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451876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机体固定架安装有分子管盖汇流板,分子管盖汇流板安装有气泵、分子筛管组和储气罐,分子管盖汇流板包括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分子筛管组夹设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之间,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开设有氧气通道和氧气互补通道,分子筛管、氧气通道、储气罐依次连通,氧气互补通道分别与两个分子筛管连通,分子管下盖汇流板开设有空气通道和泄气通道,气泵、空气通道、分子筛管依次连通,泄气通道与分子筛管连通,氧气通道、氧气互补通道和泄气通道分别连接有电磁阀。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加工难度小,组装空间紧实,方便携带和搬运。
【专利说明】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制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社会文明及医疗科技各方面的发展,人类对于疾病的研究及控制都有了显著的进步,其中氧疗和氧保健作为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一种新技术正逐渐被接受和推广。因此在内部装填分子筛材料并导入高压空气而可以自行产生氧气导出的变压吸附式制氧机即成为一种重要的装置。而目前现有的变压吸附式制氧机由于需要压缩机和分子筛部件,导致组装复杂,整机体积大,且功耗高,携带或搬运非常不便。
[0003]本 申请人:于2013年提出了发明名称为一种便携式制氧机的专利申请,该制氧机的结构复杂,由于气体管路设置于分子座内,需要对分子座进行加工,而分子座的体积较小,在分子座内设置空气过滤桶、储氧气桶、泄气消音筒、空气通道、氧气通道和泄气通道等,加工难度非常大,现有技术中,分子座的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常常出现加工出来腔体和通道不合格或者直接导致分子座结构的损坏,分子座的结构复杂、加工成本高、加工难度大。另外,该制氧机的结构较复杂、体积较大,携带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加工难度小,方便携带或搬运的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包括机体固定架,所述机体固定架设置有电源和PCB板,PCB板和电源电连接,所述机体固定架安装有分子管盖汇流板,分子管盖汇流板安装有气泵、分子筛管组和储气罐,所述分子筛管组包括两个分子筛管,所述分子管盖汇流板包括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两个分子筛管分别夹设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之间,所述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开设有氧气通道和氧气互补通道,所述分子筛管、所述氧气通道、所述储气罐依次连通,所述氧气互补通道分别与两个分子筛管连通,所述分子管下盖汇流板开设有空气通道和泄气通道,所述气泵、所述空气通道、所述分子筛管依次连通,所述泄气通道与所述分子筛管连通,所述氧气通道、所述氧气互补通道和所述泄气通道分别连接有电磁阀,所述PCB板分别与所述电磁阀、所述气泵电连接。
[0007]其中,所述分子筛管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分子管上盖、分子管体和分子管下盖,所述分子管体内填充有吸附剂,所述分子管上盖与所述分子管体之间、所述分子管下盖与所述分子管体之间通过压铸治具一体化压铸成型。
[0008]其中,所述分子管上盖、分子管下盖分别包括有与分子管体连接的盖体,以及与所述分子管盖汇流板连接的中空的凸部,所述盖体和所述凸部一体成型,所述凸部的外壁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盖体的外壁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0009]其中,所述分子管体顶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棉、隔板和压力弹簧,第一过滤棉铺设于吸附剂顶面,压力弹簧的顶端与所述分子管上盖抵接;所述分子管体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棉、用于分散气流的气盘,以及第二过滤棉,第一过滤棉铺设于吸附剂底面。
[0010]其中,所述气盘为开设有若干气孔的金属板,每个所述气孔的孔径为所述吸附剂粒径的1-5倍。
[0011]其中,所述气泵的进气端连接有进气过滤装置,进气过滤装置安装于所述分子管下盖汇流板,所述空气通道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接头,所述气泵的出气端通过导气管与所述进气接头连通。
[0012]其中,所述进气过滤装置包括微细孔进气管,微细孔进气管的管体表面开设有若干微细进气孔,微细孔进气管两端分别设置有过滤棉,微细孔进气管内填充有吸附剂颗粒,微细孔进气管的出气端通过连接头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与所述气泵的进气端连接。
[0013]其中,所述气泵上方设置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连接于所述机体固定架,散热装置位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之间,所述散热装置的风向正对所述气泵。
[0014]其中,所述储气罐的出气端设置有出氧气电磁阀,所述储气罐的进气端连接有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出氧气电磁阀电连接,压力检测装置安装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顶部。
[0015]其中,所述储气罐的出气端设置有出氧气电磁阀,所述储气罐的进气端连接有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PCB板,压力检测装置通过医用胶管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连接,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出氧气电磁阀电连接。
[0016]其中,所述分子管下盖汇流板与所述机体固定架之间设置有减震胶垫。
[0017]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使用时,外界的空气通过分子管下盖汇流板的空气通道进入气泵中,气泵将压缩后的空气泵入分子筛管组的两个分子筛管内,分子筛管进气制氧后通过分子管上盖汇流板的氧气通道将氧气储存在储气罐内,剩余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从分子筛管底部通过分子管下盖汇流板的泄气通道输送到外界空气中,如此循环即可循环制氧。本实用新型将外部的管路、气路集中设计于分子盖汇流板内,在外观上看不到气体管路,分子盖汇流板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加工难度小,本实用新型的制氧装置组装空间紧实,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和搬运,可适用于医院、家庭、车载及野外等各种条件下使用。
[0018]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19](I)本实用新型通过PCB板控制氧气互补通道内的电磁阀的开、闭,使两个分子筛管交替工作,当第一个分子筛管泄氮气时,第二个分子筛管制得的氧气通过氧气互补通道进入第一个分子筛管的顶部,有利于将第一个分子筛管内氮气等气体完全排出,制得的氧气浓度高,制氧效率高。
[0020](2)本实用新型采用分子管盖汇流板的结构,大大减少了制氧机的组装难度,通过分子管盖汇流板连接、固定气泵、分子筛管、电磁阀等,连接管路少,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
[0021](3)采用气泵与分子筛管连接的结构,在减少了制氧的连接管路的同时,也减少了制氧机的体积,通过螺栓、导气管及密封圈将分子筛管、分子管盖汇流板和气泵连接起来,安装方便,密封性能好。
[0022](4)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气泵为单缸气泵,大大降低了制氧机的功耗,同时本实用新型的电源供电量高还可以与移动电源配合使用,可外出移动携带使用。可适用于医院、家庭、车载及野外等各种条件下使用,尤其适合于外出移动使用。
[0023](5)本实用新型的分子筛管的结构简单,其通过导气管与气泵连接,出氧浓度高达93%以上。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分子管上盖汇流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实 用新型的分子管下盖汇流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分子筛管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进气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0029]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30]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2]在图1至图8中包括有:
[0033]I——机体固定架2——电源
[0034]3——PCB板4——气泵
[0035]5—分子筛管51—分子管上盖
[0036]52—分子管体53——分子管下盖
[0037]501——盖体502——凸部
[0038]54——吸附剂55——第一环形凹槽
[0039]56——第一密封圈57——第二环形凹槽
[0040]58——第二密封圈59——第一过滤棉
[0041]510——隔板511——压力弹簧
[0042]512——气盘513——第二过滤棉
[0043]61-分子管上盖汇流板
[0044]611——氧气通道612——氧气互补通道
[0045]62—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1——空气通道
[0046]622——泄气通道623——进气接头
[0047]624——凹槽7——储气罐
[0048]71-呼吸感应器8-电磁阀
[0049]81——出氧气电磁阀9——进气过滤装置
[0050]91——微细孔进气管92——过滤棉
[0051]93——吸附剂颗粒94——连接头
[0052]95——出气管96——固定套
[0053]10——散热装置11——压力检测装置
[0054]12——减震胶垫13——单向阀。
【具体实施方式】[005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56]实施例1。
[0057]如图1-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包括机体固定架1,所述机体固定架I设置有电源2和PCB板3,PCB板3和电源2电连接,所述机体固定架I安装有分子管盖汇流板,分子管盖汇流板安装有气泵4、分子筛管组和储气罐7,所述分子筛管组包括两个分子筛管5,所述分子管盖汇流板包括分子管上盖汇流板61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两个分子筛管5分别夹设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61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之间,所述分子管上盖汇流板61开设有氧气通道611和氧气互补通道612,所述分子筛管5、所述氧气通道611、所述储气罐7依次连通,所述氧气互补通道612分别与两个分子筛管5连通,所述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开设有空气通道621和泄气通道622,所述气泵4、所述空气通道621、所述分子筛管5依次连通,所述泄气通道622与所述分子筛管5连通,所述氧气通道611、所述氧气互补通道612和所述泄气通道622分别连接有电磁阀8,所述PCB板3分别与所述电磁阀8、所述气泵4电连接。
[0058]安装过程中,先将储气罐7设置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61上,然后将气泵4固定于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上,再用医用胶管连接气泵4与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然后将分子筛管5塞进分子管盖汇流板的安装孔内,最后用固定螺丝将分子管盖汇流板与分子筛管5固定。将分子管盖汇流板固定在机体固定架I上即可。
[0059]优选地,所述子管盖汇流板安装至少两组所述分子筛管组,每组所述分子筛管组包括有两个所述分子筛管5,进一步提高制氧效率,加工效率高。
[0060]更优选地,机体固定架I外设置有外壳,外壳通过减震装置与机体固定架I连接。所述机体固定架I用于固定制氧装置的各零部件,然后安装于外壳内。本实用新型的电源2为可充电的锂电池,该锂电池的电压为安全电压,电流小,该锂电池能为本实用新型的制氧机提供3小时不间断地工作所需电量,优选地,该电源2可拆卸连接有移动电源,移动电源通过USB或DC等接口连接,方便外带,能满足使用者野外露营一天所需电量,实用性强。
[0061]使用时,外界的空气通过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的空气通道621进入气泵4中,气泵4将压缩后的空气泵4入分子筛管组的两个分子筛管5内,分子筛管5进气制氧后通过分子管上盖汇流板61的氧气通道611将氧气储存在储气罐7内,剩余的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从分子筛管5底部通过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的泄气通道622输送到外界空气中,如此循环即可循环制氧。本实用新型将外部的管路、气路集中设计于分子盖汇流板内,在外观上看不到气体管路,分子盖汇流板的结构简单、加工成本低、加工难度小,本实用新型的制氧装置组装空间紧实,体积较小,方便携带和搬运,可适用于医院、家庭、车载及野外等各种条件下使用。
[0062]优选地,分子管上盖汇流板61两侧的氧气通道611对称设置,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两侧的空气通道621、泄气通道622对称设置。
[0063]进一步地,储气罐7的进气端设置有单向阀,防止储气罐7内氧气泄露。优选地,所述氧气通道611设置有单向阀13,具体地,两个分子筛管5与储气罐7之间的氧气通道611分别设置有单向阀13,避免制得的氧气从储气罐7回流到分子筛管5内。本实施例中,所述氧气通道611与所述氧气互补通道612连通,所述气泵4为单缸气泵,单缸气泵功耗低,噪音小,发热量少。[0064]更优选地,所述分子管盖汇流板内设有相应的孔位用以连接、固定气泵4、分子筛管5及电磁阀8等。且所述泄气通道622的出口设置于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的侧壁,该泄气通道622的出口处设置有凹槽624,凹槽624内设置有消音棉,用于泄气消音,减少噪音,使用效果好。
[0065]进一步优选地,两个分子筛管5对称设置,所述分子管盖汇流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对称的螺丝孔,螺丝孔上设置有紧锁螺栓将分子管上盖汇流板61、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分别紧压于分子筛管5的两端。所述分子管上盖汇流板61还设置有单向阀接口,用于安装氧气通道611内的单向阀13 ;此外,所述分子管盖汇流板还设置有其他若干螺丝孔用于固定分子管盖汇流板与机体固定架I的连接,连接稳定性好,便于组装和拆卸。
[0066]本实用新型的分子管盖汇流板结构简单,加工难度较小,加工成本低,有利于将外部气路隐藏设置在制氧装置内,在外部看不到过多的气路管路。
[0067]实施例2。
[006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分子筛管5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分子管上盖51、分子管体52和分子管下盖53,所述分子管体52内填充有吸附剂54,所述分子管上盖51与所述分子管体52之间、所述分子管下盖53与所述分子管体52之间通过压铸治具一体化压铸成型。
[0069]具体地,分子管上盖51、分子管体52和分子管下盖53均由铝制成,且分子管上盖51、分子管体52和分子管下盖53的壁厚均为l_5mm左右,在压铸治具的作用下,压力值为
0.3-0.8T (吨),压铸时间为0.5-3分钟,分子管上盖51与分子管体52的接触面、分子管下盖53与分子管体52的接触面就会密封贴合,分子筛管5 —体式压铸成型,分子筛管5的密封性好,结构稳定性好,便于组装加工成型。其中,吸附剂54的粒径为0.3-1.0mm,该吸附剂54用于吸附固定氮气和二氧化碳等,该吸附剂54的材料是分子筛管5常用吸附剂。分子管体52长度为整个分子筛管5的长度的0.8-0.9倍,分子管体52的长度较长,有利于填充足量的吸附剂54,制氧效率更高,出氧浓度高。
[0070]优选地,所述分子管体52内设置有气盘和过滤棉,确保进入分子管体52内的气流二次分散,充分发挥分子管体52内吸附剂54的吸附作用,制氧效果好。
[0071]本实用新型使用的分子筛管5结构,大大减少了组装的难度,使用压铸密封技术进行一体式密封,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密封性好。
[0072]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分子管上盖51、分子管下盖53分别包括有与分子管体52连接的盖体501,以及与所述分子管盖汇流板连接的中空的凸部502,所述盖体501和所述凸部502 —体成型,所述凸部502的外壁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55,第一环形凹槽55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56,所述盖体501的外壁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57,第二环形凹槽57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58。
[0073]第一密封圈56和第一环形凹槽55配合安装时,有利于提高分子管上盖51、分子管下盖53与分子灌溉汇流板的连接气密性;第二密封圈58和第二环形凹槽57配合安装时,有利于分子管上盖51、分子管下盖53与分子管体52的密封连接,气密性好。优选地,所述盖体501的外壁开设有两个第二环形凹槽57,两个第二环形凹槽57纵向排列,进一步提高分子管上盖51、分子管下盖53与分子管体52的连接密封性,防止漏气导致氧气泄露,实用性好。[0074]如图3所示,其中,所述分子管体52顶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棉59、隔板510和压力弹簧511,第一过滤棉59铺设于吸附剂54顶面,压力弹簧511的顶端与所述分子管上盖51抵接;所述分子管体52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棉59、用于分散气流的气盘512,以及第二过滤棉513,第一过滤棉59铺设于吸附剂54底面。
[0075]安装过程中,先将分子管下盖53和分子管体52底部使用压铸治具压铸成型,再将第二密封圈58套于分子管下盖53的第二环形凹槽57内,同时依次将第二过滤棉513、气盘512和第一过滤棉59放入分子管下盖53内,再灌装吸附剂54,然后依次安装第一过滤棉59、隔板510、压力弹簧511及分子管上盖51,最后使用压铸治具将分子管上盖51与分子管压铸密封。压力弹簧511设置于分子管上盖51与分子管隔板510之间,用于保证分子管内吸附剂54紧密排布,确保制氧效果好。第一过滤棉59分别设置于气盘512与隔板510上,用于过滤杂质及防止吸附剂54漏出。
[0076]其中,所述气盘512为开设有若干气孔的金属板,每个所述气孔的孔径为所述吸附剂54粒径的1-5倍。优选地,每个所述气孔的孔径为所述吸附剂54粒径的1.1-2倍。气盘512的设置有利于将气泵4泵入的空气进行分散,使分子管体52内的吸附剂54能与空气充分接触,有利于制氧及吸附氮气和二氧化碳等,气孔的孔径比吸附剂54粒径稍大,确保空气输送速度快,制氧效率高。
[0077]优选地,所述气孔均匀分布于金属板,金属板优选为铝板,不易发生腐蚀或生锈现象,制氧效果好。
[0078]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79]实施例3。
[0080]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气泵4的进气端连接有进气过滤装置9,进气过滤装置安装于所述分子管下盖汇流板,所述空气通道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接头,所述气泵4的出气端通过导气管与所述进气接头623连通。进气过滤装置9用于空气进气过滤,避免空气中的水分和粉尘等杂质进入分子筛管5内,有利于提高制氧效果,延长分子筛管5的使用寿命。
[0081 ] 如图8所示,具体地,气泵4、进气过滤装置9分别设置于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上,进气接头623设置于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的空气通道621进气口,所述导气管为医用导气管或医用胶管。
[0082]如图4所示,其中,所述进气过滤装置9包括微细孔进气管91,微细孔进气管91的管体表面开设有若干微细进气孔,有利于辅助进气,提高进气速度,微细孔进气管91两端分别设置有过滤棉92,微细孔进气管91内填充有吸附剂颗粒93,微细孔进气管91的出气端通过连接头94连接有出气管95,出气管95与所述气泵4的进气端连接。过滤棉92的设置有利于防止空气中的粉尘等杂质进入气泵4内,吸附剂颗粒93为活性氧化铝材料,吸附水分和粉尘效果好,使用寿命长;微细孔进气管91外套设有固定套96,固定套96周壁开设有通孔,防止微细孔进气管91被破坏。
[0083]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84]实施例4。
[0085]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气泵4上方设置有散热装置10,散热装置10连接于所述机体固定架I,散热装置10位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61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之间,所述散热装置10的风向正对所述气泵4。具体地,散热装置10位于两个分子筛管5之间,壳体对应气泵4的位置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与散热装置10配合使用,有利于增强气泵4的散热效果。优选地,所述散热装置10为散热风扇。
[0086]如图5所示,其中,所述储气罐7的出气端设置有出氧气电磁阀81,所述储气罐7的进气端连接有压力检测装置11,压力检测装置11安装于所述PCB板,压力检测装置11通过医用胶管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连接,压力检测装置11与所述出氧气电磁阀81电连接。优选地,储气罐7的出气端连接有呼吸感应器71,呼吸感应器71的设置有利于使用者通过观察呼吸感应器71的呼、吸灯闪烁情况来调节电磁阀8开、关频率,进一步地,压力检测装置11与氧气通道611连通,压力检测装置11能检测单向阀13与储气罐7之间的氧气通道611内的气体压力大小,有利于控制出氧气电磁阀81的开、闭,使用安全性高。
[0087]如图6所示,其中,所述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与所述机体固定架I之间设置有减震胶垫12,利于提高降低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分子筛管5的使用效果,抗震效果好,提高制氧装置的使用可靠性。具体地,分子管上盖汇流板61与所述机体固定架I螺接,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的一侧与所述机体固定架I螺接,所述分子管下盖汇流板62的底部设置所述减震胶垫12。
[0088]本实施例的其余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0089]当然,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包括机体固定架,所述机体固定架设置有电源和PCB板,PCB板和电源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固定架安装有分子管盖汇流板,分子管盖汇流板安装有气泵、分子筛管组和储气罐,所述分子筛管组包括两个分子筛管,所述分子管盖汇流板包括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两个分子筛管分别夹设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之间,所述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开设有氧气通道和氧气互补通道,所述分子筛管、所述氧气通道、所述储气罐依次连通,所述氧气互补通道分别与两个分子筛管连通,所述分子管下盖汇流板开设有空气通道和泄气通道,所述气泵、所述空气通道、所述分子筛管依次连通,所述泄气通道与所述分子筛管连通,所述氧气通道、所述氧气互补通道和所述泄气通道分别连接有电磁阀,所述PCB板分别与所述电磁阀、所述气泵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筛管包括从上到下依次安装的分子管上盖、分子管体和分子管下盖,所述分子管体内填充有吸附剂,所述分子管上盖与所述分子管体之间、所述分子管下盖与所述分子管体之间通过压铸治具一体化压铸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管上盖、分子管下盖分别包括有与分子管体连接的盖体,以及与所述分子管盖汇流板连接的中空的凸部,所述盖体和所述凸部一体成型,所述凸部的外壁开设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盖体的外壁开设有第二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密封圈。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管体顶部从下到上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棉、隔板和压力弹簧,第一过滤棉铺设于吸附剂顶面,压力弹簧的顶端 与所述分子管上盖抵接; 所述分子管体底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第一过滤棉、用于分散气流的气盘,以及第二过滤棉,第一过滤棉铺设于吸附剂底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盘为开设有若干气孔的金属板,每个所述气孔的孔径为所述吸附剂粒径的1-5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的进气端连接有进气过滤装置,进气过滤装置安装于所述分子管下盖汇流板,所述空气通道的进气口设置有进气接头,所述气泵的出气端通过导气管与所述进气接头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过滤装置包括微细孔进气管,微细孔进气管的管体表面开设有若干微细进气孔,微细孔进气管两端分别设置有过滤棉,微细孔进气管内填充有吸附剂颗粒,微细孔进气管的出气端通过连接头连接有出气管,出气管与所述气泵的进气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上方设置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连接于所述机体固定架,散热装置位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和分子管下盖汇流板之间,所述散热装置的风向正对所述气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气罐的出气端设置有出氧气电磁阀,所述储气罐的进气端连接有压力检测装置,压力检测装置安装于所述PCB板,压力检测装置通过医用胶管与分子管上盖汇流板连接,压力检测装置与所述出氧气电磁阀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变压吸附制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管下盖汇流板与所述机体固定架 之间设置有减震胶垫。
【文档编号】C01B13/02GK203513277SQ201320610398
【公开日】2014年4月2日 申请日期:2013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3年9月30日
【发明者】曾文伟, 欧阳俊, 邹忠君, 韦桂峰, 杨作 申请人:东莞市立旺电子塑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