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喷丝板加工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390700发布日期:2021-03-23 11:25阅读: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喷丝板加工用抛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喷丝板加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喷丝板加工用抛光装置。



背景技术:

喷丝板又称纺丝帽。喷丝板的作用是将黏流态的高聚物熔体或溶液,通过微孔转变成有特定截面状的细流,经过凝固介质如空气或凝固浴固化而形成丝条,在喷丝板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喷丝板进行抛光打磨加工,抛光是指利用机械、化学或电化学的作用,使工件表面粗糙度降低,以获得光亮、平整表面的加工方法,抛光是利用抛光工具和磨料颗粒或其他抛光介质对工件表面进行的修饰加工,抛光不能提高工件的尺寸精度或几何形状精度,而是以得到光滑表面或镜面光泽为目的,有时也用以消除光泽。

现有的喷丝板抛光装置在使用的时候,多是通过人工推动角磨机对喷丝板进行来回抛光打磨,浪费人力成本,而且人工操作出现的失误较多,不够精准,电动抛光装置的操作高度较为固定,无法满足其他抛光高度需要,自动化的抛光装置行程固定,抛光的范围有限,使用范围较窄,为此,提出一种喷丝板加工用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喷丝板加工用抛光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喷丝板加工用抛光装置,包括:

抛光结构,所述抛光结构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上方设有角磨机;

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远离气缸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支撑架的顶部,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的外侧壁套接有一端封闭的筒体,所述筒体的外壁一侧开设有与螺纹部相适配的螺纹孔,所述筒体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远离筒体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远离第一转轴的一侧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块的外壁一侧开设有腔体,所述移动板的外壁一侧开设有数量不低于五个的凹槽,所述腔体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的外侧壁啮合连接有齿条,所述齿条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横杆远离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体,所述凹槽的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弹簧片,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固定连接于角磨机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板移动至合适的高度之后,转动旋钮,带动第二转轴旋转,齿轮带动齿条移动,带动球体推入凹槽的内部,对弹簧片造成挤压,待球体推入凹槽内部之后,弹簧片对球体的外壁起到挤压固定,从而将支撑板的位置高度固定,此时转动筒体,筒体相对气缸的活塞杆螺纹旋转,拉长筒体相对气缸的距离,待转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停止。

优选的,所述支撑架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垫片,所述垫片远离支撑板的一侧与筒体的外侧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对筒体起到支撑作用,垫片增大了筒体与支撑板之间的摩擦。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滑块相适配的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通过第一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的内部从而实现相对支撑架来回移动。

优选的,所述齿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杆体,所述杆体远离齿条的一端滑动连接于腔体的内部底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体对齿条起到支撑作用。

优选的,所述杆体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腔体的内部底壁开设有与第二滑块相适配的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体通过第二滑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的内部从而实现相对腔体的内部底壁来回移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转轴的顶端贯穿腔体固定连接有旋钮,所述支撑架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四个的支撑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旋钮带动第二转轴旋转,支撑柱对支撑架起到支撑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本实用新型通过气缸推动角磨机进行来回移动,从而对需要抛光的喷丝板进行来回打磨抛光,抛光效果更完善,节省人力推动角磨机的成本;

二、本实用新型在进行抛光之前,支撑板相对移动块进行高度调节,从而实现满足不同抛光高度的需求,使用范围更加宽泛;

三、本实用新型在对角磨机的抛光行程进行调节,改变角磨机的移动距离,从而实现对抛光范围的调节变换;

四、本实用新型通过转动旋钮来实现角磨机相对工作台高度的调节,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腔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气缸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架;2、支撑柱;3、工作台;4、气缸;5、螺纹部;6、筒体;7、螺纹孔;8、第一转轴;9、移动块;10、腔体;11、第二转轴;12、齿轮;13、齿条;14、杆体;15、横杆;16、球体;17、凹槽;18、移动板;19、弹簧片;20、角磨机;21、支撑板;22、垫片;23、第一滑块;24、第一滑槽;25、第二滑块;26、第二滑槽;27、旋钮;28、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喷丝板加工用抛光装置,包括:

抛光结构,抛光结构包括支撑架1,支撑架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工作台3,工作台3的上方设有角磨机20;

调节结构,调节结构包括气缸4,气缸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座28,支撑座28远离气缸4的一侧固定连接于支撑架1的顶部,气缸4的活塞杆的外侧壁套接有一端封闭的筒体6,筒体6的外壁一侧开设有与螺纹部5相适配的螺纹孔7,筒体6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8,第一转轴8远离筒体6的一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移动块9,移动块9远离第一转轴8的一侧设有移动板18,移动块9的外壁一侧开设有腔体10,移动板18的外壁一侧开设有数量不低于五个的凹槽17,腔体10的内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第二转轴11,第二转轴11的外侧壁固定连接有齿轮12,齿轮12的外侧壁啮合连接有齿条13,齿条13的外壁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杆15,横杆15远离齿条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球体16,凹槽17的内部侧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的弹簧片19,移动板18的底部固定连接于角磨机20的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支撑板21移动至合适的高度之后,转动旋钮27,带动第二转轴11旋转,齿轮12带动齿条13移动,带动球体16推入凹槽17的内部,对弹簧片19造成挤压,待球体16推入凹槽17内部之后,弹簧片19对球体16的外壁起到挤压固定,从而将支撑板21的位置高度固定,此时转动筒体6,筒体6相对气缸4的活塞杆螺纹旋转,拉长筒体6相对气缸4的距离,待转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停止。

如图1和图3所示,支撑架1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垫片22,垫片22远离支撑板21的一侧与筒体6的外侧壁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21对筒体6起到支撑作用,垫片22增大了筒体6与支撑板21之间的摩擦。

如图1所示,支撑板2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23,支撑架1的顶部开设有与第一滑块23相适配的第一滑槽24,第一滑块23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24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板21通过第一滑块23滑动连接于第一滑槽24的内部从而实现相对支撑架1来回移动。

如图2所示,齿条1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杆体14,杆体14远离齿条13的一端滑动连接于腔体10的内部底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体14对齿条13起到支撑作用。

如图2所示,杆体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25,腔体10的内部底壁开设有与第二滑块25相适配的第二滑槽26,第二滑块25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26的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杆体14通过第二滑块25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26的内部从而实现相对腔体10的内部底壁来回移动。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转轴11的顶端贯穿腔体10固定连接有旋钮27,支撑架1的底部均匀固定连接有数量为四个的支撑柱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人员通过旋钮27带动第二转轴11旋转,支撑柱2对支撑架1起到支撑作用。

结构原理:

使用时,先调节角磨机20相对工作台3的高度,将支撑板21移动至合适的高度之后,转动旋钮27,带动第二转轴11旋转,齿轮12带动齿条13移动,带动球体16推入凹槽17的内部,对弹簧片19造成挤压,待球体16推入凹槽17内部之后,弹簧片19对球体16的外壁起到挤压固定,从而将支撑板21的位置高度固定,此时转动筒体6,筒体6相对气缸4的活塞杆螺纹旋转,拉长筒体6相对气缸4的距离,待转动至合适的位置后停止,支撑座28的顶部安装有用于控制气缸4启动与关闭的开关,开关与外界连接,用以为气缸4供电,气缸4带动角磨机20进行来回移动打磨抛光,支撑板21的外壁一侧安装有用于控制角磨机20启动与关闭的开关,开关与外界连接,用以为角磨机20供电,角磨机20对工作台3顶部的喷丝板进行抛光作用。气缸4的型号为cu/cdu,角磨机20的型号为lc00013。

综上,通过转动旋钮27,经齿轮12啮合连接带动齿条13移动,带动球体16挤入凹槽17内部,经弹簧片19卡住球体16,从而实现对支撑板21的高度调节,通过旋转筒体6,经过螺纹旋转来调节气缸4的移动距离。

本实用新型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