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子稳定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9375发布日期:2019-05-15 22:16阅读:393来源:国知局
滚子稳定下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料机构,特别是一种轴承滚子生产过程中的滚子稳定下料机构。



背景技术:

轴承滚子通过磨床加工后,通过磨床的下料口落入到料框中。由于滚子自身的重量,及下料口的长度,导致滚子下料的速度过快,加工完成的滚子会在下落的瞬间砸落到其它滚子上,导致滚子之间的相互碰伤,使得滚子生产的良品率下降。现在生产现场最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在下料口和料框直接设置棉布等缓冲物,以物理缓冲的方式降低滚子下落的速度。这种方式存在两个问题,1.棉布的形状无法固定,因此其缓冲的效果无法确保,经常出现滚子无法接触到棉布,或直接被棉布阻挡的问题;2.缓冲的力量无法调节,且无法针对体积质量较大的滚子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根据滚子大小调节下料速度,防止滚子相互碰伤的滚子稳定下料机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滚子稳定下料机构,包括进口及出口,所述的进口为开放型喇叭状结构,其与机床的下料口连接,所述的出口通过下料斜坡与进口连接,所述的出口的大小小于进口,且在出口的外壁外侧上固定有第一导磁块,所述的第一导磁块上活动吸附有磁铁。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利用磁铁的磁吸力,减缓滚子的下料速度,从而有效的防止滚子相互碰伤。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第一导磁块与磁铁之间可拆卸的设有第二导磁块。通过设置不同大小的第二导磁块或不同数量的导磁块控制磁铁与出口之间的距离,从而控制磁吸力的大小。

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第一导磁块对称的设置在出口的两侧,从而形成稳定的磁力缓冲屏障。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所述的进口及下料斜坡的内壁上固定有吸油海绵层,以减少噪音,并进一步降低滚子在进口及下料斜坡的下落速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磁铁的方式,形成磁力缓冲屏障,从而达到降低滚子下落速度的效果。同时磁铁能轻易的吸附在固定在出口的第一导磁块上,因此拆卸方便,还能随时附加第二导磁块来减少磁力对下落速度的影响,能非常方便的用于现有普通的下料机构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描述的滚子稳定下料机构,包括进口2及出口3,所述的进口2为开放型喇叭状结构,其与机床的下料口连接,所述的出口3通过下料斜坡1与进口2连接,所述的出口3的大小小于进口2,且在出口3的外壁外侧通过胶水对称的固定有一对第一导磁块4,所述的第一导磁块4上活动吸附有磁铁6。其中所述的进口2及下料斜坡1的内壁上固定有吸油海绵层7,以减少噪音,并进一步降低滚子在进口2及下料斜坡1的下落速度。

同时根据滚子质量的大小,所述的第一导磁块4与磁铁6之间还可利用磁力进一步的增加第二导磁块5。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