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氢氧化镁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镁装置。
背景技术:
氢氧化镁是塑料、橡胶制品优良的阻燃剂。在环保方面作为烟道气脱硫剂,可代替烧碱和石灰作为含酸废水的中和剂。亦用作油品添加剂,起到防腐和脱硫作用。另外,还可用于电子行业、医药、砂糖的精制,作保温材料以及制造其他镁盐产品。氢氧化镁的缓冲性能、反应活性、吸附性力、热分解性能等均较优秀,既可以作为化工材料和中间体,也是一种绿色环保阻燃剂和添加剂用于橡胶、塑料、纤维和树脂等高分子材料工业中,传统的氢氧化镁制备采用卤水一石灰法,这种制备方法过程复杂,设备投入成本大而且容易对环境造成污染,在自然环境中氧化镁矿石含量丰富,因此需要一种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镁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镁装置,包括反应罐,所述反应罐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道,所述反应罐的底部安装有成品排料管道和矿渣排料管道,所述反应罐的内部安装有搅拌轴,所述搅拌轴伸出反应罐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与反应罐连接,所述搅拌轴上安装有搅拌棒,所述驱动电机的一侧设有压力表,所述驱动电机的另一侧安装有进气管道和排气管道,所述反应罐的另一侧安装有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把壳体的内部分割为进料腔和排料腔,且进料腔位于排料腔的上方,所述壳体远离反应罐的一端安装有进料漏斗,且进料漏斗与进料腔连通,所述壳体靠近反应罐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排料管道和第二排料管道,所述第一排料管道与进料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料管道与排料腔连通,所述第二排料管道远离壳体的一端与反应罐连接。
优选的,所述反应罐的底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道、成品排料管道、矿渣排料管道、进气管道、排气管道、进料漏斗和第二排料管道上均安装有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过滤装置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支架。
优选的,所述搅拌棒的数量为3-5个,所述搅拌棒沿搅拌轴依次排列,且靠近反应罐底部的搅拌棒上安装有刮板。
优选的,所述成品排料管道上安装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的过滤装置,对原料进行筛选,控制反应原料的颗粒大小,该设备实现了氢氧化镁的一体化制备,精确的控制反应过程,实现了产品和矿渣的分离,提高了原料的反应速度,提高了产品的制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罐、2进水管道、3成品排料管道、4矿渣排料管道、5搅拌棒、6搅拌轴、7驱动电机、8压力表、9进气管道、10排气管道、11进料漏斗、12过滤装置、13壳体、14过滤网、15进料腔、16排料腔、17第二排料管道、18第一排料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一种氧化镁制备氢氧化镁装置,包括反应罐1,反应罐1的一侧安装有进水管道2,反应罐1的底部安装有成品排料管道3和矿渣排料管道4,反应罐1的内部安装有搅拌轴6,搅拌轴6伸出反应罐1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7,且驱动电机7与反应罐1连接,搅拌轴6上安装有搅拌棒5,驱动电机7的一侧设有压力表8,驱动电机7的另一侧安装有进气管道9和排气管道10,反应罐1的另一侧安装有过滤装置12,过滤装置12包括壳体13,壳体13的内部安装有过滤网14,过滤网14把壳体13的内部分割为进料腔15和排料腔16,且进料腔15位于排料腔16的上方,壳体13远离反应罐1的一端安装有进料漏斗11,且进料漏斗11与进料腔15连通,壳体13靠近反应罐1的一端安装有第一排料管道18和第二排料管道17,第一排料管道18与进料腔15连通,第二排料管道17与排料腔16连通,第二排料管道17远离壳体13的一端与反应罐1连接,反应罐1的底部安装有压力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进水管道2、成品排料管道3、矿渣排料管道4、进气管道9、排气管道10、进料漏斗11和第二排料管道17上均安装有电磁阀,过滤装置12的下方安装有固定支架,搅拌棒5的数量为3-5个,搅拌棒5沿搅拌轴6依次排列,且靠近反应罐1底部的搅拌棒5上安装有刮板,成品排料管道3上安装有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中,原料矿石经进料漏斗11进入壳体13,在过滤网14的作用下实现了粗细颗粒的分离,这时候较粗的原料经第一排料管道18排出过滤装置12,较细的原料经第二排料管道17进入反应罐1,由于原料经过筛选,提高了原料的反应时间,通过在反应罐1的内部设置的搅拌棒5、压力传感器和电导率传感器以及在反应罐1的上方安装的压力表8,及时监控反应罐1内部的反应情况,该设计实现了氢氧化镁的一体化制备,精确的控制反应过程,实现了产品和矿渣的分离,提高了原料的反应速度,提高了产品的制备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