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粉末注射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876693发布日期:2020-11-10 12:44阅读:1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粉末注射成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粉末注塑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末注射成型设备。



背景技术:

金属粉末注塑成型其基本工艺过程是:首先将固体粉末与有机粘结剂均匀混练,经制粒后在加热塑化状态下(~150℃)用注射成形机注入模腔内固化成形,然后用化学或热分解的方法将成形坯中的粘结剂脱除,最后经烧结致密化得到最终产品。

但由于制粒后的金属粉末常混有其他大颗粒或异性杂质时,原料受到污染,在熔融时容易夹带空气,并且有时会产生银纹;原料没有干燥处理或从大气中吸潮,在熔融时微量水分会加热蒸发至气体,会在产品内部或表面产生气泡,严重影响注塑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粉末注射成型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粉末注射成型设备,包括筛分烘干筒,且筛分烘干筒的内底面呈漏斗形,所述筛分烘干筒的上端通过电机安装座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下端贯穿筛分烘干筒上端并与之密封转动连接,所述筛分烘干筒内且在驱动轴的外侧设有外筒,所述外筒内周面与驱动轴外周面从上至下依次共同固定连接有上锥形过滤网与下锥形过滤网,所述上锥形过滤网与下锥形过滤网目数相同且开口相对,所述筛分烘干筒的上端连通有喂料斗,所述筛分烘干筒的内底端安装有电磁卸料阀;所述筛分烘干筒的内底部对称嵌设有加热装置与导热板,且导热板与筛分烘干筒的内底面平齐,所述筛分烘干筒外侧设有循环风机,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入端连通有吸气管,且吸气管远离循环风机的一端与筛分烘干筒内顶端连通,所述循环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气管,且出气管远离循环风机的一端与筛分烘干筒的内周面连通,所述筛分烘干筒外周面固定连接有除湿箱,且除湿箱贯穿吸气管设置,所述除湿箱内设有除湿装置。

优选的,所述喂料斗的出料端靠近驱动轴轴线设置。

优选的,所述除湿装置包括安装在除湿箱内的抽屉,所述抽屉的内底面为通气网,所述抽屉内且在通气网的上端放置有生石灰颗粒。

优选的,所述吸气管与出气管在与筛分烘干筒的连接端口处安装有防护网。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云母加热片,且加热装置电性连接有温控器,且温控器的测温端位于筛分烘干筒内。

优选的,所述筛分烘干筒的外周面且在上锥形过滤网的对应位置上嵌设有密封的取杂窗。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粉末注射成型设备的优点在于:

1、在转动环境下,在上锥形过滤网进行筛分,避免异形或大颗粒杂质混入而产生气泡与银纹;

2、在转动环境下,原料颗粒总体呈现先分散后-再分散或先分散-后聚拢的筛分过程,延长且在外筒内侧的时间,加热装置通过导热板将热量传递至筛分烘干筒内,并将因烘干产生的水汽去除,避免出现因水汽而在产品内部或表面,影响产品质量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粉末注射成型设备正面的结构透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粉末注射成型设备除湿装置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筛分烘干筒、2电机安装座、3电机、4驱动轴、5外筒、6上锥形过滤网、7下锥形过滤网、8喂料斗、9加热装置、10导热板、11吸气管、12循环风机、13出气管、14除湿箱、15除湿装置、151抽屉、152通气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2,一种粉末注射成型设备,包括筛分烘干筒1,且筛分烘干筒1的内底面呈漏斗形,筛分烘干筒1的上端通过电机安装座2固定安装有电机3,电机3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驱动轴4,驱动轴4的下端贯穿筛分烘干筒1上端并与之密封转动连接,筛分烘干筒1内且在驱动轴4的外侧设有外筒5,外筒5内周面与驱动轴4外周面从上至下依次共同固定连接有上锥形过滤网6与下锥形过滤网7,上锥形过滤网6与下锥形过滤网7目数相同且开口相对,则下锥形过滤网7产生的作用只是延长原料颗粒在外筒5内侧的悬空时间,筛分烘干筒1的上端连通有喂料斗8,筛分烘干筒1的内底端安装有电磁卸料阀,便于卸出原料;

筛分烘干筒1的内底部对称嵌设有加热装置9与导热板10,且导热板10与筛分烘干筒1的内底面平齐,筛分烘干筒1外侧设有循环风机12,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循环风机12可采用功率小的风机,避免因其强大风力而将原料颗粒吸至在防护网的一侧,吸力较小则避免将原料颗粒吸至防护网一侧,则有一定抑制原料颗粒下落的效果,提高烘干效果,循环风机12的输入端连通有吸气管11,且吸气管11远离循环风机12的一端与筛分烘干筒1内顶端连通,循环风机12的输出端连通有出气管13,且出气管13远离循环风机12的一端与筛分烘干筒1的内周面连通,筛分烘干筒1外周面固定连接有除湿箱14,且除湿箱14贯穿吸气管11设置,除湿箱14内设有除湿装置15。

喂料斗8的出料端靠近驱动轴4轴线设置,使原料颗粒落至靠近驱动轴4的位置。

除湿装置15包括安装在除湿箱14内的抽屉151,抽屉151的内底面为通气网152,抽屉151内且在通气网152的上端放置有生石灰颗粒,抽屉151的设置方便随时更换生石灰颗粒。

吸气管11与出气管13在与筛分烘干筒1的连接端口处安装有防护网,避免将原料颗粒吸入。

加热装置9为云母加热片,当然加热装置9还可以采用其他加热设备,且加热装置9电性连接有温控器,且温控器的测温端位于筛分烘干筒1内,通过温控器设定筛分烘干筒1内的加热温度,此为现有技术。

着重说明的是,筛分烘干筒1的外周面且在上锥形过滤网6的对应位置上嵌设有密封的取杂窗,在使用一定周期后,打开取杂窗取出杂质即可。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喂料斗8向筛分烘干筒1内喂入原料,电机3带动驱动轴4和与之连接的上锥形过滤网6、下锥形过滤网7、外筒5同步转动,原料颗粒先在重力作用下落至在靠近驱动轴4的上锥形过滤网6处,上锥形过滤网6开口向下,则其远离驱动轴4的一端边沿处于下端,在自身重力和离心力的共同作用下沿上锥形过滤网6逐渐朝向外筒5方向挪移,符合颗粒大小的原料颗粒通过上锥形过滤网6落至在下锥形过滤网7上,异形以及较大颗粒的杂质则会被截留在上锥形过滤网6上端,落至在下锥形过滤网7内侧的原料颗粒在重力大于离心力时,则会逐渐沿下锥形过滤网7逐渐朝向驱动轴4方向挪移,在重力小于离心力时,则会沿下锥形过滤网7内周面沿圆形轨迹滚动并漏出,在此需要说明的是,电机3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调速电机以产生不同效果。原料颗粒总体呈现先分散后-再分散或先分散-后聚拢的筛分过程,延长且在外筒5内侧的时间。

在上述过程中,加热装置9通过导热板10将热量热传递至筛分烘干筒1内,对原料颗粒进行烘干,筛分烘干筒1内的空气在循环风机12的作用下在吸气管11-循环风机12-出气管13循环流动,因烘干生成的水汽在经过除湿箱14时,被除湿装置15吸附,在使用一定周期后可通过抽出抽屉151将生石灰颗粒进行更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