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拉毛混凝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22674阅读:49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易拉毛混凝土。



背景技术:

水泥路面在长期受到重压冲击时,容易降低水泥的防滑性能,人们通常通过拉毛处理,在混凝土路面拉出凹槽来增加其防滑性能。为使路面具有良好抗冲击性能和抗滑性能,目前主要的方法是在混凝土中加入纤维。但是加入的钢纤维,在路面抹面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露头现象,影响混凝土的下一步拉毛性能;而且随着纤维的增加,混凝土的粘度增大,会导致施工困难;钢纤维价格昂贵,会增加成本;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混凝土,来增加其抗冲击性能、拉毛性能和防滑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易拉毛混凝土,本发明抗冲击性能好,易拉毛,防滑性能好。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易拉毛混凝土,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水泥100-120份,矿粉20-30份,粉煤灰20-40份,木质素磺酸钠2-4份,破碎石300-350份,天然砂160-180份,水28-38份,环氧树脂乳液10-15份,纤维1-1.8份,改性胶粉8-9.6份,铁砂2-4份。

优选地,天然砂、环氧树脂乳液、纤维、改性胶粉、铁砂的重量比为165-175:11-13:1.2-1.6:8.6-9:2.5-3.5。

优选地,水泥为52.5级硅酸盐水泥。

优选地,矿粉为S95级矿粉,破碎石的粒径为5-25mm,天然砂的细度模数为2.7-2.8。

优选地,纤维为碳纤维或玄武岩纤维中的一种,其中,纤维表面刻有凹槽。

优选地,铁砂的粒径为2.4-4.5mm。

优选地,改性胶粉为经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粉。

优选地,在改性胶粉的制备过程中,将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粉加入质量分数为3-5wt%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中混匀,升温至80-100℃,浸泡25-30h,过滤,水洗,减压干燥,粉碎至20-40目得到改性胶粉,其中,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粉的重量比为100:1-2。

本发明的制备工艺如下:将木质素磺酸钠、环氧树脂乳液和以木质素磺酸钠重量为基准4倍的水混匀,加入水泥、矿粉、粉煤灰、破碎石、天然砂、纤维、改性胶粉、铁砂混匀,加入剩余的水混匀,成模,养护得到易拉毛混凝土。

本发明选用纤维可以抑制水泥硬化过程中裂纹的生成,并且可以抵抗因外载作用而导致的裂纹扩张,增加本发明的抗冲击、抗弯折性能,纤维表面带有凹槽,可以促进纤维与水泥粘合,并在环氧树脂乳液的作用下紧密粘合,使得纤维不易从水泥中露头,大大增加本发明的易拉毛性,从而进一步增加本发明的抗滑性能;选用合适的纤维,可以进一步增加本发明的易拉毛性和抗滑性能;经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粉,可以均匀分散在水泥中,与纤维相互作用,并在环氧树脂乳液和水的作用下,与水泥紧密相连,从而大大增加了本发明的抗冲击性、韧性、抗滑性和抗渗性能;铁砂与水泥混匀,经环氧树脂乳液粘结,与天然砂、纤维、改性胶粉以合适比例相互配合,可大大增加本发明的抗冲击性、韧性、易施工性能和抗滑性能;不同粒径的天然砂、铁砂、改性胶粉、矿粉、粉煤灰、破碎石相互配合,即可减少水泥用量,又可进一步增加本发明的抗冲击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易拉毛混凝土,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水泥110份,矿粉25份,粉煤灰30份,木质素磺酸钠3份,破碎石325份,天然砂170份,水33份,环氧树脂乳液12份,纤维1.4份,改性胶粉8.8份,铁砂3份。

实施例2

一种易拉毛混凝土,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52.5级硅酸盐水泥100份,S95级矿粉30份,粉煤灰20份,木质素磺酸钠4份,粒径为5mm的破碎石350份,细度模数为2.7的天然砂180份,水28份,环氧树脂乳液15份,表面刻有凹槽的碳纤维1份,改性胶粉9.6份,粒径为2.4mm的铁砂4份;

其中,改性胶粉为经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改性的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粉。

实施例3

一种易拉毛混凝土,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52.5级硅酸盐水泥120份,S95级矿粉20份,粉煤灰40份,木质素磺酸钠2份,粒径为25mm的破碎石300份,细度模数为2.8的天然砂160份,水38份,环氧树脂乳液10份,表面刻有凹槽的玄武岩纤维1.8份,改性胶粉8份,粒径为4.5mm的铁砂2份;

其中,在改性胶粉的制备过程中,将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粉加入质量分数为5wt%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中混匀,升温至80℃,浸泡30h,过滤,水洗,减压干燥,粉碎至20目得到改性胶粉,其中,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粉的重量比为50:1。

实施例4

一种易拉毛混凝土,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52.5级硅酸盐水泥105份,S95级矿粉28份,粉煤灰25份,木质素磺酸钠3.5份,粒径为10mm的破碎石330份,细度模数为2.7的天然砂175份,水30份,环氧树脂乳液13份,表面刻有凹槽的碳纤维1.2份,改性胶粉9份,粒径为3mm的铁砂3.5份;

其中,在改性胶粉的制备过程中,将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粉加入质量分数为3wt%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中混匀,升温至100℃,浸泡25h,过滤,水洗,减压干燥,粉碎至40目得到改性胶粉,其中,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粉的重量比为100:1。

实施例5

一种易拉毛混凝土,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52.5级硅酸盐水泥115份,S95级矿粉22份,粉煤灰35份,木质素磺酸钠2.5份,粒径为20mm的破碎石320份,细度模数为2.8的天然砂165份,水36份,环氧树脂乳液11份,表面刻有凹槽的玄武岩纤维1.6份,改性胶粉8.6份,粒径为4mm的铁砂2.5份;

其中,在改性胶粉的制备过程中,将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粉加入质量分数为4wt%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水溶液中混匀,升温至90℃,浸泡27h,过滤,水洗,减压干燥,粉碎至30目得到改性胶粉,其中,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胶粉的重量比为100:1.5。

对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拉毛混凝土板进行性能测试,用现有普通混凝土制备得到的相同尺寸、厚度的拉毛混凝土板为对照组,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抗冲击性能好,易拉毛,抗滑性能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