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秀珍菇出菇率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58796阅读:140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提高秀珍菇出菇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秀珍菇(pleurotusgeesteranus),又名小平菇、姬菇,在分类学上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子实体脆嫩爽口,菌肉肥厚嫩白,口感鲜美、香气浓郁,同时富含人体所需的17种氨基酸、10多种矿物质、微量元素,其中还包含有人种自身不能合成,同时其他食物中又普遍较为缺乏的苏氨酸、赖氨酸、高氨酸等。秀珍菇中所含有的蛋白多糖体对癌细胞有很强的抑制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常食秀珍菇不仅能起到改善人体的新陈代谢,调节植物神经的作用,而且对减少人体血清胆固醇、降低血压和防治肝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高血压等有明显的效果;另外,对预防癌症、改善人体新陈代谢、增强体质也都具有一定的好处。因此秀珍菇食用菌不仅是福建省紧缺的珍稀菌种,同时也是具有较高经济开发价值的商品性食用菌。

秀珍菇培养时,培养基一般包括木屑、棉籽壳、稻草、麸皮等,秀珍菇对这些基质的利用率较低,秀珍菇生长缓慢,出菇慢,出菇后营养吸收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秀珍菇出菇率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解决秀珍菇出菇率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这种提高秀珍菇出菇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培养基配制:选取10~15重量份数木屑、8~16重量份数果壳、2~6重量份数葡萄糖、6~12重量份数蛋白胨、0.2~1.2重量份数磷酸二氢钾、0.5~1.3重量份硫酸镁、0.7~1.6重量份数石膏、3~5重量份琼脂、0.002~0.005重量份数6~苄氨基腺嘌呤、0.0015~0.0035重量份数萘乙酸、50~80重量份水,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加热,冷却后制备成固体培养基;

b、将所述固体培养基装入栽培瓶中,将栽培瓶进行高压灭菌处理,118~121℃保持90~100分钟;

c、接入秀珍菇菌种,控制温度在22~24℃,通气量为2~3∶1,培养7~10天;

d、培养结束后,打开培养瓶盖子,在混合培养料的料面上打孔,将栽培瓶放入出菇房,控制出菇房温度为14℃~20℃、湿度为80%~95%、二氧化碳浓度为1500~2500ppm;

e、16~20天后,采收包装。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

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10重量份数木屑、8重量份数果壳、2重量份数葡萄糖、8重量份数蛋白胨、0.2重量份数磷酸二氢钾、1重量份硫酸镁、1.6重量份数石膏、3重量份琼脂、0.002重量份数6~苄氨基腺嘌呤、0.0015重量份数萘乙酸、50重量份水。

进一步的,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13重量份数木屑、16重量份数果壳、4重量份数葡萄糖、6重量份数蛋白胨、0.8重量份数磷酸二氢钾、1.3重量份硫酸镁、1重量份数石膏、4重量份琼脂、0.003重量份数6~苄氨基腺嘌呤、0.0025重量份数萘乙酸、65重量份水。

更进一步的,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备而成:15重量份数木屑、13重量份数果壳、6重量份数葡萄糖、12重量份数蛋白胨、1.2重量份数磷酸二氢钾、0.5重量份硫酸镁、0.7重量份数石膏、5重量份琼脂、0.005重量份数6~苄氨基腺嘌呤、0.0035重量份数萘乙酸、80重量份水。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培养基添加了木屑、果壳、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为秀珍菇生长提供了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又添加了0.002~0.005重量份数6~苄氨基腺嘌呤和0.0015~0.0035重量份数萘乙酸,加速秀珍菇的生长,出菇整齐、个体大、形状好,栽培周期缩短10~20天,同时减少大量的人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高秀珍菇出菇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培养基配制:10重量份数木屑、8重量份数果壳、2重量份数葡萄糖、8重量份数蛋白胨、0.2重量份数磷酸二氢钾、1重量份硫酸镁、1.6重量份数石膏、3重量份琼脂、0.002重量份数6~苄氨基腺嘌呤、0.0015重量份数萘乙酸、50重量份水,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加热,冷却后制备成固体培养基;

b、将所述固体培养基装入栽培瓶中,将栽培瓶进行高压灭菌处理,118~121℃保持90分钟;

c、接入秀珍菇菌种,控制温度在22~24℃,通气量为2.5∶1,培养7天;

d、培养结束后,打开培养瓶盖子,在混合培养料的料面上打孔,将栽培瓶放入出菇房,控制出菇房温度为14℃~20℃、湿度为80%~95%、二氧化碳浓度为1500~2500ppm;

e、16~20天后,采收包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高秀珍菇出菇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培养基配制:13重量份数木屑、16重量份数果壳、4重量份数葡萄糖、6重量份数蛋白胨、0.8重量份数磷酸二氢钾、1.3重量份硫酸镁、1重量份数石膏、4重量份琼脂、0.003重量份数6~苄氨基腺嘌呤、0.0025重量份数萘乙酸、65重量份水,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加热,冷却后制备成固体培养基;

b、将所述固体培养基装入栽培瓶中,将栽培瓶进行高压灭菌处理,118~121℃保持93分钟;

c、接入秀珍菇菌种,控制温度在22~24℃,通气量为3∶1,培养10天;

d、培养结束后,打开培养瓶盖子,在混合培养料的料面上打孔,将栽培瓶放入出菇房,控制出菇房温度为14℃~20℃、湿度为80%~95%、二氧化碳浓度为1500~2500ppm;

e、16~20天后,采收包装。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高秀珍菇出菇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培养基配制:15重量份数木屑、13重量份数果壳、6重量份数葡萄糖、12重量份数蛋白胨、1.2重量份数磷酸二氢钾、0.5重量份硫酸镁、0.7重量份数石膏、5重量份琼脂、0.005重量份数6~苄氨基腺嘌呤、0.0035重量份数萘乙酸、80重量份水,将所有原料混合均匀,加热,冷却后制备成固体培养基;

b、将所述固体培养基装入栽培瓶中,将栽培瓶进行高压灭菌处理,118~121℃保持100分钟;

c、接入秀珍菇菌种,控制温度在22~24℃,通气量为2∶1,培养9天;

d、培养结束后,打开培养瓶盖子,在混合培养料的料面上打孔,将栽培瓶放入出菇房,控制出菇房温度为14℃~20℃、湿度为80%~95%、二氧化碳浓度为1500~2500ppm;

e、16~20天后,采收包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秀珍菇出菇率的方法,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培养基添加了木屑、果壳、葡萄糖、蛋白胨、磷酸二氢钾、硫酸镁,为秀珍菇生长提供了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又添加了0.002~0.005重量份数6~苄氨基腺嘌呤和0.0015~0.0035重量份数萘乙酸,加速秀珍菇的生长,出菇整齐、个体大、形状好,栽培周期缩短10~20天,同时减少大量的人工,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覃灵森;陈万鹏;黄玉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柳城新天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6.15
技术公布日:2017.0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