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压铸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及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456819发布日期:2020-12-29 10:00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用于压铸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及压铸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用于压铸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及压铸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二次顶出的压铸模具大多都是使用弹簧盒结构,弹簧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疲劳情况引起失效风险,而失效后会引起出现撞模或是二次顶出结构的零件出现损坏,导致模具经常要下机修改模具,影响生产效益,无法保证生产企业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解决目前二次顶出的压铸模具大多都是使用弹簧盒结构,弹簧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疲劳情况引起失效风险,而失效后会引起出现撞模或是二次顶出结构的零件出现损坏的技术问题,提供二次顶出机构及压铸模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模板和能相对模板上下移动的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模板之间还设有能相对二者上下移动的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铰接有翘转件,所述模板上设有正对所述翘转件一侧的翘顶件;所述活动板向所述模板靠近时,所述翘转件的一侧在所述翘顶件的顶压作用下转动,驱动所述翘转件的另一侧向上推动所述移动板朝所述模板靠近,所述移动板上设有在移动板靠近所述模板时能将模板上的成型产物顶出的顶针。

所述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形成成型产品,所述成型产物成型于所述第二模板上;

所述活动板上还设有第一顶出装置,所述第一顶出装置穿设所述第一模板和所述移动板,所述活动板向所述第二模板靠近时能通过所述第一顶出装置推动所述翘转件,以将所述第二模板和所述第一模板分离。

所述活动板上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翘转件的容纳槽;

所述翘转件通过设于所述容纳槽上的转向销枢接于所述活动板上。

所述翘顶件包括设于所述模板上的第一抵压件和可活动设于所述移动板上的第二抵压件,所述活动板向所述模板靠近时,所述第一抵压件能推动所述第二抵压件顶压所述翘转件的一侧,以使翘转件的另一侧推动移动板靠近模板。

所述移动板上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抵压件的滑道,所述滑道内设有限位件,所述第二抵压件设有凸缘,所述凸缘与所述限位件配合限制所述第二抵压件朝向所述模板滑出所述滑道。

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还设有限定所述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之间分离高度的第一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模板上的限位柱,以及设于第一模板上的移动通道,所述移动通道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柱相互抵靠的凸台,所述活动板驱动所述第一顶出装置顶靠所述第二模板,所述限位柱在所述移动通道内滑动直至顶靠所述凸台,以限定所述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之间的分离高度。

所述活动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活动板和第二活动板,所述容纳槽由所述第一活动板延伸至所述第二活动板。

所述移动板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移动板和第二移动板,所述滑道由所述第一移动板延伸至第二移动板。

一种压铸模具,包括:如上所述的用于压铸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

所述第二动模板上设有动模仁和推板镶件,所述顶针向上滑动,以将所述动模仁和推板镶件内的成型产物顶出。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本申请通过设置所述翘转件和翘顶件替代弹簧盒结构,翘转件和翘顶件通过杆杠原理实现顶针向上滑动将所述模板内的成型产物顶出,替代弹簧盒结构直上直下的方式,减少了机械疲劳的状况,提高了使用的寿命,将翘转件、翘顶件和顶针分别设置在活动板、模板和移动板上,利用活动板、模板和移动板的活动关系将成型产物顶出,减少了各部件机械疲劳的状况,提高了使用的寿命,本申请解决目前二次顶出的压铸模具大多都是使用弹簧盒结构,弹簧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疲劳情况引起失效风险,而失效后会引起出现撞模或是二次顶出结构的零件出现损坏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用于压铸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及压铸模具的第一视角的剖视图。

图2是本申请用于压铸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及压铸模具的使用状态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用于压铸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及压铸模具的第二视角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至3所示,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包括模板10和能相对模板10上下移动的活动板20,所述活动板20与模板10之间还设有能相对二者上下移动的移动板30,所述活动板20上铰接有翘转件210,所述模板10上设有正对所述翘转件210一侧的翘顶件40;所述活动板20向所述模板10靠近时,所述翘转件210的一侧在所述翘顶件40的顶压作用下转动,驱动所述翘转件210的另一侧向上推动所述移动板30朝所述模板10靠近,所述移动板30上设有在移动板30靠近所述模板10时能将模板10上的成型产物顶出的顶针310。本申请通过设置所述翘转件210和翘顶件40替代弹簧盒结构,翘转件210和翘顶件40通过杆杠原理实现顶针310向上滑动将所述模板10内的成型产物顶出,替代弹簧盒结构直上直下的方式,减少了机械疲劳的状况,提高了使用的寿命,将翘转件210、翘顶件40和顶针310分别设置在活动板20、模板10和移动板30上,利用活动板20、模板10和移动板30的活动关系将成型产物顶出,减少了各部件机械疲劳的状况,提高了使用的寿命,本申请解决目前二次顶出的压铸模具大多都是使用弹簧盒结构,弹簧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疲劳情况引起失效风险,而失效后会引起出现撞模或是二次顶出结构的零件出现损坏的技术问题;所述成型产物可以是水口道废料、渣包废料或者成型的产品。

所述模板10包括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所述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之间形成成型产品,所述成型产物成型于所述第二模板120上;所述活动板20上还设有第一顶出装置250,所述第一顶出装置250穿设所述第一模板110和所述移动板30,所述活动板20向所述第二模板120靠近时能通过所述第一顶出装置250推动所述翘转件210,以将所述第二模板120和所述第一模板110分离。活动板20向所述第二模板120移动,所述第一顶出装置250滑动并顶靠所述第一模板110,将所述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分离,所述成型产品可从所述第二模板120取出;所述一顶出装置250不仅用于顶升所述第二模板120,而且还可以作为导向机构,对所述模板110和所述第二模板120在上下移动时进行导向定位,避免所述第一模板110和所述第二模板120由于移动产生的错位。

所述活动板20上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翘转件210的容纳槽200;所述翘转件210通过设于所述容纳槽200上的转向销220枢接于所述活动板20上。所述转向销220和所述翘转件210通过杠杆定律抬高所述移动板30,以使所述顶针310将模板10上的成型产物顶出;提高了顶升的效率,减少了机械疲劳,所述翘转件210的自然状态为平直位置,所述翘转件210使用时,所述第二抵压件420抵压所述翘转件210的一侧向下旋转,所述翘转件210的另一侧向上旋转,并顶升所述活动板20,所述顶针310向上滑动,直至将所述第二模板120上的成型产物顶出,所述翘转件210和所述转向销220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更换。

所述翘顶件40包括设于所述模板10上的第一抵压件410和可活动设于所述移动板30上的第二抵压件420,所述活动板20向所述模板10靠近时,所述第一抵压件410能推动所述第二抵压件420顶压所述翘转件210,以使翘转件的另一侧推动移动板30靠近模板10。所述移动板30向所述第一动模板310方向移动,直至所述第二抵压件420与所述第一抵压件410相互抵靠,所述第一抵压件410能推动所述第二抵压件420顶压所述翘转件210的一侧,以使所述翘转件210的另一侧推动移动板30靠近模板10,所述移动板30和所述活动板20分离。

所述移动板30上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抵压件420的滑道300,所述滑道300内设有限位件320,所述第二抵压件420设有凸缘421,所述凸缘421与所述限位件220配合限制所述第二抵压件420朝向所述模板10滑出所述滑道300。所述限位件320限制了第二抵压件420在滑道300的移动距离,避免所述第二抵压件420从所述移动板30中滑出,而且所述翘转件210为平直位置时,所述第二抵压件420顶靠所述限位件220,所述移动板30与所述活动板20相互接触。

所述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之间还设有限定所述第一模板110与第二模板120之间分离高度的第一限位装置50,所述第一限位装置50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模板120上的限位柱510,以及设于第一模板110上的移动通道520,所述移动通道520上设有与所述限位柱510相互抵靠的凸台521,所述活动板20驱动所述第一顶出装置250顶靠所述第二模板120,所述限位柱510在所述移动通道520内滑动直至顶靠所述凸台521,以限定所述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之间的分离高度。所述第一限位装置50用于限定所述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之间的分离高度,避免所述第二模板120被所述第一顶出装置250顶升过度,所述顶针310向上滑动后无法解除并顶升所述第二模板120内的成型产物,而且所述第一限位装置50还可以作为所述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之间的导向结构,避免所述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由于移动而产生的错位,所述限位柱510通过螺钉固定安装于所述第二模板120上,所述凸台521与所述限位柱510相互抵靠,以限制所述限位柱510从所述移动通道520中滑出,因此所述第一动模板310与所述第二动模板320之间的活动距离由凸台521在移动通道520上设置的位置、移动通道520的深度和限位柱510的长度决定,所述第一限位装置50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更换和替代。

所述活动板2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活动板230和第二活动板240,所述容纳槽200由所述第一活动板230延伸至所述第二活动板240。所述第一活动板230和第二活动板240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所述第一顶出装置250、翘转件210和转向销220,在所述第一顶出装置250、翘转件210或转向销220损坏时,便于拆卸替换,而且可以更换具备不同大小的容纳槽200的第一顶出板10和第二顶出板10,适应不同的产品进行更换,所述活动板20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更换和替代。

所述移动板30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移动板330和第二移动板340,所述滑道300由所述第一移动板330延伸至第二移动板340。第一移动板330和第二移动板340可拆卸连接,便于安装所述第顶针310、第二抵压件420和转限位件320,在所述顶针310、第二抵压件420和转限位件320损坏时,便于拆卸替换,而且可以更换具备不同大小的滑道300的第一顶第一移动板330和第二移动板340,适应不同的产品进行更换,所述移动板30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更换和替代。

一种压铸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的一种用于压铸模具的二次顶出机构。本申请通过设置所述翘转件210和翘顶件40替代弹簧盒结构,翘转件210和翘顶件40通过杆杠原理实现顶针310向上滑动将所述模板10内的成型产物顶出,替代弹簧盒结构直上直下的方式,减少了机械疲劳的状况,提高了使用的寿命,将翘转件210、翘顶件40和顶针310分别设置在活动板20、模板10和移动板30上,利用活动板20、模板10和移动板30的活动关系将成型产物顶出,减少了各部件机械疲劳的状况,提高了使用的寿命,本申请解决目前二次顶出的压铸模具大多都是使用弹簧盒结构,弹簧在运行过程中会出现疲劳情况引起失效风险,而失效后会引起出现撞模或是二次顶出结构的零件出现损坏的技术问题。

所述模板10上设有动模仁121和推板镶件122,所述顶针310向上滑动,以将所述动模仁121和推板镶件122内的成型产物顶出。所述成型产物可以是所述动模仁121和所述推板镶件122内形成的水道口废料和渣包废料或者是成型的产品,通过顶针310将所述动模仁121和所述推板镶件122内形成的水道口废料和渣包废料或产品顶出。

工作原理:

首先在压铸机开模机械力的作用下,模板10和一侧的模板先分开,即分型面一先打开,在压铸机完全开模后,压铸机的顶杆会驱动活动板20和移动板30朝向模板10移动并靠近模板10,在顶出的过程中活动板20上的第一顶出装置250顶靠所述第一模板110,驱动第一模板110和第二模板120分离,即分型面二打开,顶出高度受限位柱510上的凸台521和移动通道520的配合距离限制。所述活动板20和移动板30继续移动直至第一抵压件410和所述第二抵压件420接触,并且压铸机的顶杆继续顶出时,第二抵压件420顶压驱动所述翘转件210的一侧向下旋转,所述翘转件210的另一侧倾斜顶升所述移动板30,所述移动板30和所述活动板20分离,此时安装在所述移动板30上的顶针310跟随所述移动板30向所述第二模板120移动,将所述第二模板120内的成型产物顶出。

综上所述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使其对本申请作出各种变化,则仍落入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