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济型单工位静压造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44472发布日期:2019-05-24 20:32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经济型单工位静压造型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静压造型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济型单工位静压造型机。



背景技术:

静压造型机是目前较为理想的造型方法,为国内外铸造设备厂家普遍采用。从本质上说,静压造型是高压造型和气冲造型的综合。铸造造型所用的砂子,是特定配方的湿砂,流动性很差,单纯的高压造型,在贴近模具的分型面上,砂子很难形成较高的硬度,而单纯的气冲造型,分型面成形较好,但砂子容易搭桥,且砂箱背面的砂子很松散,易塌箱。

申请号为CN2012103516183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平分型静压造型机及能实现自动合型的静压造型机组,其中的机组包括一台用于制作下砂型的水平分型静压造型机一、一台用于制作上砂型的水平分型静压造型机二,以及砂型输送装置;上述造型机一、二中的任何一台造型机,均包括机架、水平工作台和上活动压板,水平工作台设置有能带动其往复翻转180°的翻转机构;砂型输送装置经停水平分型静压造型机一水平工作台的正下方和水平分型静压造型机二水平工作台的正下方,其包括支撑架、砂型托板和行走机构;在造型机一、二之间设置有能够交替向各造型机的砂箱注入砂料的送料机构。该专利虽然通过配置相应的电控系统及液压系统等,能够实现自动合型、连续化生产砂型的目的,但该专利造型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经济型单工位静压造型机,可提高压砂造型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经济型单工位静压造型机,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立柱,所述立柱的下端与所述底座相接,所述立柱的顶端设有横梁,所述横梁一端与所述立柱相接,所述横梁另一端沿竖直方向设有回转中柱,所述回转中柱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所述横梁和所述底座相接;所述回转中柱下部设有回转机构,所述回转机构可在所述回转中柱上转动;所述回转机构两端上侧设有模底座,所述模底座的上方设有模底框;所述模底框的两侧与所述模底座侧面相连接,且所述模底框可上下往复运动;所述模底框上方设有中空的砂箱和输送辊架,所述砂箱可在所述输送辊架上运动;所述立柱上设有吹气装置,位于所述立柱和所述回转中柱之间,在所述横梁下侧设有气体出口,所述吹气装置与所述气体出口联通,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砂箱可相互贴紧。

优选的,所述回转机构两侧设有限位块。

优选的,在所述底座上,位于所述模底框下方各设有设有一对顶升缸。

优选的,位于所述顶升缸之间,在所述模底座上还设有起模缸。

优选的,所述砂箱的上方设有余砂框,所述余砂框的两侧与所述模底框两侧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先气流冲击预紧实,改善分型面填砂效果,然后再用压头,高压紧实,这样最终得到良好的造型效果;

(2)本实用新型属经济型机型,特别适合创业初期,资金有限,但又要求用静压造型工艺做产品的厂家。本机配线时,也可以分期一步步上设备。买一个造型机就能开始生产,有条件后,可以再上自动定量加砂系统,再上造型辊道架砂箱自动推送机构,以后再上各种辅机及冷却输送线等;

(3)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功能齐全。在机架立柱内设置独立的液压站,液压站上设有变量泵,工作压力为11MPa~22MPa,满足压实时的增压要求。设独立的电气控制系统,所以可以实现单机自动化使用。配上辅机输送线,也可组成全自动的静压造型线;

(4)根据不同客户要求,本实用新型平压头压实也可改用多触头压实,且本实用新型是取代震击式造型机的最佳选择。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图中标记为:1、底座;2、立柱;3、横梁;4、回转中柱;5、回转机构;6、模底座;7、砂箱;8、输送辊架;9、吹气装置;10、气体出口;11、余砂框;12、顶升缸;13、起模缸;14、限位块;15、模底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经济型单工位静压造型机,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一端设有立柱2,立柱2的下端与底座1相接,立柱2的顶端设有横梁3,横梁3一端与立柱2相接,横梁3另一端沿竖直方向设有回转中柱4,回转中柱4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横梁3和底座1相接;回转中柱4下部设有回转机构5,回转机构5可在回转中柱4上转动;回转机构5两端上侧设有模底座6,模底座6的上方设有模底框15;模底框15的两侧与模底座6侧面相连接,且模底框15可上下往复运动;模底框15上方设有中空的砂箱7和输送辊架8,砂箱7可在输送辊架8上运动;立柱2上设有吹气装置9,位于立柱2和回转中柱4之间,在横梁3下侧设有气体出口10,吹气装置9与气体出口10联通,气体出口10与砂箱7可相互贴紧。回转机构4两侧两侧设有限位块14。在底座1上,位于模底框15下方各设有设有一对顶升缸12;位于顶升缸12之间,在底座1上还设有起模缸13;砂箱7的上方设有余砂框11,余砂框11的两侧与模底框15两侧相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两个工位是同时工作的,即压实工位有一片砂箱在压实,起模工位有一片砂箱在加砂或起模。

具体工作时的动作如下:

在加砂起模工位,此时边辊架已升至最高,空砂箱7从输送辊架8被推进来,起模缸13降,拉着起模钩、起模横梁、辊道架下起下降,砂箱7落到工作台上的模底框15上,接着余砂框11落到砂箱7上,三者无缝贴合后加砂;

在压实工位,机座上的限位座钩住中间起模钩,不让起模横梁及辊道架活动,机座上的顶升缸12顶起两侧顶升钩,将模底框15、砂箱1、余砂框11顶紧在上横梁3下。(这是一个很短的消间行程,之所以要这个间隙,是因为回转的需要。没有间隙,就没法回转了。)吹气装置打开,静压吹气,压实缸驱动压头下压,最终紧实;然后顶升缸钩住顶升钩下降,模底框15砂箱余砂框11一起下降复位;

回转机构5回转,将加好砂的砂箱7转进压实工位,将造型好的砂箱7转到起模工位;

在加砂起模工位,机座上的两个限位钩钩住顶升钩,不让工作台活动,起模缸13顶住起模钩上升,带动辊道架同步上升,在此过程中,砂箱7与模底框15脱开,余砂框11与砂箱7脱开,起模完毕,造好型的砂箱7被推出,空砂箱7进入,一个循环结束。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