除锈垫;21112、除锈腔;2112、轮轴;212、电机;3、废料箱;31、排气管;32、过滤层;4、抽风机;100、管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创造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创造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创造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创造。

如图1-4所示,一种喷涂前除油处理装置,包括机箱1,所述的机箱1上设有若干的进料孔11和与进料孔11相配合的出料孔12,所述的机箱1内设有若干的与所述的出料孔12相配合的海绵13,所述的海绵13均覆盖在出料孔12的一侧。待除锈的管件100由进料孔11进入机箱1,再由相对应的出料孔12拉出机箱1,在拉出机箱1之前需要穿过海绵13,海绵13能够将管件100表面的绣粉、灰尘等去除。

所述的机箱1内设有2个除锈单元2,所述的除锈单元2包括3个彼此相切的处理轮组21,所述的处理轮组21包括3个彼此相切的除锈轮211,所述的除锈轮211均与机箱1转动连接;

所述的除锈轮211上均设有安装槽2111,所述的安装槽2111内均设有除锈垫21111,所述的除锈垫21111套在除锈轮211的外侧,且2个相切的除锈垫21111之间形成除锈腔21112。管件100由进料孔11进入机箱1,并进入除锈腔21112,在除锈腔21112内与除锈垫21111产生摩擦,将表面的锈渍去除。所述的除锈垫21111可以为砂皮带,同时可以根据需要更换不同的规格,以适应不同直径的管件100,使得处理装置的适用范围更广。

所述的安装槽2111的截面为c字形结构。

所述的除锈垫21111的截面为c字形结构。除锈垫21111的截面与安装槽2111的截面相配合,使得除锈垫21111的安装更稳固,摩擦效果更好。并且2个c字形的除锈垫21111正好形成一个圆形的除锈腔21112,与管件100的形状相配合,从而对管件100进行全面的除锈。2个c字形的除锈垫21111正好形成一个圆形的除锈腔21112,与管件100的形状相配合,从而对管件100进行全面的除锈。

所述的除锈腔21112的中心与和其相对应的进料孔11、出料孔12的中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处理装置还包括废料箱3和抽风机4,所述的抽风机4位于废料箱3与机箱1之间,且废料箱3与抽风机4之间、抽风机4与机箱1之间分别通过管路相连通。抽风机4能够使机箱1内形成负压,使摩擦产生的绣粉等随着气流进入废料箱3,避免机箱1内飞扬的绣粉等堆积妨碍处理装置的正常运转。

所述的废料箱3上设有排气管31,所述的废料箱3内设有过滤层32,所述的过滤层32覆盖在排气管31的一端。将机箱1排出的气体进行过滤后再排放,还能有效的避免环境污染,改善工人的工作环境。

所述的处理轮组21还包括电机212,所述的除锈轮211上均设有轮轴2112,所述的轮轴2112均与电机212转轴通过皮带连接。

所述的机箱1上还设有箱门14,所述的箱门14与机箱1铰接,所述的箱门14上设有门锁141和扣手142。

使用时,将管件100由进料孔11插入机箱1内,随后管件100进入除锈腔21112,除锈轮211的转动方向与管件100的运动方向相反,从而将管件100表面的锈渍在摩擦力的作用下除去;并且设置3个并列的除锈轮211,经过3次摩擦,进而将管件100表面的锈渍彻底去除;当除锈完毕,管件100再由相对应的出料孔12拉出机箱1,在拉出机箱1之前,最后穿过出料孔12一侧的海绵13,将管件100表面的绣粉、灰尘等擦去。

所述的处理装置,利用除锈轮211与待除锈管件100相对运动的摩擦力作用下对管件100外表面进行除锈,在干冰除尘前对管件100进行预处理,并且设置3组除锈轮211依次进行除锈处理,能够使除锈更彻底;同时设置2个除锈单元2,能够同时对4跟管件100进行除锈处理,处理效率更高。

所述的处理装置,在机箱1的一侧设置有废料箱3和抽风机4,能够将机箱1内飞扬的锈粉等进行集中收集和处理,保护设备的同时还能避免环境污染。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