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B相二氧化钛纳米片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010807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氧化钛,尤其是涉及一种超薄B相二氧化钛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二氧化钛,俗称钛粉、钛白,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由于二氧化钛在光催化、涂
料、塑料、造纸、合成纤维、印刷油墨、橡胶、搪瓷等工业领域的重要用途,其消费量已成
为经济学家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生活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世界二氧化钛产量发展一度十分迅
速,1920年仅为1kt,1925年为5kt,自1941年美国市场上出现了金红石型商品二氧化钛以来,
1974年达到2.5Mt。其后,由于受能源和环保等因素的影响,产量下降。自1984年以来,国际
二氧化钛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随着基础研究对纳米材料、纳米组装体系等人工组装合成的纳米结构越来越深入的关注,
纳米材料已很大程度上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设计、组装、成为新的体系,使这些体系更有目
的地具有人们所希望的特性。纳米二氧化钛正是这样一种体系,由于它透明性和吸收紫外线
功能的高度统一,使得它一经问世,便在功能性薄膜、太阳能电源、结构陶瓷,功能陶瓷、
抗老化橡胶、功能油漆、光催化降解剂、保洁抗菌材料、化妆品工业等领域引起广泛关注。
在纳米材料的市场增长中,0维-3维结构技术,超精度加工技术,超薄膜生产技术,横向结构
技术所制造的产品最具市场增长潜力。
二氧化钛的生产属于高度技术密集型,生产难度大。迄今世界上只有20多个国家约40家
公司生产,其中80%~85%的生产能力集中在西欧、北美和日本。中国二氧化钛的工业化生
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主要采用硫酸法生产锐钛型二氧化钛及少量金红石型二氧化钛,
其主要缺点是硫酸用量大、废副品产量高。而国际常用的氯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存在能
耗高、污染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使用原材料易得、步骤简便、能耗较少的一种超薄B相二氧化钛
纳米片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
1)将钛的前驱体加入乙二醇中,搅拌后得到乙二醇钛溶液;
2)在步骤1)得到的乙二醇钛溶液中加入水,搅拌后将所得溶液在150~180℃下反应,
然后对所得的悬浊液进行离心,得白色沉淀;
3)将步骤2)所得白色沉淀洗涤,晾干,即得超薄B相二氧化钛纳米片。
在步骤1)中,所述钛的前驱体可采用四氯化钛;所述搅拌可搅拌至溶液澄清无沉淀;
所述钛的前驱体与乙二醇的体积比可为1∶(10~50)。
在步骤2)中,所述乙二醇钛溶液与水的体积比可为(10~50)∶1;所述搅拌的时间可
为10~30min;所述反应可在反应釜或烧瓶中反应,反应的时间可为4~12h。
在步骤3)中,所述洗涤可依次用水和乙醇洗涤至少1次。
B相二氧化钛不同于常见的金红石相、锐钛矿相和板钛矿相,是一种介稳态的二氧化钛,
它具有开放的微孔结构,因此具有比其他纳米二氧化钛产品更大的比表面积。目前世界上尚
没有大量合成二氧化钛B相的报道。另外,本发明合成的超薄二氧化钛纳米片是典型的二维
结构材料,具有超薄的结构特点,因此可以预见其在光、电、催化等工业生产有较高的利用
价值和市场前景。
本发明利用四氯化钛作为钛源,在乙二醇的作用下预先合成中间体乙二醇钛,再利用溶
剂热反应使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从而得到超薄B相二氧化钛纳米片。本发明使用原材料易
得,步骤简便,能耗较少。
本发明通过对乙二醇钛的溶剂热处理就能获得超薄B相二氧化钛纳米片。相对于现有的
工业制备二氧化钛的方法,本发明优点在于:
(1)本发明可以合成出B相二氧化钛。不同于常见的金红石相、锐钛矿相和板钛矿相,
B相二氧化钛具有丰富的开放的微孔结构,使其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2)使用廉价的四氯化钛和乙二醇作为原料。与传统的硫酸法相比,本发明不需要大量
使用硫酸,废副品产量少。
(3)本发明可以选择较温和的反应温度,远低于乙二醇的沸点,反应压力不大,有利于
放大操作。
(4)通过本发明制备的超薄二氧化钛纳米片,其厚度在2nm内,且呈现典型的二维材
料性质,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5)本发明可操作性强,反应装置简单,合成与后处理条件温和,制备过程条件温和,
反应过程清洁无污染,反应效率高,相比其他合成方法有良好的工业合成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所得的超薄二氧化钛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图。
图2为所得的超薄二氧化钛的粉末X涉嫌衍射图。表明其独特的B相结构。
图3为所得的超薄二氧化钛的氮气吸附曲线。
图4为所得的超薄二氧化钛的表面电荷与溶液pH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1)在敞口烧杯中,将1mL四氯化钛加至30mL乙二醇中,搅拌10min后得到乙二醇
钛溶液。
(2)将1mL水加入步骤(1)所制乙二醇钛溶液中,搅拌10min后将所得溶液转移到
反应釜中,然后在150℃下反应4h,然后对所得的悬浊液进行离心。
(3)将步骤(2)所得白色沉淀用水和乙醇洗涤3次,然后自然晾干后即得目标产物。
由图1可以看出,所制备的超薄二氧化钛为典型的二维材料结构。由图2可以看出,所
得的超薄二氧化钛的粉末X涉嫌衍射图表明其独特的B相结构。基于超薄二氧化钛的氮气吸
附曲线(图3),可以看出超薄二氧化钛具有典型的微孔材料的吸附行为,通过BET方法计算
可得超薄二氧化钛的比表面积为340m2/g,而且介孔含量少则表明产物基本都是超薄的纳米
片状结构。图4所示的表面电荷表明所制得的二氧化钛纳米片等电点在8.6左右,在中性水
溶液中带正电荷。
实施例2
(1)在敞口烧杯中,将3mL四氯化钛加至30mL乙二醇中,搅拌10min后得到乙二醇
钛溶液。
(2)将3mL水加入步骤(1)所制乙二醇钛溶液中,搅拌10min后将所得溶液转移到
烧瓶中,然后在150℃下反应4h,然后对所得的悬浊液进行离心。
(3)将步骤(2)所得白色沉淀用水和乙醇洗涤3次,然后自然晾干后即得目标产物。
实施例3
(1)在敞口烧杯中,将1mL四氯化钛加至30mL乙二醇中,搅拌10min后得到乙二醇
钛溶液。
(2)将1mL水加入步骤(1)所制乙二醇钛溶液中,搅拌10min后将所得溶液转移到

烧瓶中,然后在160℃下反应4h,然后对所得的悬浊液进行离心。
(3)将步骤(2)所得白色沉淀用水和乙醇洗涤3次,然后自然晾干后即得目标产物。
实施例4
(1)在敞口烧杯中,将1mL四氯化钛加至30mL乙二醇中,搅拌10min后得到乙二醇
钛溶液。
(2)将1mL水加入步骤(1)所制乙二醇钛溶液中,搅拌10min后将所得溶液转移到
烧瓶中,然后在180℃下反应4h,然后对所得的悬浊液进行离心。
(3)将步骤(2)所得白色沉淀用水和乙醇洗涤3次,然后自然晾干后即得目标产物。
实施例5
(1)在敞口烧杯中,将5mL四氯化钛加至30mL乙二醇中,搅拌10min后得到乙二醇
钛溶液。
(2)将5mL水加入步骤(1)所制乙二醇钛溶液中,搅拌10min后将所得溶液转移到
烧瓶中,然后在150℃下反应4h,然后对所得的悬浊液进行离心。
(3)将步骤(2)所得白色沉淀用水和乙醇洗涤3次,然后自然晾干后即得目标产物。
实施例6
(1)在敞口烧杯中,将50mL四氯化钛加至300mL乙二醇中,搅拌10min后得到乙二
醇钛溶液。
(2)将50mL水加入步骤(1)所制乙二醇钛溶液中,搅拌10min后将所得溶液转移到
烧瓶中,然后在150℃下反应4h,然后对所得的悬浊液进行离心。
(3)将步骤(2)所得白色沉淀用水和乙醇洗涤3次,然后自然晾干后即得目标产物。
实施例7
(1)在敞口烧杯中,将1mL四氯化钛加至30mL乙二醇中,搅拌10min后得到乙二醇
钛溶液。
(2)将1mL水加入步骤(1)所制乙二醇钛溶液中,搅拌10min后将所得溶液转移到
烧瓶中,然后在150℃下反应12h,然后对所得的悬浊液进行离心。
(3)将步骤(2)所得白色沉淀用水和乙醇洗涤3次,然后自然晾干后即得目标产物。
本发明利用四氯化钛作为钛源,在乙二醇的作用下预先合成中间体乙二醇钛;再利用溶
剂热反应使其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从而得到超薄B相二氧化钛纳米片。具有可操作性强,使
用原材料易得,成本低廉,能耗较少,步骤简便,反应装置简单,合成与后处理条件温和,
制备过程条件温和、反应过程清洁无污染,反应效率高等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