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5078发布日期:2020-07-21 12:42阅读:336来源:国知局
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退火炉作为热处理炉的一种,其骨架主要由各种型号的钢焊接而成,外框用槽钢作主梁,围板采用冷薄板,台车使用槽钢作主梁,底板以及前后端板采用中板,退火炉的燃烧系统安装在油炉两侧各安装数只烧咀,热流在炉体内往复循环,确保炉温均匀性,由于退火炉台真空泵、炉门密封条冷却管路水流速慢,进回水压差太小,水压差不足1kg/cm2等原因,导致真空泵温度高频繁报警、炉门密封条损坏,因此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真空泵以及炉门密封条冷却管路的水流量过低导致的真空泵油温以及炉门密封温度过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所述回水管路和进水管路均呈直角状,所述进水管路设有进水管末端口,所述回水管路的近回水管路始端口设置有第一闸板阀,所述进水管路上近进水管末端口处设有第二闸板阀,所述进水管路的起始端连通有进水支管,所述进水支管呈“u”字状,所述“u”字状进水支管的两侧管臂上各设有第三闸板阀和第四闸板阀,所述“u”字状的进水支管的下侧管臂上设有立式管道泵,所述立式管道泵安装在第三闸板阀和第四闸板阀之间。

上述的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所述回水管路和进水管路的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耐蚀材料层。

上述的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所述立式管道泵为sgl40-200立式管道泵。

上述的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所述第一闸板阀、第二闸板阀、第三闸板阀、第四闸板阀均为dn40铜闸板阀。

上述的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所述回水管路、进水管路的端部与列管式冷却器相连接、与炉门密封冷却的水冷器对接。

上述的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所述立式管道泵在使用时,开启立式管道泵前必须确认第三闸板阀和第四闸板阀完全打开,第二闸板阀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闸板阀处于常开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性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在所述退火炉冷却系统中加装立式管道泵后,真空泵的主机机头温度明显大幅度降低,没有出现真空泵高温报警现象,节省待机时间,防止炉门密封受高温老化,节约费用,实测压差>2.5kg/cm2,冷却效果良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意图。

图中1.回水管路,2.进水管路,3.进水支管,4.第一闸板阀,5.第二闸板阀,6.第三闸板阀,7.第四闸板阀,8.立式管道泵,9.进水管末端口,10.回水管路始端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路2和回水管路1,所述回水管路1和进水管路2均呈直角状,所述进水管路2设有进水管末端口9,所述回水管路1的近回水管路始端口10设置有第一闸板阀4,所述进水管路2上近进水管末端口9处设有第二闸板阀5,所述进水管路2的起始端连通有进水支管3,所述进水支管3呈“u”字状,所述“u”字状进水支管3的两侧管臂上各设有第三闸板阀6和第四闸板阀7,所述“u”字状的进水支管3的下侧管臂上设有立式管道泵8,所述立式管道泵8安装在第三闸板阀6和第四闸板阀7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回水管路1和进水管路2的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耐蚀材料层。

进一步的,所述立式管道泵8为sgl40-200立式管道泵。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闸板阀4、第二闸板阀5、第三闸板阀6、第四闸板阀7均为dn40铜闸板阀。

进一步的,所述回水管路1、进水管路2的端部与列管式冷却器相连接、与炉门密封冷却的水冷器对接。

进一步的,所述退火炉冷却系统运作,立式管道泵8使用时,开启立式管道泵8前必须确认第三闸板阀6和第四闸板阀7完全打开,第二闸板阀5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闸板阀4处于常开状态。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包括回水管路(1)和进水管路(2),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路(1)和进水管路(2)均呈直角状,所述进水管路(2)设有进水管末端口(9),所述回水管路(1)的近回水管路始端口(10)设置有第一闸板阀(4),所述进水管路(2)上近进水管末端口(9)处设有第二闸板阀(5),所述进水管路(2)的起始端连通有进水支管(3),所述进水支管(3)呈“u”字状,所述“u”字状的进水支管(3)的两侧管臂上各设有第三闸板阀(6)和第四闸板阀(7),所述“u”字状的进水支管(3)的下侧管臂上设有立式管道泵(8),所述立式管道泵(8)安装在第三闸板阀(6)和第四闸板阀(7)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路(1)和进水管路(2)的表面均涂覆有防腐耐蚀材料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闸板阀(4)、第二闸板阀(5)、第三闸板阀(6)、第四闸板阀(7)均为铜闸板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路(1)、进水管路(2)的端部与列管式冷却器相连接、与炉门密封冷却的水冷器对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立式管道泵(8)在使用时,开启立式管道泵(8)前必须确认第三闸板阀(6)和第四闸板阀(7)完全打开,第二闸板阀(5)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闸板阀(4)处于常开状态。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退火炉冷却系统,包括进水管路和回水管路,回水管路和进水管路均呈直角状,进水管路设有进水管末端口,回水管路近回水管路始端口设有第一闸板阀,进水管路上近进水管末端口处设有第二闸板阀,进水管路起始端连通有进水支管,进水支管呈“U”字状,“U”字状进水支管两侧管臂上各设有第三闸板阀、第四闸板阀,“U”字状进水支管下侧管臂上设有立式管道泵,在进水管路加装立式管道泵。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装立式管道泵后,真空泵的主机机头温度明显大幅度降低,无真空泵高温报警现象出现,节省待机时间,防止炉门密封受高温老化,节约费用,冷却效果良好。

技术研发人员:李乐奇;马道纪;童俊;姜涛;陈爱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龙口市龙蓬精密铜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30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