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罩井式退火炉炉盖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5086发布日期:2020-07-21 12:42阅读:505来源:国知局
一种罩井式退火炉炉盖吊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退火炉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罩井式退火炉炉盖吊接装置。



背景技术:

罩井式退火炉主要用于中低碳钢、合金钢、轴承钢线材的球化退火、软化退火等工艺的热处理加工。

由于现有的罩井式退火炉炉盖的机型均比较庞大,故需要使用机器代力将其吊起。传统方法为使用链条将其吊起,而后水平平移至远离炉口的位置,该方法虽然简便,但是在炉盖的吊起及整个炉盖的水平平移过程中炉盖与链条容易发生晃动,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罩井式退火炉炉盖吊接装置,具有使退火炉炉盖在打开及转动过程中减少晃动产生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所述悬臂内设有链条以及驱动链条进行传动的传动装置,所述悬臂下方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套管,所述链条一端穿出悬臂并穿设于套管内部,所述套管内滑移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在套管内上下滑移的滑动部以及设于套管外部的固接部,所述滑动部与链条相连,所述固接部与炉盖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悬臂将炉盖吊起的过程中,链条直接将固定架拉起,固定架与炉盖相连,且固定架被上下滑移连接于套管中,使得炉盖具有在被提起和移动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晃动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悬臂包括有支撑柱以及设于支撑柱上端的起重旋臂,所述链条在起重旋臂两端各设有一个,两根链条通过传动装置实现同步传动,两链条从起重旋臂下方穿出并分别套设于两个套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链轮设在起重旋臂两端且进行同步传动,能够从炉盖的两端吊起,从而平衡炉盖两端的提拉力,使得炉盖被平稳的吊起。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管包括有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底面朝圆心方向设有第一抵接环,所述第二套管滑移连接于第一套管内,所述第二套管截面直径等于第一抵接环的最小直径,且第二套管顶端沿周向向外延伸设有套接环,所述套接环最大直径等于第一套管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套管滑移连接于第一套管内,且由于第二套管设置有大于第一套管底部的第一抵接环的套接环,套接环能够与第一抵接环相抵,故第二套管不会从第一套管底部脱离,增强了第二套管在第一套管内滑移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动部包括有直径等于第二套管内径的卡位圆盘以及与卡位圆盘表面相垂直的滑柱,所述第二套管底面朝圆心方向设有第二抵接环,第二抵接环最小直径等于滑柱横截面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滑动部滑移连接在第二套管内,且由于滑动部设置有大于第二套管底部的第二抵接环的卡位圆盘,卡位圆盘能够与第二抵接环相抵,故滑动部不会从第二套管底部脱离,增强了滑动部在第二套管内滑移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接部包括有c型柱以及紧固板,所述紧固板表面贯穿开设有上十字槽,所述炉盖上表面在固接部下方设有卡接架,所述卡接架上表面开设有与上十字槽形状相同的下十字槽,紧固板与卡接架通过螺杆直径与上十字槽槽宽相同的螺栓螺母组进行锁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固定架与卡接架的安装过程中因出现误差而不对齐时,若偏差不大,则上十字槽与下十字槽的边线部分仍会有两处重合,此时将螺栓拧于两重合点即可将固定架与卡接架紧固从而吊起炉盖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卡位凸条,所述卡位圆盘和套接环均设有与卡位凸条截面相同的卡位凹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第二套管在第一套管内不会发生水平转动,且卡位圆盘在第二套管内也不会发生水平方向上的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套接环和卡接圆盘下方设有橡胶垫,所述套接孔上方也设有橡胶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垫的设置提供了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第二套管与固定架之间的缓冲能力,从而避免套接环和第一抵接环碰撞造成的刚性磨损以及卡位圆盘与第二抵接环碰撞造成的刚性磨损。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上设有旋转座,所述支撑柱底部与旋转座旋转铰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轴底部设有旋转座可使得支撑轴旋转以自身中心轴线方向为轴心旋转,能够方便实现炉盖吊起后的水平平移。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旋臂两端设置的链条可以同步传动,且由于链条及滑动部设置在套管内部,仅能在套管内部上下滑动,固接部与炉盖固定连接并随着链条的传动进行竖直方向的移动,不会发生摇晃,增强了炉盖开启时的稳定性;

2.紧固板上的上十字槽与卡接架上的下十字槽使得螺栓可拥有更多紧固位置,能够解决在安装过程固定架与卡接架因误差导致没有对准而无法使固定架与卡接架紧固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退火炉炉盖吊接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第一套管与第二套管、第二套管与固定架的滑移连接剖视图;

图3为第一套管横向剖视图;

图4为固定架与卡接架示意图。

图中,1、悬臂;11、链条;12、支撑柱;13、起重旋臂;2、炉盖;21、卡接架;22、下十字槽;3、炉体;31、旋转座;4、橡胶垫;5、套管;51、第一套管;52、第二套管;53、第一抵接环;54、第二抵接环;55、套接环;56、卡位凸条;57、卡位凹槽;6、固定架;61、滑动部;62、卡位圆盘;63、滑柱;64、固接部;65、c型柱;66、紧固板;67、上十字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退火炉炉盖吊接装置,包括悬臂1、炉盖2和炉体3。悬臂1包括有支撑起悬臂1整体的支撑柱12以及设于支撑柱12上的起重旋臂13,炉体3上设有供支撑柱12旋转铰接的旋转座31。

参照图1和图2,起重旋臂13下底面沿竖直方向设有套管5,本实施例优选为两个且各设于起重旋臂13两端,起重旋臂13内设有链条11以及驱动链条11进行传动的传动装置,链条11从起重旋臂13下方穿出并穿设于套管5内。

参照图2和图3,套管5包括有第一套管51以及滑移连接于第一套管51内的第二套管52,第一套管51底面设有第一抵接环53,第二套管52截面直径等于第一抵接环53的最小直径,且第二套管52顶端沿周向向外延伸设有套接环55,套接环55最大直径等于第一套管51内径。

参照图2和图4第二套管52内滑移连接有固定架6,固定架6包括有在第二套管52内上下滑移的滑动部61以及设于第二套管52外部的固接部64,滑动部61包括有卡位圆盘62以及滑柱63,卡位圆盘62直径等于第二套管52内径,滑柱63设于卡位圆盘62下方且其直径与第二抵接环54最小直径相等,固接部64包括有c型柱65与紧固板66,c型柱65与滑柱63相焊接拼装,紧固板66上贯穿设有上十字槽67。炉盖2上设有卡接架21,卡接架21上表面贯穿开设有形状与上十字槽67相同的下十字槽22,紧固板66与卡接架21通过螺杆直径与上十字槽67槽宽相同的螺栓螺母组进行锁紧。

回看图2和图3,第一套管51与第二套管52的管内沿其长度方向设有卡位凸条56,卡位圆盘62和套接环55均设有与卡位凸条56截面相同的卡位凹槽57。

工作原理:传动装置驱动链条11上升,链条11带动固定架6上移,固定架6带动炉盖2上移,当滑柱63完全缩回第二套管52时,c型柱65会从下方抵住第二套管52从而使第二套管52上移。在炉盖2上升至一定高度后,旋转座31带动支撑柱12旋转,从而将炉盖2水平转至远离炉体3上端的位置,完成炉盖2的开启。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