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是太阳能硅晶片生产用夹爪。
背景技术:
光伏(Solar Power):是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Solar power system)的简称,是一种利用太阳电池半导体材料的光伏效应,将太阳光辐射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一种新型发电系统,有独立运行和并网运行两种方式。同时,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分类,一种是集中式,如大型西北地面光伏发电系统;一种是分布式(以>6MW为分界),如工商企业厂房屋顶光伏发电系统,民居屋顶光伏发电系统。这种技术的关键元件是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太阳能电池的重要原料之一为晶体硅,晶体硅包括单晶硅和多晶硅,晶体硅的制备方法大致是先用碳还原SiO2成为Si,用HCl反应再提纯获得更高纯度多晶硅,单晶硅的制法通常是先制得多晶硅或无定形硅,然后用直拉法或悬浮区熔法从熔体中生长出棒状单晶硅。硅的单晶体。具有基本完整的点阵结构的晶体。不同的方向具有不同的性质,是一种良好的半导材料。纯度要求达到99.9999%,甚至达到99.9999999%以上。用于制造半导体器件、太阳能电池等。用高纯度的多晶硅在单晶炉内拉制而成。
由于太阳能电池硅片的生产需要严格杜绝杂质影响,因此,在太阳能电池硅片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产品进行转移时,传统的夹取设备已经不能满足太阳能电池硅片生产的高要求了。但目前还没有一种专门针对太阳能硅晶片生产过程中进行夹取操作的太阳能硅晶片生产用夹爪。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正是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专门针对太阳能硅晶片生产过程中进行夹取操作的太阳能硅晶片生产用夹爪。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太阳能硅晶片生产用夹爪,包括缓冲支架、转动支架、气动盒底座、转动臂、吊臂底座、吊臂本体、气缸,其特征在于气动盒底座呈“L”型,其底面上设置有两个突起,转动臂为两个,两个转动臂穿过气动盒底座的竖直边并排设置在气动盒底座的竖直边与气动盒底座的突起之间,转动臂尾部设置成长条形,转动臂尾部一侧设置有缓冲支架,转动臂前端通过吊臂底座设置有吊臂本体,转动臂通过转动支架与位于两个转动臂中间的气缸连接。吊臂本体为半框形。吊臂底座通过螺栓坚固与转动臂实现固定。缓冲支架设置在两个转动臂尾端的内侧。
实际使用时,通过气缸对转动支架输出动力,从而带动转动臂旋转,由于气缸位于两个转动臂中间,因此,两个转动臂会进行反向旋转,从而通过吊臂底座带动吊臂本体实现开合,同时,转动臂尾端的长条形设计,结合缓冲支架,可以实现对转动臂旋转的限位。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附图中,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其中:
1—缓冲支架,2—转动支架,3—气动盒底座,4—转动臂,5—吊臂底座,6—吊臂本体,7—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太阳能硅晶片生产用夹爪,包括缓冲支架1、转动支架2、气动盒底座3、转动臂4、吊臂底座5、吊臂本体6、气缸7,其特征在于气动盒底座3呈“L”型,其底面上设置有两个突起,转动臂4为两个,两个转动臂4穿过气动盒底座3的竖直边并排设置在气动盒底座3的竖直边与气动盒底座3的突起之间,转动臂4尾部设置成长条形,转动臂4尾部一侧设置有缓冲支架1,转动臂4前端通过吊臂底座5设置有吊臂本体6,转动臂4通过转动支架2与位于两个转动臂4中间的气缸7连接。吊臂本体6为半框形。吊臂底座5通过螺栓坚固与转动臂4实现固定。缓冲支架1设置在两个转动臂4尾端的内侧。
实际使用时,通过气缸7对转动支架2输出动力,从而带动转动臂4旋转,由于气缸7位于两个转动臂4中间,因此,两个转动臂4会进行反向旋转,从而通过吊臂底座5带动吊臂本体6实现开合,同时,转动臂4尾端的长条形设计,结合缓冲支架1,可以实现对转动臂4旋转的限位。
上述只是说明了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是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内容的实质所作出的等效的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