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注料的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882873发布日期:2020-05-26 17:16阅读:4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注料的铸造模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模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注料的铸造模具。



背景技术:

铸造模具是指为了获得零件的结构形状,预先用其他容易成型的材料做成零件的结构形状,然后再在砂型中放入模具,于是砂型中就形成了一个和零件结构尺寸一样的空腔,再在该空腔中浇注流动性液体,该液体冷却凝固之后就能形成和模具形状结构完全一样的零件了。

铸造模具是模具的一种,在生产产品时,需要使用到铸造模具,现有的铸造模具在生产完零件时,需要人工手动将下模具和上模具分离开,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量,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注料的铸造模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注料的铸造模具,其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为空心结构,所述操作台上壁面中心位置装配有下模具,所述下模具上端配置有与之匹配的上模具,所述上模具上连通有注料管,所述操作台下壁面四角处均装配有支撑杆,两对所述支撑杆共同连接有安装板,所述操作台上装配有上模具移动结构;

所述上模具移动结构包括安装于安装板上壁面中心位置的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端向上延伸进入操作台内腔,所述电机驱动端进入操作台内腔端装配有一号齿轮,所述一号齿轮左右两端装配有二号齿轮,所述二号齿轮分别与一号齿轮啮合,所述二号齿轮下端均装配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下端均焊接于操作台内腔下壁面,所述二号齿轮上壁面均固定装配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向上延伸分别穿出操作台,所述螺纹杆穿出操作台端共同螺旋套装有承载板,所述承载板下壁面与上模具上壁面固定连接,且注料管上端穿过承载板,所述电机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二号齿轮之间装配有轴承,所述轴承外环固定安装于二号齿轮内,所述连接杆上端固定安装于轴承内环上。

优选的,所述螺纹杆上端装配有限位块。

优选的,所述安装板上壁面装配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信号输入端与电机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优选的,所述承载板与操作台之间装配有一对结构相同的伸缩杆,一对所述伸缩杆分别位于操作台上壁面左右两侧,所述伸缩杆上端与承载板下壁面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下端与操作台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方便注料的铸造模具设计合理,结构简单,通过在上模具上设置的注料管可以方便向上模具以及下模具内注入原料,原料成型后,通过上模具升降结构将上模具升高,取出零件,有效的解决了现有的铸造模具在生产完零件时,需要人工手动将下模具和上模具分离开,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量,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左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f-f’向结构示意截面图。

1-操作台、2-下模具、3-上模具、4-注料管、5-支撑杆、6-安装板、7-上模具移动结构、71-电机、72-一号齿轮、73-二号齿轮、74-连接杆、75-螺纹杆、76-承载板、8-轴承、9-限位块、10-控制器、11-伸缩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注料的铸造模具,其包括操作台1,操作台1为空心结构,操作台1上壁面中心位置装配有下模具2,下模具2上端配置有与之匹配的上模具3,上模具3上连通有注料管4,操作台1下壁面四角处均装配有支撑杆5,两对支撑杆5共同连接有安装板6,操作台1上装配有上模具移动结构7。

通过在上模具3上设置注料管4,可以方便于将原料注入到上模具3以及下模具2内,通过上模具移动结构7可以对上模具3进行升降,不需要人工手动对上模具3以及下模具2进行分离,减少了使用者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

上模具移动结构7包括安装于安装板6上壁面中心位置的电机71,电机71驱动端向上延伸进入操作台1内腔,电机71驱动端进入操作台1内腔端装配有一号齿轮72,一号齿轮72左右两端装配有二号齿轮73,二号齿轮73分别与一号齿轮72啮合,二号齿轮73下端均装配有连接杆74,连接杆74下端均焊接于操作台1内腔下壁面,二号齿轮73上壁面均固定装配有螺纹杆75,螺纹杆75向上延伸分别穿出操作台1,螺纹杆75穿出操作台1端共同螺旋套装有承载板76,承载板76下壁面与上模具3上壁面固定连接,且注料管4上端穿过承载板76,电机71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工作时,通过控制器10上的控制按钮控制电机71启动,电机71的驱动端转动,带动一号齿轮72转动,与此同时,与之啮合的二号齿轮73转动,带动螺纹杆75转动,进而带动螺旋套装于螺纹杆75上的承载板76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上模具3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连接杆74与二号齿轮73之间装配有轴承8,轴承8外环固定安装于二号齿轮73内,连接杆74上端固定安装于轴承8内环上。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螺纹杆75上端装配有限位块9。

限位块9可以防止承载板76从螺纹杆75上掉落。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安装板6上壁面装配有控制器10,控制器10信号输入端与电机7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器10电源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承载板76与操作台1之间装配有一对结构相同的伸缩杆11,一对伸缩杆11分别位于操作台1上壁面左右两侧,伸缩杆11上端与承载板76下壁面固定连接,伸缩杆11下端与操作台1固定连接。

伸缩杆11起到对承载板76辅助支撑的作用。

在使用时,通过注料管4向上模具3以及下模具2内注入原料,待塑性完成后,通过上模具移动结构7将上模具3上升,取出铸造件,有效的解决了铸造模具在生产完零件时,需要人工手动将下模具和上模具分离开,增加了使用者的工作量,降低了使用者的工作效率,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的问题。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