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终端曲面玻璃成型的压力控制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93231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移动终端曲面玻璃成型的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将单片平面玻璃毛坯分阶段热压成型为3D曲面玻璃产品的呈流水线形式排布的第一热压模组、第二热压模组和第三热压模组;

所述压力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控制第一热压模组进行压型操作时压力大小的第一比例阀和第一电磁阀;

用于控制第二热压模组进行压型操作时压力大小的第二比例阀和第二电磁阀;

用于控制第三热压模组进行压型操作时压力大小的第三比例阀和第三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曲面玻璃成型的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压模组、第二热压模组以及第三热压模组输出压力均为0.001Mpa-0.8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终端曲面玻璃成型的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平面玻璃毛坯放置于3D曲面成型模具中;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朝向上模的一面设置有一凹腔,上模朝向下模的一面设置有一凸台,凸台与凹腔相适配,用于在上模与下模合模的状态下,将放入其中单片平面玻璃毛坯热压成3D曲面玻璃,所述下模底面的中间对称设置有一封闭的避空凹腔,所述上模和下模均采用块状石墨经机械加工成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移动终端曲面玻璃成型的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压模组包括气缸、上冷却板、上加热板、下加热板和下冷却板;

所述气缸垂直设置,上冷却板、上加热板、下加热板和下冷却板均放置于一封闭且可换气的成型室中,上冷却板连接在气缸的下端,上加热板连接在上冷却板之下;

上加热板的底面用于与3D曲面成型模具的顶面相接触,下加热板的顶面用于与3D曲面成型模具的底面相接触,下加热板连接在下冷却板之上;所述第二热压模组和第三热压模组均采用与第一热压模组相同的零件配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移动终端曲面玻璃成型的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压力输出第一比例阀和用于将压力进行转换输出的第一电磁阀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第一热压模组连接,用于将第一比例阀输出的压力加到第一热压模组中的气缸上控制上加热板进行上升或者下压;

所述第二比例阀、第二电磁阀、第二热压模组以及所述第三比例阀、第三电磁阀、第三热压模组的连接控制关系与第一比例阀、第一电磁阀、第一热压模组的连接控制关系相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移动终端曲面玻璃成型的压力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均采用电子式阳压控制方式。

7.一种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移动终端曲面玻璃成型的压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A,将放置有单片平面玻璃毛坯的3D曲面成型模具放入成型室,依次通过呈流水线形式排布的第一热压模组、第二热压模组和第三热压模组,将单片平面玻璃毛坯分阶段进行热压成型;

步骤B,当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通过第一热压模组进行压型时,通过第一比例阀控制压力输出到第一电磁阀,通过第一电磁阀将压力进行转换后控制第一热压模组中的气缸带动上加热板进行下压;

步骤C,当单片平面玻璃毛坯第一次热压成型完成通过第二热压模组进行压型时,通过第二比例阀、第二电磁阀控制第二热压模组进行下压,当通过第三热压模组进行压型时,通过第三比例阀、第三电磁阀控制第三热压模组进行下压;

步骤D,当所述3D曲面成型模具在完成三次热压成型之后,经过热传导的方式以及水冷的方式进行快速冷却,使得单片平面玻璃毛坯分阶段热压成型为3D曲面玻璃产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曲面玻璃成型的压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热压模组、第二热压模组以及第三热压模组输出压力均为0.001Mpa-0.8Mpa。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移动终端曲面玻璃成型的压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压力输出第一比例阀和用于将压力进行转换输出的第一电磁阀进行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与第一热压模组连接,用于将第一比例阀输出的压力加到第一热压模组中的气缸上控制上加热板进行上升或者下压;

所述第二比例阀、第二电磁阀、第二热压模组以及所述第三比例阀、第三电磁阀、第三热压模组的连接控制关系与第一比例阀、第一电磁阀、第一热压模组的连接控制关系相同。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移动终端曲面玻璃成型的压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三电磁阀均采用电子式阳压控制方式。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