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频感应加热机自动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12500发布日期:2018-10-19 21:39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频感应加热机自动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淬火是把钢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以大于临界冷却速度进行冷却,从而获得以马氏体为主的不平衡组织(也有根据需要获得贝氏体或保持单相奥氏体)的一种热处理工艺方法。淬火是钢热处理工艺中应用最为广泛的工种工艺方法。随着对材料性能要求的提升,对于淬火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一种便于使用、具有较好散热性能的淬火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频感应加热机自动淬火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高频感应加热机自动淬火装置,包括机壳、转动槽,所述机壳外表面和底部设置有散热筋,所述机壳顶部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缓冲板,所述机壳顶部内侧通过固定支架安装有缓冲网,所述缓冲网外围设置有所述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壁上设置有导流筋,所述转动槽下部设置有驱动基座,所述驱动基座内设置有驱动电机、变频器、控制器,所述驱动基座设置于所述机壳底部内侧,所述机壳顶部内侧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下端安装有导流板,所述机壳底部外侧设置有回水电机,所述回水电机外接有回水管,所述回水管出水口伸入所述机壳顶部。

上述结构中,工作时,所述驱动基座带动所述转动槽进行旋转,实现对所述转动槽内冷却液的驱动,使得其具有流动性,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降温,带淬火的工件先经所述缓冲板缓冲后落入所述缓冲网内,在所述转动槽进行冷却,所述转动槽转动过程中,将冷却液向外飞溅,飞溅出的冷却液经所述导流板落到所述机壳的壁面上,实现冷却,所述回水电机将降温后的冷却水送回所述转动槽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效果,所述机壳、所述转动槽和所述缓冲网为圆柱体,所述散热筋焊接在所述机壳上,所述回水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机壳外侧,所述安装座焊接在所述机壳上,所述安装架与所述机壳及所述导流板之间焊接固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效果,所述安装座与所述缓冲板之间为铰接固定,且保证存在运动阻尼,所述缓冲网与所述机壳之间均匀的布置有10-14个固定支架。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效果,所述驱动基座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槽底部的的输入轴之间通过法兰相连接,所述回水电机与所述回水管通过卡箍紧密连接。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效果,所述导流筋整体呈螺旋上升式布置,所述机壳外部自己底部的所述散热筋等距布置,所述回水管伸入所述机壳的位置在所述转动槽壁面和所述缓冲网的固定支架之间。

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散热筋及导流筋,使得装置装置自身对冷却液具有较好的散热性能,通过设置具有运动阻尼的缓冲板,有效减缓工件下落时的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高频感应加热机自动淬火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机壳;2、散热筋;3、转动槽;4、导流板;5、安装架;6、缓冲板;7、安装座;8、导流筋;9、缓冲网;10、驱动基座;11、回水管;12、回水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高频感应加热机自动淬火装置,包括机壳1、转动槽3,所述机壳1外表面和底部设置有散热筋2,机壳1顶部安装有安装座7,安装座 7上设置有缓冲板6,机壳1顶部内侧通过固定支架安装有缓冲网9,缓冲网9 外围设置有转动槽3,转动槽3内壁上设置有导流筋8,转动槽3下部设置有驱动基座10,驱动基座10内设置有驱动电机、变频器、控制器,驱动基座10设置于机壳1底部内侧,机壳1顶部内侧设置有安装架5,安装架5下端安装有导流板4,机壳1底部外侧设置有回水电机12,回水电机12外接有回水管11,回水管11出水口伸入机壳1顶部。

上述结构中,工作时,驱动基座10带动转动槽3进行旋转,实现对转动槽 3内冷却液的驱动,使得其具有流动性,从而可以更好的实现降温,带淬火的工件先经缓冲板6缓冲后落入缓冲网9内,在转动槽3进行冷却,转动槽3转动过程中,将冷却液向外飞溅,飞溅出的冷却液经导流板4落到机壳1的壁面上,实现冷却,回水电机12将降温后的冷却水送回转动槽3内。

为了进一步提高其使用效果,机壳1、转动槽3和缓冲网9为圆柱体,散热筋2焊接在机壳1上,回水电机12通过螺栓固定在机壳1外侧,安装座7焊接在机壳1上,安装架5与机壳1及导流板4之间焊接固定,安装座7与缓冲板6 之间为铰接固定,且保证存在运动阻尼,缓冲网9与机壳1之间均匀的布置有 10-14个固定支架,驱动基座10的输出轴与转动槽3底部的输入轴之间通过法兰相连接,回水电机12与回水管11通过卡箍紧密连接,导流筋8整体呈螺旋上升式布置,机壳1外部自己底部的散热筋2等距布置,回水管11伸入机壳 1的位置在转动槽3壁面和缓冲网9的固定支架之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