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封头涡流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01435发布日期:2019-07-17 06:11阅读:5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型封头涡流淬火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材料热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封头涡流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封头的淬火是为了大幅度提高封头的各项性能,使封头满足不同设备的不同要求,现有技术中,对于小型封头的淬火为保证封头淬火时的冷却介质均匀,均设置有匀流装置,但在一些大型封头的淬火中,由于冷却介质量增大,直接移植匀流装置并不能解决大型封头淬火时,使冷却介质均匀,致使大型封头淬火后质量大大降低甚至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大型封头涡流淬火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解决大型封头淬火时冷却介质不能均匀分布于大型封头外,致使大型封头淬火后质量大大降低甚至报废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大型封头涡流淬火装置,包括:内槽体和外槽体,内槽体和外槽体之间形成环形密封腔,内槽体上均匀分布涡流喷嘴组,涡流喷嘴组的进口端位于所述环形密封腔内,涡流喷嘴组的出口端位于内槽体内;内槽体底部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经管线通过第一泵体连接所述环形密封腔。

还包括支架,内槽体和外槽体固定在支架上。

还包括升降机构和第二泵体,升降机构设置有长臂,长臂上具有封头淬火吊具、伸缩软管和可伸缩管,长臂的下端设置封头淬火吊具,可伸缩管固定在长臂并经伸缩软管通过第二泵体连接所述环形密封腔。

所述封头淬火吊具具有吊链部、链条和圆环吊具,所述吊链部通过至少三条链条连接所述圆环吊具。

所述圆环吊具的内圈为弧形,所述弧形与封头弧度相同。

所述涡流喷嘴组由若干喷嘴组成,所述若干喷嘴均与内槽体呈一夹角,以使若干喷嘴同时喷射时形成旋流。

所述若干喷嘴的排列为沿一涡流外旋的若干切线方向均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在槽体内制造涡流,使槽体内的液体处于不断旋转的涡流状态,以使封头进入槽体时,旋转的涡流冷却液相对于封头不断旋转,以此将冷却液均匀的分布在封头上,完成冷却,本技术方案结构简单,部件较少,且可有效均匀冷却液,可提高封头品质,有效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图。

图中标记为:1、第二泵体;2、支架;3、第一泵体;4、封头淬火吊具;5、涡流喷嘴组;6、内槽体;7、封头;8、长臂;9、升降机构;10、外槽体;11、伸缩软管;12、可伸缩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一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中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大型封头涡流淬火装置,包括:内槽体6和外槽体10,内槽体6和外槽体10之间形成环形密封腔,内槽体6上均匀分布涡流喷嘴组5,涡流喷嘴组5的进口端位于所述环形密封腔内,涡流喷嘴组5的出口端位于内槽体6内;内槽体6底部具有一通孔,所述通孔经管线通过第一泵体3连接所述环形密封腔。

在上述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内槽体6和外槽体10之间形成一个环形的密封腔体,该密封腔体可以承受一定高压;内槽体6上分布有涡流喷嘴组5,内槽体内充满液体时,该涡流喷嘴组5同时喷射流体时,可形成一个涡流,涡流喷嘴组5的液体从环形密封腔内喷射至内槽体6内部,内槽体6底部有一个通孔,第一泵体3从该通孔处抽液体加压后输送至环形的密封腔体内,环形的密封腔体的水再经涡流喷嘴组5喷射至内槽体6内部;该技术方案中,将内槽体6内的水循环输送,简化了装置的结构,并且由于涡流的产生,封头的淬火更加均匀。

进一步的,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包括支架2,内槽体6和外槽体10固定在支架2上。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支架固定内槽体6和外槽体10,对内槽体6和外槽体10进行加固,该支架为衍架结构或减震架。

进一步的,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还包括升降机构9和第二泵体1,升降机构9设置有长臂8,长臂8上具有封头淬火吊具4、伸缩软管11和可伸缩管12,长臂8的下端设置封头淬火吊具4,可伸缩管12固定在长臂8并经伸缩软管11通过第二泵体1连接所述环形密封腔。

上述实施例中,为便于将封头置于内槽体6内淬火,设置一个升降机构9用于升降封头,封头采用封头淬火吊具4固定吊装,便于封头的安放,淬火时,为更好的淬火,使封头的内外壁均均匀的接触冷却液,在升降机构9的长臂8上设置一个可伸缩管12,封头淬火吊具4吊装高温封头时,可伸缩管12收回,封头淬火吊具4将封头置于冷却液后,可伸缩管12伸出,延伸至封头的内部,可伸缩管12负责抽取封头内部的冷却液,与内槽体6内涡流喷嘴组5喷射液体和底部的第一泵体3结合所形成的涡流冷却液系统配合,在封头内部也形成一个涡流冷却液系统,以使封头的内外部接触的冷却液同步均匀,增加封头的质量。

进一步的,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封头淬火吊具4具有吊链部、链条和圆环吊具,所述吊链部通过至少三条链条连接所述圆环吊具。

上述实施例中,封头淬火吊具4由链部、链条和圆环吊具组成,可方便的装卸封头。

进一步的,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圆环吊具的内圈为弧形,所述弧形与封头弧度相同。

上述实施例中,为配合不同型号的封头,分别设计不同内圈弧度的圆环吊具,使之与封头的接触面增多,提升圆环吊具吊装封头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涡流喷嘴组5由若干喷嘴组成,所述若干喷嘴均与内槽体6呈一夹角,以使若干喷嘴同时喷射时形成旋流。

上述实施例中,涡流喷嘴组5为配合内槽体6底部的抽水,以形成涡流,则涡流喷嘴组5的所有喷头均需要和内槽体6内表面呈一角度,涡流喷嘴组5使内槽体6内的液体产生旋转,配合内槽体6底部的抽水系统,与上述旋转配合形成涡流。喷嘴均与内槽体6呈一夹角的角度为25-35度,也可以是26度、28度、29度或30度喷嘴均的两端可以是水平的,或是略微倾斜,与水平的夹角为0-45度,也可以是5度、10度、15度、25度。

进一步的,参考图1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所述若干喷嘴的排列为沿一涡流外旋的若干切线方向均匀设置。

上述实施例中,为形成不同的涡流效果,涡流喷嘴组5内的喷嘴沿,内槽体6内虚拟涡流的切线方向设置,该虚拟涡流为涡流喷嘴组5设置成功后配合内槽体6底部抽水系统形成的涡流的形状。

综上所述,使用本装置时使用,首先打开第一泵体3形成涡流,再使用封头淬火吊具4将封头吊装并将可伸缩管12深入至封头的内部,然后将封头置于该涡流中,同时打开第二泵体1,待封头冷却提升封头淬火吊具4将封头取出。

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