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猴头菌培养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17219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高产子实体多糖的猴头菌培养料。



背景技术:

猴头菌(hericiumerinaceuspers.)是我国著名的食药兼用菌,隶属于担子菌门,猴菇科,猴菇属,在我国的很多省份均有分布。猴头菇肉嫩味美,营养丰富,自古有“山珍猴头,海味燕窝”的美称。猴头菇具有多种功效,可治疗神经衰弱、胃炎及胃溃疡等,具有很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已被开发为相关药物制剂。猴头菌的化学成分有多糖、甾醇类、萜类、脂肪酸、酚类等,其中猴头菌多糖是最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力、抗肿瘤、降血糖、抗氧化、抗衰老等多种功效。猴头菌多糖目前主要来源于固体培养的菌丝体和栽培的猴头菌子实体。因栽培环境的不稳定和菌株的退化,致使其多糖含量不高且不稳定,影响了产品的功效和质量,因此高品质的猴头菌原料来源尤为重要。同一菌株的猴头菌在不同的栽培基质上产生的子实体多糖有极大的差异,其相应的生物活性差异也很大。因此在猴头菌多糖的开发应用时,猴头菌原料的培养料选择是很重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猴头菌培养料,其由如下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组成:

玉米芯30-40%、棉籽壳10-35%、麸皮5-10%、米糠10-30%、大豆皮1-5%、甜菜渣1-4%、碳酸钙1-2%。

优选的一种高产子实体多糖的猴头菌培养料由下列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组成:

玉米芯39%、棉籽壳10%、麸皮10%、米糠30%、大豆皮5%、甜菜渣4%、碳酸钙2%。

另一种猴头菌培养料由下列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组成:

玉米芯34%、棉籽壳30%、麸皮6%、米糠20%、大豆皮4%、甜菜渣4%、碳酸钙2%;

另一种猴头菌培养料由下列重量百分比含量的组分组成

玉米芯35%、棉籽壳35%、麸皮10%、米糠10%、大豆皮5%、甜菜渣3%、碳酸钙2%。

本发明的一种猴头菌培养料,在配制时,将各组分混合,加入水,搅拌均匀,使其含水量为60~65%,装袋(每袋重600g),常压灭菌,接种,出菇。

将该培养料用于猴头菌培养,具体步骤如下:

将培养料的各组分混合,加入水,搅拌均匀,使其含水量为60~65%,装袋(每袋重600g),常压灭菌;

接种制作好的原种,菌丝培养(25℃避光培养),子实体培养及管理(菌丝满袋后,将栽培袋移至出菇房,去掉套环和棉塞,袋口保持原状,调节室内温度15~17℃,湿度85~95%,二氧化碳800ppm以下;每天光照5小时,强度50~100lux;

后期出菇控制室内温度12~14℃,第10天,采收第一潮菇;第20~26天重复采收第二潮菇。

收获的猴头菌子实体多糖含量高。

本发明的猴头菌培养料的材料易得、成本低、制备简单,用其栽培猴头菌可获得多糖含量高的猴头菌子实体,提取得到的猴头菌子实体多糖具有更好的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活性,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所用培养料原料杂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玉米粉、麸皮、米糠、石膏、碳酸钙、甜菜渣、大豆皮均为普通市售产品。

实施例1

一种猴头菌培养料,所用原辅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比配比(%)组成:玉米芯39%、棉籽壳10%、麸皮10%、米糠30%、大豆皮5%、甜菜渣4%、碳酸钙2%。将原辅料混合,加入水搅拌,使其含水量为65%,ph6~7,袋装湿重600g。

实施例2

一种猴头菌培养料,所用原辅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比配比(%)组成:玉米芯34%、棉籽壳30%、麸皮6%、米糠20%、大豆皮4%、甜菜渣4%、碳酸钙2%。将原辅料混合,加入水搅拌,使其含水量为60%,ph6~7,袋装湿重600g。

实施例3

一种猴头菌培养料,所用原辅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比配比(%)组成:玉米芯35%、棉籽壳35%、麸皮10%、米糠10%、大豆皮5%、甜菜渣3%、碳酸钙2%。将原辅料混合,加入水搅拌,使其含水量为60%,ph6~7,袋装湿重600g。

实施例4猴头菌子实体的培养

装袋:将实施例1-3的培养料分别装入15cm*30cm*0.045cm的聚乙烯塑料袋,每袋湿重600g;

灭菌接种:高压灭菌,100℃保温60min,121℃灭菌90min,灭菌结束后待菌包中心温度冷却至24℃以下,进行接种。人工接种(品种猴菇0605,为上海市农科院食用菌研究所保藏),使用液体菌种接种,接种量3%(v/v)左右;

栽培种培养:发菌期培养温度24~26℃,避光培养,低于24℃,微弱散射光易出原基。培养环境条件为:前3-5天为定植期,调整培养室室温为25~26℃,二氧化碳浓度低于4000ppm,空气相对湿度65%以下,黑暗培养;而后进入发热期,将培养室室温调整为24~25℃,同时增加室内循环,房间二氧化碳浓度不超过3000ppm,湿度控制在65%左右,培养周期13~15d;

栽培管理:第1天,去掉盖子,将出菇房温度调整为15-18℃,加大内循环,黑暗培养;第2-5天,开始形成小原基。控制室内温度14-15℃,湿度90-95%,二氧化碳800ppm以下,每天光照5小时,强度50-100lux;第6-8天,刺激子实体形成。控制室内温度12-14℃,湿度85-90%,二氧化碳800ppm以下,每天光照5小时,强度50-100lux;第9天,控制室内温度12-14℃,湿度80-85%,二氧化碳800ppm以下;第10天,菇体基本长足,坚实,色白,菌刺长度在1.3-1.5厘米,未弹射孢子,此时适时采收。第20~26天重复采收第二潮菇。

实施例5猴头菌子实体多糖的含量测定

样品待测液制备:将实施例1-3栽培的猴头菌子实体分别烘干,粉粹,称取0.5g样品,做两次平行,精确到0.001g,置于50ml具塞离心管内。用5ml纯水浸润样品,缓慢加入20ml无水乙醇;使用漩涡振荡器振荡摇匀,使样品混合均匀,置于超生提取器中超生提取30min;提取结束之后,于13000r/m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沉淀用10ml80%乙醇溶液溶解,再次离心,弃上清;用水将沉淀转入离心管,加入50ml蒸馏水,利用恒温振荡仪进行加热。设定温度100℃,时间设定2h;冷却至室温,于13000r/min离心10min,将上清液加水定容到100ml容量瓶中,此溶液为测定液。

多糖测定: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将测定液稀释5倍,取1ml于试管中,分别加入0.5ml苯酚溶液,混匀,再加入2.5ml浓硫酸(98%),混匀,100℃水浴加热30min。充分反应后在490nm处测定吸光度值,以葡聚糖为标准品计算样品的多糖含量。

将实施例1-3的培养料获得的猴头菌子实体按上述方法进行多糖的分析。

实施例1的猴头菌子实体多糖平均含量为3.28%;实施例2的猴头菌子实体多糖平均含量为2.21%;实施例3的猴头菌子实体多糖平均含量为2.07%。

实施例6栽培子实体多糖体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的活性测定

1、样品准备:

称取实施例1-3栽培料培养得到的猴头菌干燥子实体0.5g样品,精确到0.001g,置于50ml具塞离心管内。用5ml纯水浸润样品,缓慢加入20ml无水乙醇。使用漩涡振荡器振荡摇匀,使样品混合均匀,置于超生提取器中超生提取30min。提取结束之后,于11000r/min离心25min,弃去上清液。沉淀用10ml80%乙醇溶液溶解,再次离心,弃上清。用水将沉淀转入离心管,加入50ml蒸馏水,利用恒温振荡仪进行加热。设定温度100℃,时间设定2h。冷却至室温,过滤,将上清液移入透析袋,流水透析48h后浓缩,冷冻干燥。将冷冻干燥得到的样品用pbs溶液配置成5mg/ml的母液,12000×g离心30min,无菌操作台中将上清转入灭菌管中,按照浓度梯度依次稀释成0.5mg/ml、2mg/ml、5mg/ml(作用终浓度为50、200和500μg/ml)。此为样品待测液。

2、细胞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的raw264.7巨噬细胞株(购自中科院细胞所),用dmem完全培养基(购自gibco公司)在37℃、含5%co2条件下传代培养,用0.05%胰酶或5%edta溶液消化,混悬液1000rpm/min离心3min后收集细胞,计数备用。

3、试剂配制及标准曲线绘制

griess试剂的配制:在烧杯中加入6.25mlh3po3,加入蒸馏水250ml,分别加入2.5g的sulfanilamide(4-氨基苯磺酰胺,sigma公司)和0.25g的naphthylethylenediaminedihydrochloride(盐酸萘乙二胺,sigma公司)用磁力搅拌器至全部溶解,棕色试剂瓶4℃冰箱保存。

标准曲线绘制:配成不同浓度的亚硝酸钠溶液,浓度梯度为0、5、10、15、20、25、30、35、40μm共九个;取100μl于96孔板孔,加入50μlgriess试剂,测定543nm吸光值,标准曲线每个浓度3个重复,根据吸光值绘制标准曲线。

4、样品刺激巨噬细胞释放no量的测定:收集raw264.7细胞,用无色rpmi1640培

养基(购自gibco公司)(10%胎牛血清+1%抗生素液体)将细胞稀释至5×105/ml,加入96孔板,每孔加入180μl,然后再加入20μl待测样品,使得样品终浓度依次为500μg/ml、200μg/ml和50μg/ml,阳性对照为lps(终浓度为1μg/ml),阴性对照为pbs,37℃培养48小时。取100μl上清于96孔板孔,加入50μlgriess试剂,室温孵浴10分钟,测定543nm吸光值。根据标准曲线计算细胞no的释放量。

实验结果:

由实施例1栽培获得的猴头菌提取的多糖在浓度50μg/ml时,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量(单位:μmol/5.0×105cells)为:19.12;在浓度200μg/ml时,产生no量为23.14;在浓度500μg/ml时,产生no量为25.17;

实施例2栽培获得的猴头菌提取的多糖在浓度50μg/ml时,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量(单位:μmol/5.0×105cells)为:16.15;在浓度200μg/ml时,产生no量为21.03;在浓度500μg/ml时,产生no量为22.19;

实施例3栽培获得的猴头菌子实体在在浓度50μg/ml时,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量(单位:μmol/5.0×105cells)为:12.37;在浓度200μg/ml时,产生no量为14.92;在浓度500μg/ml时,产生no量为20.15;

阴性对照pbs7.42,阳性对照lps(浓度1μg/ml)24.15。由此可以看出实施例1-3栽培获得的猴头菌子实体多糖,具有更好的刺激巨噬细胞产生no的活性,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力。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