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铸件吊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3881发布日期:2018-10-02 19:16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丸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铸件吊架。



背景技术:

抛丸机,是一种利用抛丸器抛出的高速弹丸清理或强化铸件表面的铸造设备。抛丸机能同时对铸件进行落砂﹑除芯和清理,一般将铸件直接挂在抛丸机的吊链上进行抛打,由于抛丸机内只设置了一个挂钩,一次只能加工一个工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工作效率,同时强度一般,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挂铸件时快捷省力、稳定性好、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高的铸件吊架。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铸件吊架,包括中心柱和方形的底盘框架,所述中心柱的顶端设有吊环,所述中心柱自下到上依次套设有第一限位块、圆柱形的套环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与中心柱一体式连接,所述套环的侧面设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底端与所述底盘框架连接,所述底盘框架的底部均匀间隔设有挂钩;

所述挂钩包括立柱和钩头,所述立柱的末端与所述钩头连接,所述钩头的内侧设有凹槽,所述立柱转动连接有弹性防护柱,所述弹性防护柱的底端连接有磁性防护块,所述凹槽的表面设有橡胶磁条,所述磁性防护块与所述橡胶磁条相互吸引,所述磁性防护块与所述凹槽相适配;

所述底盘框架上设有水平放置的两根第一横杆,两根所述第一横杆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限位块的侧面均匀设有第一弧形圈,所述第一横杆的上表面均匀间隔设有第二弧形圈,所述第一弧形圈和第二弧形圈通过链条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柱之间连接有倒几字形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中部设有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杆的下表面连接有挂钩。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设有四个,所述固定柱均匀间隔设置,四个所述固定柱一端与套环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底盘框架的四条边的中点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块呈圆柱形,所述第二限位块呈圆柱形,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磁性防护块放入凹槽内固定,弹性防护柱限制铸件移动,这样铸件在抛丸机内抛打时,不会脱离钩头,设置弹性防护柱可以在铸件抛打完毕后,更方便的将磁性防护块从凹槽内拿出来,本实用新型的吊架一次可以对多个铸件进行抛打,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吊架挂铸件时快捷省力、强度高、稳定性好、挂的铸件量多、工作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具体实施方式的铸件吊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具体实施方式的铸件吊架的钩头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1、中心柱;11、第一限位块;111、第一弧形圈;12、套环;

121、固定柱;13、第二限位块;2、底盘框架;21、第一横杆;211、第二弧形圈;22、链条;3、吊环;4、挂钩;41、立柱;42、钩头;43、凹槽;

44、弹性防护柱;45、磁性防护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予以说明。

本实用新型最关键的构思在于:设置可旋转的套环,挂铸件时快捷省力,弹性防护柱限制铸件移动,这样铸件在抛丸机内抛打时,不会脱离钩头,本实用新型的吊架稳定性好、安全性和工作效率高。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铸件吊架,包括中心柱1和方形的底盘框架2,所述中心柱1的顶端设有吊环3,所述中心柱1自下到上依次套设有第一限位块11、圆柱形的套环12和第二限位块13,所述第一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块13与中心柱1一体式连接,所述套环12的侧面设有固定柱121,所述固定柱121的底端与所述底盘框架2连接,所述底盘框架2的底部均匀间隔设有挂钩4;

所述挂钩4包括立柱41和钩头42,所述立柱41的末端与所述钩头42连接,所述钩头42的内侧设有凹槽43,所述立柱41转动连接有弹性防护柱44,所述弹性防护柱44的底端连接有磁性防护块45,所述凹槽43的表面设有橡胶磁条,所述磁性防护块45与所述橡胶磁条相互吸引,所述磁性防护块45与所述凹槽43相适配;

所述底盘框架2上设有水平放置的两根第一横杆21,两根所述第一横杆21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限位块11的侧面均匀设有第一弧形圈111,所述第一横杆21的上表面均匀间隔设有第二弧形圈211,所述第一弧形圈111和第二弧形圈211通过链条22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为:将吊环3挂在抛丸机的挂钩4上,第一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块13限制圆柱形的套环12的上下移动,套环12与底盘框架2通过固定柱121连接,当将铸件挂在底盘框架2的挂钩4上时,可以转动套环12人固定不动的进行挂铸件,快捷省力,挂完铸件后,将磁性防护块45放入凹槽43内固定,弹性防护柱44限制铸件移动,这样铸件在抛丸机内抛打时,不会脱离钩头42,设置弹性防护柱44可以在铸件抛打完毕后,更方便的将磁性防护块45从凹槽43内拿出来;当进行抛丸时,随着抛丸力度增加,套环12产生旋转,带动固定柱121进而带动底盘框架2旋转,从而铸件旋转,使得铸件的每个表面得到处理,表面粗糙度均匀。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磁性防护块45放入凹槽43内固定,弹性防护柱44限制铸件移动,这样铸件在抛丸机内抛打时,不会脱离钩头42,设置弹性防护柱44可以在铸件抛打完毕后,更方便的将磁性防护块45从凹槽43内拿出来,本实用新型的吊架一次可以对多个铸件进行抛打,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吊架挂铸件时快捷省力、强度高、稳定性好、挂的铸件量多、工作效率高。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柱121之间连接有倒几字形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中部设有挂钩4。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二横杆的挂钩4上可以再挂一个抛物件铸件吊架,可以增加铸件个数,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杆21的下表面连接有挂钩4。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横杆21的下表面连接有挂钩4,挂钩4上可以放置铸件,放置铸件时,应保持底盘框架2受力均衡,防止底盘框架2摇晃。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柱121设有四个,所述固定柱121均匀间隔设置,四个所述固定柱121一端与套环12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底盘框架2的四条边的中点连接。

从上述描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固定柱121设有四个,使得底盘框架2水平放置时更加稳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块11呈圆柱形,所述第二限位块13呈圆柱形,所述第一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块13的材质为不锈钢。

实施例一

一种铸件吊架,包括中心柱1和方形的底盘框架2,所述中心柱1的顶端设有吊环3,所述中心柱1自下到上依次套设有第一限位块11、圆柱形的套环12和第二限位块13,所述第一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块13与中心柱1一体式连接,所述套环12的侧面设有固定柱121,所述固定柱121的底端与所述底盘框架2连接,所述底盘框架2的底部均匀间隔设有挂钩4;

所述挂钩4包括立柱41和钩头42,所述立柱41的末端与所述钩头42连接,所述钩头42的内侧设有凹槽43,所述立柱41转动连接有弹性防护柱44,所述弹性防护柱44的底端连接有磁性防护块45,所述凹槽43的表面设有橡胶磁条,所述磁性防护块45与所述橡胶磁条相互吸引,所述磁性防护块45与所述凹槽43相适配;

所述底盘框架2上设有水平放置的两根第一横杆21,两根所述第一横杆21相互平行,所述第一限位块11的侧面均匀设有第一弧形圈111,所述第一横杆21的上表面均匀间隔设有第二弧形圈211,所述第一弧形圈111和第二弧形圈211通过链条22连接。

进一步的,两个所述固定柱121之间连接有倒几字形的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中部设有挂钩4。所述第一横杆21的下表面连接有挂钩4。所述固定柱121设有四个,所述固定柱121均匀间隔设置,四个所述固定柱121一端与套环12连接,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底盘框架2的四条边的中点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11呈圆柱形,所述第二限位块13呈圆柱形,所述第一限位块11和第二限位块13的材质为不锈钢。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铸件吊架,磁性防护块放入凹槽内固定,弹性防护柱限制铸件移动,这样铸件在抛丸机内抛打时,不会脱离钩头,设置弹性防护柱可以在铸件抛打完毕后,更方便的将磁性防护块从凹槽内拿出来,本实用新型的吊架一次可以对多个铸件进行抛打,提高了工作效率,本实用新型的吊架挂铸件时快捷省力、强度高、稳定性好、挂的铸件量多、工作效率高。

第二横杆的挂钩上可以再挂一个抛物件铸件吊架,可以增加铸件个数,提高工作效率。第一横杆的下表面连接有挂钩,挂钩上可以放置铸件,放置铸件时,应保持底盘框架受力均衡,防止底盘框架摇晃。固定柱设有四个,使得底盘框架水平放置时更加稳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