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模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4913发布日期:2019-01-05 09:34阅读:525来源:国知局
压铸模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铸造模具领域,尤其是一种压铸模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背景技术:

压铸模具的冷却可从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720651962.2的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压铸模具中的循环冷却结构获得了解。传统的压铸模具中的循环冷却结构用于具有多个凸块或凹陷的复杂压铸件的压铸模冷却,存在布局困难,冷却效果较差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布局容易,冷却效果较好的压铸模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的压铸模具中的循环冷却结构用于具有多个凸块或凹陷的复杂压铸件的压铸模冷却,存在布局困难,冷却效果较差的不足,提供一种布局容易,冷却效果较好的压铸模冷却装置及冷却方法。

一种压铸模冷却装置,包括:设有型腔的模体,设于模体下端且前后排列的若干个竖向沉孔,一端与第一个竖向沉孔侧围前侧连通且另一端与模体前贯通的主进水孔,一端与最后一个竖向沉孔侧围后侧连通且另一端与模体后贯通的主出水孔,上端设有个数与竖向沉孔个数相同且高度小于竖向沉孔高度的横隔板的封水板,个数比竖向沉孔少一个且与竖向沉孔间隔设置的连通孔,冷却水冷却装置;连通孔两端与前后相邻的两个竖向沉孔的侧围一一对应连通;横隔板一一对应插入竖向沉孔中且封水板与模体下端可拆卸连接;横隔板的宽度与竖向沉孔直径适配。

所述的压铸模冷却装置具有的若干个竖向沉孔使布局容易;从主进水孔进入的冷却水依次通过竖向沉孔和连通孔从主出水孔流出对模体进行冷却;进入竖向沉孔的冷却水沿横隔板上升,通过横隔板与竖向沉孔的顶端之间的空隙后下降,经连通孔进入下一个竖向沉孔,延长了冷却通道长度,对模体的冷却效果较好;通过冷却水冷却装置对流过连通孔的被加热的冷却水和模体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对模体的冷却效果;拆卸下封水板,对竖向沉孔、主出水孔、主出水孔、连通孔进行清洗提高对模体的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冷却水冷却装置包括:个数与连通孔个数相同且设有连接孔的冷却模块、设于模体下端的上沉孔和设于封水板上端的下沉孔;冷却模块下端一一对应位于下沉孔中且与封水板连接;冷却模块上端与上沉孔适配;冷却模块上端一一对应插入上沉孔中且连接孔串接于连通孔中;冷却模块设有两个侧边与下端贯通且一一对应位于连通孔两侧外的u形冷却孔;封水板前端设有与u形冷却孔的一个侧边下端连通的付进水孔;封水板后端设有与u形冷却孔的另一个侧边下端连通的付出水孔。冷却水冷却装置使用时,从冷却水冷却装置的付进水孔进入的冷却水从u形冷却孔的一个侧边下端流入,且从u形冷却孔的另一个侧边下端经付出水孔流出,对流过连通孔的被加热的冷却水和模体进行冷却,结构简单实用且提高对模体的冷却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的模体下端设有定位沉孔;封水板上端设有与定位沉孔适配的定位凸块。利于封水板与模体连接时方便定位且提高连接精度。

一种压铸模冷却装置的冷却方法,所述的压铸模冷却装置具有上述的压铸模冷却装置的限定结构,(1)从主进水孔进入的冷却水依次通过竖向沉孔和连通孔从主出水孔流出对模体进行冷却;进入竖向沉孔的冷却水沿横隔板上升,通过横隔板与竖向沉孔的顶端之间的空隙后下降,经连通孔进入下一个竖向沉孔,对模体进行冷却;(2)从冷却水冷却装置的付进水孔进入的冷却水从u形冷却孔的一个侧边下端流入,且从u形冷却孔的另一个侧边下端经付出水孔流出,对流过连通孔的被加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并对模体进行进一步冷却;(3)拆卸下封水板,对竖向沉孔、主出水孔、主出水孔、连通孔、u形冷却孔、连接孔、付进水孔和付出水孔进行清洗提高对模体的冷却效果。所述的压铸模冷却装置的冷却方法能满足布局容易,对模体冷却效果较好的需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压铸模冷却装置具有的若干个竖向沉孔使布局容易;从主进水孔进入的冷却水依次通过竖向沉孔和连通孔从主出水孔流出对模体进行冷却;进入竖向沉孔的冷却水沿横隔板上升,通过横隔板与竖向沉孔的顶端之间的空隙后下降,经连通孔进入下一个竖向沉孔,延长了冷却通道长度,对模体的冷却效果较好;通过冷却水冷却装置对流过连通孔的被加热的冷却水和模体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对模体的冷却效果;拆卸下封水板,对竖向沉孔、主出水孔、主出水孔、连通孔进行清洗提高对模体的冷却效果。冷却水冷却装置使用时,从冷却水冷却装置的付进水孔进入的冷却水从u形冷却孔的一个侧边下端流入,且从u形冷却孔的另一个侧边下端经付出水孔流出,对流过连通孔的被加热的冷却水和模体进行冷却,结构简单实用且提高对模体的冷却效果。模体下端设有定位沉孔,封水板上端设有与定位沉孔适配的定位凸块,利于封水板与模体连接时方便定位且提高连接精度。所述的压铸模冷却装置的冷却方法能满足布局容易,对模体冷却效果较好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

图中:型腔1、模体2、竖向沉孔3、主进水孔4、主出水孔5、横隔板6、封水板7、连通孔8、连接孔9、冷却模块10、上沉孔11、下沉孔12、侧边13、u形冷却孔14、付进水孔15、付出水孔16、定位沉孔17、定位凸块18。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附图2所示:一种压铸模冷却装置,包括:设有型腔1的模体2,设于模体2下端且前后排列的七个竖向沉孔3,一端与第一个竖向沉孔3侧围前侧连通且另一端与模体2前贯通的主进水孔4,一端与最后一个竖向沉孔3侧围后侧连通且另一端与模体2后贯通的主出水孔5,上端设有个数与竖向沉孔3个数相同且高度小于竖向沉孔3高度的横隔板6的封水板7,个数比竖向沉孔3少一个且与竖向沉孔3间隔设置的连通孔8,冷却水冷却装置;连通孔8两端与前后相邻的两个竖向沉孔3的侧围一一对应连通;横隔板6一一对应插入竖向沉孔3中且封水板7与模体2下端螺钉连接;横隔板6的宽度与竖向沉孔3直径过渡配合。

所述的冷却水冷却装置包括:个数与连通孔8个数相同且设有连接孔9的冷却模块10、设于模体2下端的上沉孔11和设于封水板7上端的下沉孔12;冷却模块10下端一一对应位于下沉孔12中且与封水板7螺钉连接;冷却模块10上端与上沉孔11过渡配合;冷却模块10上端一一对应插入上沉孔11中且连接孔9串接于连通孔8中;冷却模块10设有两个侧边13与下端贯通且一一对应位于连通孔8两侧外的u形冷却孔14;封水板7前端设有与u形冷却孔14的一个侧边13下端连通的付进水孔15;封水板7后端设有与u形冷却孔14的另一个侧边13下端连通的付出水孔16。

所述的模体2下端设有定位沉孔17;封水板7上端设有与定位沉孔17间隙配合的定位凸块18。

一种压铸模冷却装置的冷却方法,所述的压铸模冷却装置具有上述的压铸模冷却装置的限定结构,(1)从主进水孔4进入的冷却水依次通过竖向沉孔3和连通孔8从主出水孔5流出对模体2进行冷却;进入竖向沉孔3的冷却水沿横隔板6上升,通过横隔板6与竖向沉孔3的顶端之间的空隙后下降,经连通孔8进入下一个竖向沉孔3,对模体2进行冷却;(2)从冷却水冷却装置的付进水孔15进入的冷却水从u形冷却孔14的一个侧边13下端流入,且从u形冷却孔14的另一个侧边13下端经付出水孔16流出,对流过连通孔8的被加热的冷却水进行冷却,并对模体2进行进一步冷却;(3)拆卸下封水板7,对竖向沉孔3、主出水孔5、主出水孔5、连通孔8、u形冷却孔14、连接孔9、付进水孔15和付出水孔16进行清洗提高对模体2的冷却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的压铸模冷却装置具有的若干个竖向沉孔使布局容易;从主进水孔进入的冷却水依次通过竖向沉孔和连通孔从主出水孔流出对模体进行冷却;进入竖向沉孔的冷却水沿横隔板上升,通过横隔板与竖向沉孔的顶端之间的空隙后下降,经连通孔进入下一个竖向沉孔,延长了冷却通道长度,对模体的冷却效果较好;通过冷却水冷却装置对流过连通孔的被加热的冷却水和模体进行冷却,进一步提高对模体的冷却效果;拆卸下封水板,对竖向沉孔、主出水孔、主出水孔、连通孔进行清洗提高对模体的冷却效果。冷却水冷却装置使用时,从冷却水冷却装置的付进水孔进入的冷却水从u形冷却孔的一个侧边下端流入,且从u形冷却孔的另一个侧边下端经付出水孔流出,对流过连通孔的被加热的冷却水和模体进行冷却,结构简单实用且提高对模体的冷却效果。模体下端设有定位沉孔,封水板上端设有与定位沉孔适配的定位凸块,利于封水板与模体连接时方便定位且提高连接精度。所述的压铸模冷却装置的冷却方法能满足布局容易,对模体冷却效果较好的需要。

除上述实施例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书及说明书所公开的范围内,本发明的技术特征或技术数据可以进行重新选择及组合,从而构成新的实施例,这些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无需进行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的,因此这些本发明没有详细描述的实施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而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