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凸棒纤维水泥板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775313阅读:4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建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凹凸棒纤维水泥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纤维水泥板,又称纤维增强水泥板,是以纤维和水泥为主要原材料生产的建筑用水泥平板,以其优越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的各个领域。根据添加纤维的不同分为温石棉纤维水泥板和无石棉纤维水泥板,根据成型加压的不同分为纤维水泥无压板和纤维水泥压力板。

申请号201310749502.X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麻纤维水泥板,包括水泥、氯化钙粉末,尤其是还包括经过酚醛树脂浸渍处理的麻纤维,所述水泥板是由水泥板是由水泥、氯化钙粉末、麻纤维和水经成型、蒸压、养生而成,但是其成分单一,稠度、强度不够。现有的纤维水泥板大多使用石棉纤维或者玻璃纤维作为增强材料,但是,由于石棉纤维对人体健康有较大的危害,其应用正在逐步减少;使用玻璃纤维来增强水泥板,价格又过于昂贵,不利于大量推广。少数的使用纸浆、木屑作为增强材料的纤维水泥板,不光强度不够,而且其生产过程中使用的甲醛、三聚氰胺又会危害人体健康及环境。因此,市场上急需寻找一种价格低廉、又能保证强度的纤维水泥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凹凸棒纤维水泥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水泥板具有良好的抗拉强度、硬度,且耐腐蚀、保温隔热,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凹凸棒纤维水泥板,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火山灰硅酸盐水泥120-180份、凹凸棒石粘土25-50份、轻质钙粉10-30份、铝粉8-20份、木浆纤维5-15份、聚丙烯纤维3-12份、聚乙烯醇纤维2-10份、膨胀珍珠岩5-16份、甲基戊醇8-16份、氯化钠1-5份、水200-250份。

优选地,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火山灰硅酸盐水泥150份、凹凸棒石粘土30份、轻质钙粉20份、铝粉16份、木浆纤维10份、聚丙烯纤维8份、聚乙烯醇纤维6份、膨胀珍珠岩12份、甲基戊醇10份、氯化钠2份、水220份。

优选地,所述木浆纤维选自马尾松、红杉或云杉的针叶木浆纤维。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凹凸棒纤维水泥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凹凸棒石粘土、轻质钙粉、铝粉、膨胀珍珠岩、氯化钠放入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后,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20-4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A;

(2)将木浆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甲基戊醇、水加入到混合粉末A中,30-50℃下搅拌30-50分钟,放入捏合机中进行捏合,使物料呈现均匀稠浆状;

(3)将步骤(2)的物料放入模具内,使用压制机压制成型后脱模,切割机加工成板坯;

(4)将板坯放入高压釜中养护8-12小时,入库即得纤维水泥板成品。

优选地,所述步骤(1)过30目筛。

优选地,所述步骤(2)加热温度为40℃。

优选地,所述步骤(2)搅拌时间为40分钟。

优选地,所述步骤(4)高压釜的压力保持在1-2 MPa。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采用木浆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三种纤维复合,大大提高了材料的抗拉强度、疏水性,与火山灰硅酸盐水泥配合,改善了板材的成型性能。

(2)采用轻质钙粉、铝粉、膨胀珍珠岩作为骨料,利用轻质钙粉增加了板材的体积,提高了尺寸稳定性、耐热性、阻燃性、耐磨性,膨胀珍珠岩增强了其耐热性和硬度。

(3)采用凹凸棒石粘土作为增稠剂和附着剂,增加了板材的粘稠性,结合甲基戊醇作为分散剂,使得各种材质的结合更加细密紧致。

(4)本发明的纤维水泥板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混合、制浆、成型、养护四个步骤,工艺简单,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应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凹凸棒纤维水泥板,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火山灰硅酸盐水泥150份、凹凸棒石粘土30份、轻质钙粉20份、铝粉16份、马尾松木浆纤维10份、聚丙烯纤维8份、聚乙烯醇纤维6份、膨胀珍珠岩12份、甲基戊醇10份、氯化钠2份、水220份。

本实施例凹凸棒纤维水泥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凹凸棒石粘土、轻质钙粉、铝粉、膨胀珍珠岩、氯化钠放入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后,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2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A;

(2)将木浆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甲基戊醇、水加入到混合粉末A中,30℃下搅拌50分钟,放入捏合机中进行捏合,使物料呈现均匀稠浆状;

(3)将步骤(2)的物料放入模具内,使用压制机压制成型后脱模,切割机加工成板坯;

(4)将板坯放入压力1-2 MPa的高压釜中养护8-12小时,入库即得纤维水泥板成品。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凹凸棒纤维水泥板,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火山灰硅酸盐水泥120份、凹凸棒石粘土50份、轻质钙粉10份、铝粉8份、云杉木浆纤维15份、聚丙烯纤维3份、聚乙烯醇纤维2份、膨胀珍珠岩5份、甲基戊醇8份、氯化钠1份、水200份。

本实施例凹凸棒纤维水泥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凹凸棒石粘土、轻质钙粉、铝粉、膨胀珍珠岩、氯化钠放入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后,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3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A;

(2)将木浆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甲基戊醇、水加入到混合粉末A中,40℃下搅拌40分钟,放入捏合机中进行捏合,使物料呈现均匀稠浆状;

(3)将步骤(2)的物料放入模具内,使用压制机压制成型后脱模,切割机加工成板坯;

(4)将板坯放入压力1-2 MPa的高压釜中养护8-12小时,入库即得纤维水泥板成品。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凹凸棒纤维水泥板,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火山灰硅酸盐水泥180份、凹凸棒石粘土25份、轻质钙粉30份、铝粉20份、红杉木浆纤维10份、聚丙烯纤维12份、聚乙烯醇纤维10份、膨胀珍珠岩16份、甲基戊醇16份、氯化钠5份、水250份。

本实施例凹凸棒纤维水泥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凹凸棒石粘土、轻质钙粉、铝粉、膨胀珍珠岩、氯化钠放入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后,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3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A;

(2)将木浆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甲基戊醇、水加入到混合粉末A中,50℃下搅拌30分钟,放入捏合机中进行捏合,使物料呈现均匀稠浆状;

(3)将步骤(2)的物料放入模具内,使用压制机压制成型后脱模,切割机加工成板坯;

(4)将板坯放入压力1-2 MPa的高压釜中养护8-12小时,入库即得纤维水泥板成品。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凹凸棒纤维水泥板,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火山灰硅酸盐水泥135份、凹凸棒石粘土32份、轻质钙粉16份、铝粉12份、红杉木浆纤维10份、聚丙烯纤维8份、聚乙烯醇纤维6份、膨胀珍珠岩12份、甲基戊醇12份、氯化钠3份、水220份。

本实施例凹凸棒纤维水泥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凹凸棒石粘土、轻质钙粉、铝粉、膨胀珍珠岩、氯化钠放入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后,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3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A;

(2)将木浆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甲基戊醇、水加入到混合粉末A中,50℃下搅拌30分钟,放入捏合机中进行捏合,使物料呈现均匀稠浆状;

(3)将步骤(2)的物料放入模具内,使用压制机压制成型后脱模,切割机加工成板坯;

(4)将板坯放入压力1-2 MPa的高压釜中养护8-12小时,入库即得纤维水泥板成品。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凹凸棒纤维水泥板,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火山灰硅酸盐水泥145份、凹凸棒石粘土40份、轻质钙粉16份、铝粉12份、云杉木浆纤维10份、聚丙烯纤维8份、聚乙烯醇纤维6份、膨胀珍珠岩12份、甲基戊醇12份、氯化钠3份、水230份。

本实施例凹凸棒纤维水泥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凹凸棒石粘土、轻质钙粉、铝粉、膨胀珍珠岩、氯化钠放入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后,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3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A;

(2)将木浆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甲基戊醇、水加入到混合粉末A中,50℃下搅拌30分钟,放入捏合机中进行捏合,使物料呈现均匀稠浆状;

(3)将步骤(2)的物料放入模具内,使用压制机压制成型后脱模,切割机加工成板坯;

(4)将板坯放入压力1-2 MPa的高压釜中养护8-12小时,入库即得纤维水泥板成品。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凹凸棒纤维水泥板,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火山灰硅酸盐水泥158份、凹凸棒石粘土40份、轻质钙粉25份、铝粉12份、红杉木浆纤维10份、聚丙烯纤维8份、聚乙烯醇纤维6份、膨胀珍珠岩12份、甲基戊醇12份、氯化钠3份、水240份。

本实施例凹凸棒纤维水泥板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凹凸棒石粘土、轻质钙粉、铝粉、膨胀珍珠岩、氯化钠放入混料机内混合均匀后,放入超微粉碎机中粉碎,过30目筛,得到混合粉末A;

(2)将木浆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醇纤维、甲基戊醇、水加入到混合粉末A中,50℃下搅拌30分钟,放入捏合机中进行捏合,使物料呈现均匀稠浆状;

(3)将步骤(2)的物料放入模具内,使用压制机压制成型后脱模,切割机加工成板坯;

(4)将板坯放入压力1-2 MPa的高压釜中养护8-12小时,入库即得纤维水泥板成品。

性能测试:对上述实施例1-6的纤维水泥板进行了导热系数、阻燃等级、抗酸碱性能的测试。

由上表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纤维水泥板导热系数较小,阻燃效果好,对强酸盐酸、强碱氢氧化钠具有良好的抗性。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实质内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