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氮化钒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3459430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氮化钒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炼钢用合金材料的工艺方法。
背景技术
生产钒钢时为提高钢材的强韧性,减少钒的用量,需考虑钒氮综合利用,一般采用加入氮化钒的方式。氮化钒的生产愈显重要。目前生产氮化钒的工艺主要有两步法和三氧化二钒直接氮化法;两步法是先将五氧化二钒在真空中还原成碳化钒,冷却后加入氮化炉氮化,生成氮化钒;其由于采用真空且生产过程分两步,故存在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的不足。而三氧化二钒直接氮化法是以三氧化二钒为原料,成本很高。
发明目的为解决生产周期长、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氮化钒的生产工艺。
技术方案将含钒化合物、含碳化合物粉碎,加粘结剂等原料造块后,由炉顶加入竖式炉中,在炉底部通入氮气,加热炉温至摄氏1000-1600度,使物料与氮气相互逆行。
炉体加热方式可以是电阻、中频、或热交换。
含碳化合物为碳粉或焦炭粉或电极粉。
粘结剂可选用水玻璃、树脂或有机粘结剂。
将制好的原料球从炉体上部加料口加入炉中,氮气由下部入口引入,物料自上而下运行,氮气由下而上运行,氮气将成品氮化钒的热量带走预热上部原料,同时将下部成品冷却,另外,氮气带走上部反应区的含一氧化碳的废气,促使反应正向进行,最后混合气由上部废气口排出。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可实现连续生产,且能量和氮气消耗都达到最佳。同时生产周期缩短,效率提高、成本降低。
实施例以多聚钒酸氨、三氧化二钒、片状五氧化二钒为原料,用鄂式破碎机将其破碎至小于等于10毫米的粒度;用密封的球磨机将五氧化二钒、多聚钒酸氨、焦炭加工成150目以下的细粉;用混料机按适当比例将上述细粉、粘结剂混匀;用压球机将混合料制成35×25的皂状球;将制好的球由炉顶料口放入竖式炉中,通入氮气升温氮化;产成品随着其在炉内下行逐渐冷却,由下料口出炉。
权利要求
1.一种氮化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将含钒化合物、含碳化合物粉碎,加粘结剂等原料造块后,由炉顶加入竖式炉中,在炉底部通入氮气,加热炉温至摄氏1000-1600度,使物料与氮气相互逆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用电阻、中频、或热交换的方式给炉体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碳化合物为碳粉或焦炭粉或电极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氮化钒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为水玻璃、树脂或有机粘结剂。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炼钢用合金材料的工艺方法,包括将原料造块、入炉加热、通入氮气边还原边氮化的方式一次性生产氮化钒,由于采用物料和氮气逆行方式,使能量和氮气消耗都达到最佳,同时生产周期缩短,成本降低、效率提高。
文档编号C01B21/06GK1757606SQ20041008531
公开日2006年4月1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0月10日 优先权日2004年10月10日
发明者周春林, 刘玮, 梁新维, 付景利, 王会娟 申请人:承德新新钒钛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