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晶硅片的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339454发布日期:2022-11-26 09:14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单晶硅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单晶硅片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单晶硅坯:选取纯度高的工业硅,筛选去除工业硅之间混杂的杂质,再将工业硅与掺杂物放入长晶炉内,关闭长晶炉,并对长晶炉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抽真空完成后,再向长晶炉内通入高纯度氩气,此时再通过长晶炉内的加热装置加热工业硅,使得工业硅与掺杂物混合熔融形成硅熔体,当硅熔体的温度稳定后,向硅熔体内加入晶种,再通过缩颈生长、放肩生长、等径生长和尾部生长的工序使得硅熔体变为单晶硅棒,再截取单晶硅棒的等径部分,即得单晶硅坯;步骤二:调配切削液:首先称取乳化剂5~10份、偏硅酸钠1~3份、磷酸钠1~2份、乙二醇5~7份、碱值保持剂0.5~1份、杀菌剂1~2份、纳米颗粒8~10份和水若干;其次将乳化剂、偏硅酸钠、磷酸钠、乙二醇和碱值保持剂混合搅拌,再放入混合器中,并向混合器内加入水,使得混合器在40℃的恒温下搅拌其内部的物料,直至混合液透明,即得基液;最后向混合器内加入纳米颗粒,使得纳米颗粒与基液混合,并再次搅拌至透明状态,即得切削液;步骤三:切削单晶硅坯:启动硅片砂轮,再倒入部分切削液,使得硅片砂轮配合切削液对单晶硅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行磨削,去除量保持在20~40,确保单晶硅坯的上表面与下表面平行,再启动切片机,并倒入剩余的切削液,先对单晶硅坯进行预切割,使得单晶硅坯的外表面形成预切槽,且预切槽的面积占单晶硅坯横截面的15%~25%,再高速切割单晶硅坯,形成预单晶硅片;步骤四:后处理:精磨预单晶硅片,使得单晶硅片的顶面与底面平行,且顶面和底面均与外表面垂直,再将预单晶硅片放入超声波清洗设备中进行超声波清洗,去除预单晶硅片上的切削液和杂质,最后对预单晶硅片进行烘干和分选,保留合格的预单晶硅片,即得单晶硅片;步骤五:回收切削液:收集步骤三与步骤四中使用后的切削液,即废弃切削液,分析废弃切削液中碱值保持剂、杀菌剂和纳米颗粒的含量,再与步骤二中所述切削液进行比对,判断二者之间的差值,判断结束后,过滤废弃切削液,去除废弃切削液中大颗粒杂质,再将其放入反应釜中,依据差值向反应釜内加入碱值保持剂和纳米颗粒,加热至40℃后恒温搅拌1~1.5h,搅拌完成后停止加热,形成混合物,当混合物的温度等于室温时,再依据差值加入杀菌剂,再次搅拌1~1.5h,直至透明后,即得新切削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晶硅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晶种的晶向类型为<111>或<110>,该晶种一般呈方形长条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晶硅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三中所述预切槽相互平行,所述切片机的切割速度为600~700,切割线的张力为15~25n,新线进给量为30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晶硅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所述烘干的烘干温度为80℃,烘干时间为1h。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晶硅片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所述碱值保持剂和杀菌剂分别为三乙醇胺和三嗪类。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晶硅片的生产工艺,属于半导体材料生产技术领域,该单晶硅片的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制备单晶硅坯:选取纯度高的工业硅,筛选去除工业硅之间混杂的杂质,再将工业硅与掺杂物放入长晶炉内,关闭长晶炉,并对长晶炉内部进行抽真空处理,抽真空完成后,再向长晶炉内通入高纯度氩气,此时再通过长晶炉内的加热装置加热工业硅,使得工业硅与掺杂物混合熔融形成硅熔体,当硅熔体的温度稳定后,向硅熔体内加入晶种,本发明能够充分提高单晶硅片质的量,使得单晶硅片可满足高精度工程的使用,且能够回收利用切削液,不仅进一步降低了成本的消耗,还降低了环境污染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傅昭林 张超 代刚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青洋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3
技术公布日:2022/11/25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