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把手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66506发布日期:2019-02-26 17:39阅读:514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把手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铝合金把手模具。



背景技术:

把手一般安装在门、门窗或抽屉门上,用于辅助开或关门、门窗等,铝合金把手因其具有质量轻,强度较高等优点被广泛使用,现有的制造铝合金把手大多数采用压铸成型的方法,模具是压铸成型的重要设备,通过利用模具压铸制造具有高效率、高精度等优点,申请号为:201720041918.X公开了一种防堵塞铝合金压铸模具,包括下模具和上模具,所述下模具的内部设置有模具槽,所述模具槽的一侧设置有透气孔,所述下模具的一侧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外部包裹有固定螺母,所述下模具的一侧设置有合页,所述上模具安装在合页的一侧,且上模具的内部设置有进料孔,所述上模具的一侧设置有固定体。此模具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了可自动清洗的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水泵和控制器,解决了不能自动进行模具的清洗,不能防止铝合金压铸模具堵塞的问题,当压力传感器没有检测到压力时,启动水泵,开始对内部进行清洗,设置了多个进料口,解决了不能保证铸件的产品质量的问题,可以保证熔融液注入均。使用时,关闭下模具和上模具,从进料口注入原料,使原料到达下模具的模具凹槽内成型,原料成型后打开上模具将成型产品从模具凹槽中取出,取出产品时,由于成型产品会卡在模具凹槽内,难以将成型产品从模具凹槽中取出,且进料口中没有设置任何的过滤铝合金原料液中的铝渣,铝渣的存在会影响浇注成型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过滤掉铝合金浇注液中的铝渣,易脱模的铝合金把手模具。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铝合金把手模具,包括机架、上模、下模,所述下模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模和下模的扣合面上分别对称地设置有至少两个上成型凹槽和下成型凹槽,所述上成型凹槽和下成型凹槽分别呈“L”型,所述上成型凹槽一端的槽壁上设置有中空柱体,所述下成型凹槽的一端设置有与所述中空柱体相适配的开口,所述下成型凹槽内设置有顶出机构,所述上模远离所述上成型凹槽的一侧设置有储液箱,所述储液箱通过注液管与所述上成型凹槽一端的中空柱体连通,所述储液箱上连通设置有过滤桶,所述过滤桶上连接有进料管。

进一步地:所述上成型凹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上成型凹槽平行地设置于所述上模的扣合面上,所述下成型凹槽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下成型凹槽平行地设置于所述下模的扣合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截面呈弧形的顶出块、顶出杆、气缸,所述气缸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顶出杆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所述下成型凹槽内设置有与所述顶出块相适配的容置槽,所述容置槽内设置有通孔,所述顶出杆端部贯穿所述通孔,且所述顶出杆的端部与所述顶出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顶出杆呈“U”字型,所述顶出杆的两端分别贯穿所述容置槽的通孔,并与所述顶出块连接,所述顶出杆的中部通过连接块与所述气缸的输出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过滤桶包括桶体和桶盖,所述桶体内壁设置有环状承接架,所述环状承接架上设置有拆卸式滤网,所述桶盖盖在所述桶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上模的扣合面上设置有连接柱,所述下模的扣合面上设置有连接孔。

进一步地:所述中空柱体外周设置有螺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与现有技术相比,通过在下成型凹槽内设置顶出机构,下成型凹槽的一端设置有开口,上成型凹槽的一端设有中空柱体,过滤桶与储液箱连通,储液箱通过注液管与中空柱体连通,使用时,将上模和下模扣合,将合金浇注液从进进料管输入过滤桶中,通过过滤桶将铝合金浇注液中铝渣过滤掉,过滤后铝合金浇注液经储液箱和注液管从中空柱体进入上成型凹槽和下成型凹槽中压铸成型,利用过滤桶将铝渣过滤掉,保证铝合金把手的质量,铝合金把手压铸成型后,将上模和下模分离,通过顶出机构将铝合金把手从下成型凹槽中顶出,便于铝合金把手脱模,利用中空柱体,使压铸的铝合金把手的一端形成圆孔,便于铝合金把手与其他零部件连接。

2.过滤桶内壁设置有环状承接架,滤网可拆卸地设置在环状承接架上,便于拆卸滤网,对滤网进行清理或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模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下模与顶出机构连接示意图;

图5为图4A-A处剖切图;

图6为过滤桶结构示意图;

图7为桶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中空柱体与注液管连接示意图;

图9为铝合金把手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架,2-上模,21-连接柱,3-下模,31-连接孔,4-扣合面,51-上成型凹槽,52-下成型凹槽,53-容置槽,54-通孔,61-中空柱体,62-开口,63-螺牙,71-储液箱,72-注液管,73-过滤桶,74-进料管,75-桶体,76-桶盖,77-环状承接架,78-滤网,81-顶出块,82-顶出杆,83-气缸,84-连接块,9-铝合金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铝合金把手模具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机架1、上模2、下模3,下模3设置于机架1上,上模2的扣合面4上设置有连接柱21,下模3的扣合面4上设置有连接孔31,上模2和下模3的扣合面4上分别对称地设置有至少两个上成型凹槽51和下成型凹槽52,上成型凹槽51和下成型凹槽52分别呈“L”型,上成型凹槽51一端的槽壁上设置有中空柱体61,中空柱体61外周设置有螺牙63,下成型凹槽52的一端设置有与中空柱体61相适配的开口62,下成型凹槽52内设置有顶出机构,顶出机构包括截面呈弧形的顶出块81、顶出杆82、气缸83,气缸83设置于机架1上,顶出杆82呈“U”字型,下成型凹槽52内设置有与顶出块81相适配的容置槽53,容置槽53内设置有通孔54,顶出杆82的两端分别贯穿容置槽53的通孔54,并与顶出块81连接,顶出杆82的中部通过连接块84与气缸83的输出端连接,上模2远离上成型凹槽51的一侧设置有储液箱71,储液箱71通过注液管72与上成型凹槽51一端的中空柱体61连通,储液箱71上连通设置有过滤桶73,过滤桶73包括桶体75和桶盖76,桶体75内壁设置有环状承接架77,环状承接架77上设置有拆卸式滤网78,桶盖76盖在桶体75上,桶盖75上连接有进料管74;

在本实施例中,上成型凹槽51设置有两个,两个上成型凹槽51平行地设置于上模2的扣合面4上,下成型凹槽52设置有两个,两个下成型凹槽52平行地设置于下模3的扣合面4上,通过分别设置两个上成型凹槽51和下成型凹槽52,一次压铸可制造两个铝合金把手9,提高生产效率。

工作时,通过气缸83驱动顶出杆82下降,从而带动顶出块81下降,并使顶出块81卡进容置槽53中,将上模2的扣合面4上的连接柱21对准下模3的扣合面4上的连接孔31,使上模2和下模3相互扣合,并使中空圆柱61卡在开口62中,将铝合金浇注液从进料管74注入过滤桶73中,过滤桶73中的铝合金浇注液在滤网78的作用下,将铝合金浇注液中的铝渣阻隔在滤网78上,从而避免铝渣经储液箱71进入上成型凹槽51和下成型凹槽52中,影响铝合金把手的质量,铝合金浇注液从储液箱71中经注液管72从中空柱体61进入上成型凹槽51和下成型凹槽52构成的成型槽中,由于中空柱体61设置在上成型凹槽51一端的槽壁上,且中空柱体61悬空设置与上成型凹槽51槽底的上方,中空柱体61与上成型凹槽51连接的一端是实心的,中空柱体61另一端是中空的,中空柱体61中空的一端与注液管72连通(如图8所示),中空柱体61外周设有螺牙63,因此,压铸成型后的铝合金把手9如图9所示,在中空柱体61的作用下,铝合金把手9的一端设有带螺纹的圆孔,用于铝合金把手9与其他零部件连接,压铸成型后,将上模2与下模3分离,驱动气缸83,使顶出杆82上升,从而带动顶出块81上升,通过顶出块81,将下模3的下成型凹槽52中的铝合金把手9顶出,便于将铝合金把手9从下成型凹槽51中取出,提高铝合金把手9脱模的效率;清洗或更换滤网78时,将桶盖76从桶体75上取下来,然后将滤网78从桶体75内的环状承接架77上取下来拿即可。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